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卫生学)第二章填空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卫生学纲要第二章本章简介1.每个细胞都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2.存在与细胞之间的物质,叫细胞间质,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环境。3.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4.多个器官共同作用,进行某一完整的生理活动,就称为某一系统。5.人体包括:神经、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和生殖八大系统。6.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及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7.幼儿的同化作用相对较强。第二章第二节感觉器官一、视觉器官—眼睛1.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摸觉、味觉及本体感觉等。2.人们获得的知识70%来自于视觉。3.眼球是感受光线刺激的视觉器官。4.眼球由眼球壁和折光物质组成。5.眼球壁的最外层是巩膜和角膜。眼球壁中层后三分之二为脉络膜。6.虹膜中央是圆形的瞳孔。随着光线强弱的变化,瞳孔可改变大小,进而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强弱。7.眼球壁最内层是视网膜,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形象。8.视锥细胞能感觉强光和有色光;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使人们在黑暗环境中能看清物体轮廓。9.眼球内的折光物质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10.晶状体形似双凸透镜,有弹性。晶状体的弹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11.若光线经过折光物质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大脑皮层不能收到清晰的信号,难以形成清晰的图像,就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12.幼儿眼睛的特点:①幼儿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6岁转为正视。②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如果幼儿长时间视物过近,则会使睫状肌过度紧张而疲劳,以致使晶状体变凸,形成近视。13.室内墙壁、桌椅家具等宜用浅色。14.自然光不足时,宜用白炽灯照明,柔和的左上方光线最佳。15.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也是矫正视觉缺陷效果最明显的时期。16.强光进入眼睛,人的瞳孔会变小。17.为保护幼儿的视力,要定期为幼儿调换座位,以预防斜视。18.毛巾、手绢要专用,以预防沙眼、结膜炎。19.幼儿看电视一般一周1-2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小班不超过半小时。20.眼球各部位功能:巩膜、角膜:保护眼球。脉络膜:吸收光线,防止散射,为眼球输送营养。虹膜:决定眼球颜色。晶状体:折射。房水: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压。玻璃体:支撑眼球,加强聚光。视神经:将神经信号传输到视觉中枢。21.视力形成过程:可见光眼视神经视觉中枢视觉22.眼球周围的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结膜、泪腺、睫毛、眉等。二、听觉器官——耳1.耳是听觉和控制平衡的器官,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2.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三块听小骨和咽鼓管开口。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和前庭。3.软骨外的皮肤上有耳毛和能分泌耵聍的耵聍腺。耵聍较多时,会发生栓塞。4.外耳道是声波进入中耳的通道。5.耳廓主要由软骨和皮肤组成,能收集声波。6.鼓膜是一块椭圆形的薄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7.中耳的空隙叫鼓室,鼓室有通向咽部的咽鼓管开口。咽鼓管是咽部与中耳相通的通道。吞咽时,空气从咽部进入中耳,使鼓膜两侧的气压相等,保证鼓膜正常振动,维持鼓室气压,维护正常听力。8.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和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前庭控制人的位置和速度感觉,半规管控制人的旋转感觉。9.幼儿外耳道比较狭窄,外耳道壁未完全骨化。10.咽鼓管相对比较短、平直、管径较粗。当鼻腔有感染时,病菌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11.用锐利工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鼓膜(或外耳道)。12.在飞机起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伤。13.遇到巨响时,应迅速做出的反应是迅速张开口,保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14.同时按住两个鼻孔擤鼻子,会导致鼻腔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15.洗头时,如有污水进入耳朵,可将头偏向进水一侧,单脚跳几下,可将水控出。16.听觉形成过程:声波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声波通道鼓膜振动传声听小骨声音放大听觉大脑听神经产生兴奋耳蜗内听觉感受器耳蜗第二章第三节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骨连接构成。可以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2.骨骼的功能:产生动作、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3.胎儿和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髓内红骨髓转化为黄骨髓,无造血功能,必要时有代偿功能。4.人体有206块骨,骨骼以脊柱为中心,有颈前曲、胸后曲、腰前曲、骶后曲四道生理性弯曲。5.生理性弯曲可以在运动时减轻对脑的冲击力,保护脑组织;直立行走时,能平衡身体;并能负重。6.骨的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有大量成骨细胞,可使骨长粗。骨膜内最坚韧的结构是骨质。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内,能制造血细胞。7.骨的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主要是钙、磷化合物,使骨坚硬,有硬性和脆性;有机物主要是骨胶原等蛋白质,使骨有韧性和弹性。8.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能接受大脑的指令而收缩舒张,被称为随意肌和“人体第二心脏”。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器官,不受意志支配,被称为不随意肌。心肌只存在于心脏,能自动收缩舒张,产生有节律搏动。9.面部表情肌属于骨骼肌。10.肌肉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和蛋白质等。成年人肌肉约占体重的40%;年龄越小,肌肉所占体重比例越低,肌肉中水分越多。11.肌肉的力量来源于肌肉中蛋白质、葡萄糖等储备的能量。12.骨连接的有三种形式:直接连接、半直接连接、关节。直接连接如颅骨。半直接连接如椎骨。关节是四肢骨之间及躯干骨之间连接的主要形式。13.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软骨,可以减少活动时产生的摩擦和震动。14.包围着关节面的纤维组织,叫关节囊,能保护关节,关节囊外有韧带,起固定关节的作用(牢固性)。关节囊与关节面之间的间隙,叫关节腔,充满滑液,能润滑关节(灵活性)。15.机体不同部位的关节,其活动范围和牢固程度各不相同。16.小儿容易因姿势不好等原因造成骨骼变形。小儿骨膜较厚,骨再生能力强。易发生不完全骨折,即“青枝骨折”。发生骨折后首先要固定。