《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体系P1-P4答: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从横向上说,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力所有制、产品和消费的所有制等。从纵向上说,包括所有制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规律的阐述和对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的预见性论述。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换句话说,生产力的水平和状况决定所有制形式、结构,而所有制形式、结构亦反作用于生产力。马克思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内在运动规律,由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所以必然灭亡。调整和变革所有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能把所有制本身是公是私,是这种形式还是那种形式,作为目的去追求。2、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总和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所反映的不仅是人与物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3、.区分现实经济关系上的所有制与法律形态上的所有权的思想。马克思特别指出,所有制是一个事实,是一种经济存在,而所有权作为一种权利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法律范畴。研究所有制,首先要研究现实形态上的所有制关系,客观存在的财产关系,而不是法律形态上的确认,或它的法权形式。当然法律表述和法权形式也是重要的,但它不能成为出发点。因为现实形态是第一性的,法律形态的所有制要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任何法律形态的确认有人的意志包含其中,有一个正确与否的问题,还有一个确认与否的问题。4、所有、占有、支配、使用这四种权益关系可以分离和组合的思想。所右制包括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各种权能,它们都具有排他性,但又是可以分割的,形成各种分割和组合关系。这点,马克思在研究历史上的地权关系时就有明确的论述。5、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的合作制与股份制的性质和实质进行了探讨。马克思高度评价欧文的合作经济思想。但是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个别企业的合作劳动,不仅不能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也达不到解放劳动群众的目的.6、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预测与论述。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关系论述并没有专门的著作,大多是在分析和比较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时,预测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某些特征。二、谈谈恩格斯、列宁在所有制理论上的贡献P3-5每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有些是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诸如股份制与合作制,对“消灭私有制”的论述等,但恩格斯也独立提出了一些观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有制的论述。其内容主要包括:1、一国有制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然采取的形式;2、国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因为其他社会制度下也有国有制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有制只是一种过渡形式,因为国家最终也会消亡。恩格斯说:“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列宁对所有制理论上的贡献更加实际和具体。主要表现在.第一,开创性地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无产阶级掌2握国家政权的条件下,可以把一部分国有资产租让或租赁给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实行联合、合作和联营。国家资本主义的范畴,除了租让制和租赁制外,凡接受和执行国家法令的私人资本主义,列宁都视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根据俄国农业发展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合作制理论:。他把合作社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联系起来,提出依靠个体农民,让农民参与合作社的流转,无产阶级国家要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在经济上把千百万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把他们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导到更高阶段,在生产中用各种形式联系相联合起来。”指出了合作社的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三、邓小平对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P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①他认为,现阶段发展生产力,不能仅仅依靠公有制经济,尤其不能片面强调发展单一形式的全民所有制,他说“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与此同时,我们要发展一点儿个体经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甚至欢迎外国企业来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②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到:“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管理下适当发展”。1984年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发展多种经涛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首次提出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四、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具有重大意义是什么?P6-8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一、是政治性。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所有制是一种必备手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第二、是公平性。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第三,是重要性。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提供强大物质基础,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总体实力,而且使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使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国有经济牢牢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正确理解公有制占主体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最根本的就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全民所有制企业逐步从制造业、纺织业等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3债、扭亏无望的企业被关闭,公有制企业面多量广、过于分散的状况得到很大改观,在工业经济中的数量和产值比重均明显下降。第二,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尽管国有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规模和经营效益来看,国有企业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第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由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五、简述公有制主体的必要性?P10从生产力来看,增强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主要是通过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关键环节上的布局和发展来实现。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国有经济布局时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现阶段,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只要在这样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行业,以及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立一定数量的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国有企业,就能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方向的控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就必须做大做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国有经济的调整力度,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在关键行业中发展具有控制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生产关系来看,增强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关键是要寻找到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其中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它可以通过国家和集体在股份公司中的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和参股三种形式来实现。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公司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在理论上讲没有问题,因为由国家和集体控股,不论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国家和集体都可以通过控股权对公司发挥支配作用。但是,在国有和集体参股的股份公司中,由于国有和集体不具有控股权,因而对股份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就不能依据股权发挥决定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和集体在其参股的股份公司中,可以采取“金股”(指政府否决企业决策的特别权利股)的特殊安排,使国有和集体以较少的股权对企业经营战略和方向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使其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六、简述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P11-1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竞争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焱多主体参与竞争的基础之上的,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往往会导致垄断,使经济失去活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多样性的所有制结构,才能开展和形成市场竞争,进而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4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具有团队凝聚力强、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等优点,非公有制企业具有对市场反应灵敏、经营灵活、自我调适快等长处。在市场竞争中,各类企业在组织缝构、经营方式的革新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企业体制不断完善。第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我国在探索国有制实现形式中,通过发展股权多元化的国有经济,寻找到一种由多种所有制成分组成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这使不同性质的经济主体在企业内部紧密结合和互补互促。由于可以根据产业性质和企业特点,或实行国家控股、参股,或允许社会资本控股,因而股份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拓宽了不同性质经济成分的发展空间,既可以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的潜力,又能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强其控制力和影响力。(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彼此对立、不可调和的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就必须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组合结构从板块结合向有机结合转变。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30多年的改革发展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掘和动员我国庞大的民间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土地、技术、知识等,用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拓宽就业门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更有效地推动知识创新;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践中,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