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读书报告第1页共4页《建筑空间组合论》读书报告【阅读书目】:《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彭一刚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容摘要】: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拭目以待审美变异。【关键词】:构图基本法则形式美空间组合在总论中,作者对建筑发展中的本质联系,提到了三个主要方面:一、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要求;二、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三、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前述的两个方面的要求。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作者引用了老子的一段话,在这里因为不会拼,暂不打出来。对于建筑的意义在于:强调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当你在用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就要把这个东西忘掉。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对老子的呼应吧。看待建筑功能的合理性,不能脱开一定的社会条件而追求一种抽象的,绝对的标准。近现代建筑在破除了古典建筑形式的桎梏后,在空间的形成,分隔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这必然会促使功能朝更新,更复杂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功能和形式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互有促进的相互扶持,是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关于精神和审美的要求由于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而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因而,供人居住或者使用的建筑应考虑到它对人的精神感受上所产生的影响。对称:庄严,肃穆,雄伟;非对称:自由,轻巧,活泼。建筑性格特征所表现的是建筑物的个性。不光是由它的功能,地形,环境所决定的,还有时代(时代风格),民族或地区(民族或地区风格),作者(个人风格)共同给予。所以,单就建筑风格来讲,就可以分为:时代的,民族或地区的和作者个人的。建筑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不仅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且,反过来起着保护经济基础的作用,因而,它就自然的成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我国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彭是这样说的:1、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是政治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我国固有的东方文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读书报告第2页共4页传统和西方的文化出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渊源,要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势必要同时吸取这两种文化传统的精华,而要把这两者熔融在一起,自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物质技术手段新结构和功能之间的适应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功能本身是处于一种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即使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新的结构形式比旧的结构形式有极大的优越性,但它也不能完全适合于功能的要求。古典建筑的形式是美的,它的美正体现了个方面的和谐与统一,但这种和谐与统一性,是建立在当时的材料和结构方法的基础上的。如果把新的材料和结构包裹在旧的形式中,就必然会造成表里不一,而表里不一的东西,也就没有什么内在的和谐统一了。我觉得,作者在这个论点上的看法,很有意思,可以从材料的角度,来阐明古典形式和现代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黑格尔:“每一门艺术都有它在艺术上达到完美发展的繁荣期,前此有一个准备期,后此有一个衰落期。因为艺术作品全部是精神产品,像自然界产品那样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完美,而是要经过开始,进展,完成和终结,要经过抽苗,开花和枯谢。”功能和空间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对于功能和空间的问题,作者拿容器来进行阐述。物品对于容器的空间形式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一、量的规定性:具有合适的大小和容量;二、形的规定性:具有合适的形状以适应盛放物品的要求;三、质的规定性:所围合的空间具有适当的条件(温度、湿度等),以防止物品受到损害或变质。其实对于这一点,建筑和容器有着惊人的相似,建筑无非就是一个装人的容器罢了。功能对于空间的规定性:一、量:大小的差别是功能对于空间量的规定性的反映;二、形:形状的差别是功能对于空间形的规定性的反映;三、质:门窗设置和朝向要求涉及到交通,日照,采光,通风等条件的优劣,实际上是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的反映。明暗也是一种形式。功能对于多空间组合形式的规定性:一、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二、各使用空间围绕着楼梯来布局的空间组合形式;三、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一个展厅可以不被穿行;观众既可以逐一地进入所有展厅,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有选择地进入任何一个展厅;四、使用空间互相穿套,直接连通的空间组合形式。1、串联式的组合形式。2、在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内自由灵活地分隔空间。3、在一个大空间内,沿柱网队空间进行分隔。五、以大空间为中心、四周围绕小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空间与结构如果把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称之为适用空间;把符合于审美要求的空间称之为视觉空间或意境空间;把按照材料性能和力学的规律性而围合起来的空间称之为结构空间,这三者由于形成的根据不同,各自所受到的制约条件不同,各自所遵循的法则不同,因而它们并不天然就是吻合一致的。可是建筑中这三者却是一身而就三身,这就要求建筑师必须把这三者有机的统一为一体。框架结构:勒·柯布西耶,新建筑五点:1、立柱、底层透空;2、平顶、屋顶花园;3、骨架结构使内部布局灵活;4、骨架结构使外形设计自由;5水平的带形窗。形式美的规律西方古典建筑比较崇尚敦实厚重,而我国古典建筑则运用举折、飞檐等形式来追求一种轻巧感。西方古典建筑(室外)色彩较为朴素、淡雅。中国古典建筑则极为富丽堂皇。