17.婴幼儿颅骨上有些骨的连接处仅以一层结缔组织膜相连,称为囟门。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囟门闭合的时间,反应婴儿颅骨骨化的程度。18.出生时腕骨都是软骨,10岁左右,腕骨的骨化中心出齐,13-16岁完全骨化。19.扳手腕、拔河、斗鸡等不适合幼儿游戏。玩斗鸡容易使膝关节受伤。20.新生儿只有骶部有弯曲;3个月会抬头,形成颈前曲;6个月能坐,形成胸后曲;1岁左右直立行走,形成腰前曲,以维持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在18-25岁时,生理性弯曲完全固定下来。21.骨盆是由髋骨与骶骨和尾骨围成的骨性腔。髋骨由髌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起来,一般在18-25岁骨化成为一块完整的骨。22.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储存的糖元较少,因此肌肉柔嫩,收缩力较差,力量小,易疲劳。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恢复较快。23.幼儿骨损伤较成人愈合得快的主要原因是骨膜较厚、血管丰富、保证了旺盛的新陈代谢。24.如果学龄前儿童常单肩/双肩背很重的包,则会发生脊柱侧弯/驼背。不能让幼儿从高处往坚硬地面跳,因为容易发生骨盆变形。25.幼儿的关节容易脱臼是因为幼儿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外韧带较松,牢固性差。幼儿脱臼具有反复性、习惯性。26.幼儿不宜过早练习写字的原因是小肌肉动作发育较晚,大约在3-5岁开始发育。27.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若长时间站立、行走,肥胖,缺乏锻炼,鞋子无弹性易发生扁平足。肥胖儿更容易发生扁平足。28.足弓由骨、韧带、肌腱共同构成。29.幼儿不良体态可使胸廓畸形,严重影响幼儿的心肺发育,易患呼吸系统疾病。30.婴儿不宜睡软床和久坐沙发。负重不要超过体重的八分之一,更不能长时间单侧负重。31.骨骼发育的要素:营养、阳光、运动。32.户外活动时适量接受阳光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第二章第四节循环系统1.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在机体中起着运输各种物质的作用。2.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中,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3.血浆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血浆中水占90%。4.血浆可以运载血细胞,运输其中的营养物质和废料,血浆中的纤维蛋白酶原和钙有帮助伤口止血的作用。5.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6.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陷的圆盘状,体积小,数目多,每立方毫升血液中有350万-500万个。红细胞作用:运输和交换氧和二氧化碳。7.血红细胞又叫血色素,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使血液呈红色。8.红细胞、血红蛋白缺少——贫血。9.白细胞体积大、数量少,每立方毫升血液中有5000-10000个。白细胞作用:包围、吞噬入侵人体的病菌。当白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时,反映机体已有病菌感染。10.伤口发炎流出的脓液中主要是死亡的白细胞。11.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万-30万个。能止血和凝血。皮肤上伤口出血时,血小板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和钙共同作用,凝住血块。伤口较大时,血小板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12.RBC——红细胞PLT——血小板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13.心底连接着主动脉。心脏房室之间有瓣膜,为单向的阀门,保证血液不会倒流。14.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15.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心率,测心率应在安静状态时测。16.血管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17.由于心脏收缩的推动力及血管壁的弹性,主动脉内血流速度很快。主动脉分出颈动脉、腹主动脉、冠状动脉等。18.静脉是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它越来越粗,最粗大的是上下腔静脉。19.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称血压,一般指动脉压。心室收缩时的压力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的压力称舒张压。20.心脏有节律地收缩舒张时,会引起主动脉的搏动,并沿着动脉管壁传播,使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管壁也跟着搏动,称为脉搏。脉搏可以反应心脏和动脉的机能状况。21.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22.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血压降低。23.正常成年人心率约为75次/分,正常人血压为120/80(收缩压/舒张压)。24.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包括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扁桃体。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脾脏。淋巴系统的作用包括:体液循环、造血、免疫。25.白细胞是判断疾病的指标,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26.细胞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透进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干与上下腔静脉相通,淋巴液由此进入静脉,加入血液循环。27.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扁圆形小体,叫淋巴结。淋巴结群主要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28.扁桃体位于咽部后壁两侧,与机体免疫有密切关系,不建议切除。29.由于婴幼儿心输出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为满足需求,只有加快心率来补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30.新生儿心率140次/分,3-6岁幼儿的心率在95-105次/分。常以测量脉搏来表示心率。儿童的脉搏易受哭闹、进餐、发热、运动的影响。31.幼儿时期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保护和防御机能显著。扁桃体在4-10岁发育达到高峰,此年龄阶段儿童易患扁桃体炎。第二章第五节呼吸系统1.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所必需的生理过程之一。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是嗅觉器官。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鼻腔上的粘膜能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鼻粘膜分泌的粘液中含有能杀菌的酶类,空气进入鼻腔被鼻毛和鼻粘膜过滤、净化。在吸气时,鼻毛和鼻粘膜的功能是:净化空气、湿润空气、消灭细菌、温暖空气。4.鼻旁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空腔,发音时起共鸣作用。5.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具有吞咽和呼吸的功能。鼻咽部有一对咽鼓管开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鼓室相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