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的内力—剪力和弯矩》说课稿1、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2、教学策略(启发式,预习讨论,加强练习)3、学情分析4、教学程序与设想(复习提问,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5、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弯曲的内力是建筑力学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拉(压)变形、剪切和挤压、扭转变形,本节内容是材料力学部分的四种基本变形形式之一,弯曲变形,要求让学生掌握好弯曲变形的特点,通过对受弯构件进行受力分析,会求受弯构件的内力,并能用截面法准确计算出受弯构件各指定截面的内力。通过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以后的结构力学部分和建筑结构等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2、教学内容的处理本次课是继前几章静力学基础内容之后,为材料力学知识学习打基础。整个材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计算而本次课要讲的弯曲变形是最主要的变形。结合教材和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点与理解能力,决定利用两个课时对本课内容进行讲解。本次课主要讲清弯曲变形的特点,以及用截面法计算弯曲变形内力等内容,为以后讲解各种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形式打好基础。3、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力学理论知识,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及特点,难点是采用截面法计算受弯构件各指定截面的内力能力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利用所学知识点,并加以拓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胆的猜想、归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4、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受弯构件、平面弯曲的基本概念,并对受弯构件进行受力分析教学难点:采用截面法计算受弯构件各指定截面的内力二、教学策略(教法)分层次教学法——讲授法——问题解决式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学情分析(学法)力学这门课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听课的时候比较枯燥。所以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课、讨论、练习、课后作业的基础上,自主的把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好。四、教学程序及设想复习提问(3分钟)——导入新课(10分钟)——突破难点(20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课堂练习(7分钟)——巩固新课(2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1、复习提问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1、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2、物系平衡问题的解法3、二力杆的概念(举例说明)2、导入新课:结合身边建筑构件实例(如教学楼的简支梁),和学生一起来分析一下构件的受力情况,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得出构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尤其是产生弯曲变形的构件,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并使学生了解弯曲变形的概念及与其他几种变形形式的区别。通过学生对概念的叙述,可训练学生专业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中来,在介绍完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之后,通过多媒体动画形象地展示弯曲变形的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3、突破难点本课的难点是采用截面法计算弯曲构件指定截面的内力。构件工作时承受荷载、自重和约束力都称为构件上的外力(前面几章内容已学过构件受力分析)。由外力作用面引起的构件内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本次课讲解内容)。我们知道当外力作用过大时,构件将被破坏(变形或断裂)。为了安全,一般要加大构件的尺寸或选用较好的材料,为了经济,则情况相反。显然,安全与经济二者是矛盾的。因此合理地选用材料,恰当地确定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是构件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而这里就是重点介绍如何求解弯曲构件的内力,为合理选材打好基础。分析求构件内力的方法—截面法,重点把握住四个步骤截、取、代、平,另外必须跟学生说明应用截面法求内力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利用所学知识点来解决新的难点。在介绍截面法求内力时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步骤介绍截面法的过程,并采用多媒体动画清楚地展示这一过程。鉴于学生存在读书不求甚解的现象,通过分析讲解,让他们明白如何整合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使学生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知识点,又让学生轻松掌握新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完成小结,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记住受弯构件、平面弯曲的基本概念,并能用截面法准确计算受弯构件指定截面的内力,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的加以应用,要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5、课堂练习6、巩固新课:复习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7、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利用环环相扣的方法列出重要概念,突出重点,并把各种知识串联起来,以画图加以说明、分析利用截面法求构件内力的过程,直观形象的表达所阐述知识点,加深学生理解,进而使专业知识螺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