作者提到的这两点,其实,我在想,这是很好的一个,来表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读书报告第3页共4页我国建筑风格的途径,东方的建筑,绘画,书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追求一种空,当然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形式上的轻,其实,是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他们认为:“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如果在建筑中,融入这些哲学思想,在结合我们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要潜下心来,就能摸索的到。既有变化,又有秩序,这就是一切艺术品,特别是造型艺术形式必须具备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是停留在现实世界的现象,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而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普遍性,亦即它内在的本质和特征?就是物质世界的有机统一性。现代哲学更加深刻的表明,整个世界都是一个物质的、和谐的有机整体。整个自然界(也包括人自身)有机、和谐、统一、完整这样一个本质的属性,反映在人脑中,就会形成完美的观念,这种观念无疑会支配着人的一切创造活动,特别是艺术创作。以建筑来讲,古典建筑形式那种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和韵律、节奏感,各组成部分衔接得巧妙、严谨,真可谓添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从而达到天衣无缝的境地。这都说明建筑家在追求完美的创造中,既受到自然的启示,又灌注了心灵的创造,从而体现出艺术创造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格罗皮乌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把每种形式看作是一种观念的化身,把每一件作品看作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表现。”“造型的研究的训练在于观察,在于精确的表现或再现自然,在于创作各自的构图。”“艺术要求驾驭自然,在新的统一中解决两者的对立,这个过程在精神与物质世界的斗争中胜利完成。精神创造出一个新生命,有别于自然界的生命。”这段话的精髓在于:由人工所创造的艺术形式中的有机统一,虽然得到自然的启示,但却不同于自然界中的有机体,按照艺术高于自然的原则,前者应当高于后者,这是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我国古典建筑中的楼牌,如果从功能上讲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是利用它去可以分隔空间而增加层次感。当代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古典建筑美学有两个代表人物,一是亚里士多德(科学家和哲学家):他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均衡和明确,因而美的东西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出了“美的统一论”另一个是毕达哥拉斯(哲学家和数学家):“黄金比率”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没有三个要素:1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2适当的比例或和谐;3鲜明文艺复兴,“美是和谐”认为美表现为一定几何形体或比例的匀称,建筑是一种形式美。所有的这些,他们都推崇和谐和多样统一的美学基本法则。随着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的出现,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技术美学”,表现在建筑中,即:建筑的美不在于繁琐俄装饰,而在于巧妙得组合空间,精巧的工艺与合理的使用材料。适用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学到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1、追求多义与含混在当今西方流行的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虚构、讽喻、拼接、象征性等都是建筑师惯常使用的手法,并借空间构成的模糊性,主体的歧义性,时空线索构成的随机性,而是作品呈现游离不定的信息含义。2、崇尚偶然性和追求个性表现以前,宇宙万物被看作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各事物都置于某种必然性的制约之下,因而在强调必然性、普遍性和逻辑性的同时,必然要否定特殊性、多样化和偶然性。当代哲学思想认为这种哲学观点很容易产生机械性和排它性,排斥有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读书报告第4页共4页中的无序,必然中的偶然,否异而求同等僵化的思维模式。因为,以前他们认为,感性的因素是变幻不定的,难以捉摸。而,重普遍轻特殊、重共性轻个性也是技术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于是就有了“少就是多”就自然而然成为了至高无上的艺术典范了。而现在的设计越来越充满随意性,越来越把建筑师自己的个人情绪和看法,表现在建筑上了。3、怪诞与幽默正是由于丑、怪作为“美”的对立面,千百年来又总是处于被支配、非主流地位,于是解构建筑师就要对这种关系加以颠倒,并把它作为建筑表现得重要要素。4、残破、扭曲、畸变詹克斯《新现代主义》一文中把强调混乱与随机性;注意现代技术与机器式的碰撞拼接;否定和谐统一;追求破碎与分裂……等倾向,都看作是“新现代主义”的突出标志。而那些破碎,畸变的建筑形式,并不是胡作非为,他还是有一点美学依据的,格式塔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较复杂、不完美和无组织性的图形,将具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它可以唤起更大的好奇心。当然人们注视由于省略造成的残缺或通过扭曲造成偏离规则形式时,就会导致心理特有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一系列创造性的知觉活动。以下这段话,解决了我很久来心里的困惑:对复杂与刺激性的追求,与人类文明发展状况有关。原始艺术多表现为二度平面,它追求的是规则、对称和简单的图形;古典建筑追求的是和谐统一,丰富的表现力与完美的造型;在现代艺术中,则出现对不完美、丑、扭曲等审美追求。对原始人类来说,规则、对称和简洁代表了迷乱中的秩序,混乱中的条理。在古典社会中,和谐完美代表人类对理性的信赖。而在当代西方社会,贫乏而又丧失个性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更需要的是强烈的刺激,表达心理失衡的自然是扭曲与变形。如果技术美学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功能与形式、合目的性与合逻辑性的契合与统一,那么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则恰恰与之相反,所表现的则是主体与客体、功能与形式、合目的性与合逻辑性的冲突与离异。局限于启迪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摆脱了纯物质的羁绊后,更倾心于全方位地探索满足精神和情感需求的可能性。艺术社会学研究表明:在人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社会里,人们表现出追求平衡和谐和安定的审美倾向,一旦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人们便不再满足于平衡、和谐与稳定,转而倾向于追求不平衡、非和谐,以至寻求精神上的刺激与震撼。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