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懒于求知的人没有生存空间。《思考的技术》-精读[日]大前研一熊猫书院出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你还在套用老一套的理论、懒于动脑、固步自封,你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惟有改变既有的思考模式,放弃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迷恋,学习有创意的思考方法,方能找到正确的出路。让我们跟随“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的脚步,踏入思考的殿堂。目录№1导读№2学会归零№3科学的思考№4思考的三大误区№5证明你的假设№6逻辑打动人心(1)№7逻辑打动人心(2)№8逻辑打动人心(3)№9逻辑打动人心(4)№10洞悉本质的过程(1)№11洞悉本质的过程(2)№12洞悉本质的过程(3)№13洞悉本质的过程(4)№14保持怀疑№15科学思维不分文理科№16让构想大量涌现(1)№17让构想大量涌现(2)№18解读五年后的商机(1)№19解读五年后的商机(2)№20开拓者的思维(1)№21开拓者的思维(2)№1导读如果看完这本书就要把它烧掉,而只能在脑子里留下一句总结的话,那么这句话是:“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大量训练逻辑思考能力并且运用它,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开篇前言中,作者就直说了几个道理。第一,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世界变化的速度太快,老一套的许多道理都不再适用。一套结论可以反复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学会动态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应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第二,这是一个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十倍的思考力可能带来千倍的收入差异,要想富,多动脑!第三,懒于求知的人没有生存空间,固步自封的人终将被时代淘汰。在书中,作者通过七个章节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思考的意义以及方法论。第一章,转换思路,讲的是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思考,为什么要思考,为什么很多人自以为在思考而其实不是;第二章,逻辑打动人心,讲的是学会了正确的逻辑思考方法以后,如何运用,向别人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第三章,洞悉本质的过程,教你如何从现象中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地运用思考的方法;第四章,非线性思维的建议,告诉了我们现实中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并没有固定答案甚至没有答案,针对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第五章,让构想大量涌现,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平时多做白日梦,思考之时如有神;第六章,解读五年后的商机,当我们在掌握了整套思考方法时,我们要自己去寻找问题来思考,形成预知未来的能力;第七章,开拓者的思维,当我们有了上述的所有能力以后,果断地向旧世界发起挑战,去寻找看不见的新大陆,最终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重要的体会是:经常动动歪脑筋、做做白日梦,日积月累地训练你的思考力,渐渐的,你的梦想就可能成真了。书中作者有大量的实例都是基于日本的社会环境,所以读起来不免有些枯燥。说实话,本书在内容的编排结构上也不算十分清晰,章节的安排也略显牵强。但是,即便如此,看完全书还是可以获得一个让自己不断去胡思乱想的信念。№2学会归零这章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提供了一系列思考的方法论,二是作者介绍了自己闪闪发光的履历。首先让我们从第二个部分开始,了解一下作者大前研一是何方神圣。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经济评论家,也是经管类畅销书作家。曾是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明星员工。这本书就是他以在麦肯锡从事经营管理顾问工作时的视角和经验来写的。虽然是咨询行业里的明星,但是大前研一的本科竟是石油化工专业。当他还是大一新生时,在听信了石油即将被开采完的说法后,认为石油化工前景暗淡,新能源必将取代石油,于是开始自学核能。后来,他考进了东京工业大学原子核工学系的研究所,之后又到麻省理工学院进修核能。从麻省理工毕业后,他回到日本,进入了日立制作所从事核能炉心设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日立放弃了这方面的自主研发。当大前研一意识到要制造由日本人设计的原子炉的梦想不可能实现,以及建设核能发电站会被民众扔石头反对的时候,他又一次归零,放弃了核能的研究。他认为,如果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的,就应该重新做假设,再次出发就行了。之后,他阴差阳错地进入了麦肯锡,依靠之前作为理科生而训练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了经营管理顾问中的明星。№3科学的思考大前研一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在最后实力转型,完全是得益于之前对于思考方式的训练。所以说,上了那么多年学校,根本没有浪费,反而是人生成功的关键积累。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案例,说他在考进麻省理工博士班后,发现以往的博士学位考试太简单于是就报名跳级。题目是一道非常科幻的计算题,在所有考生之中只有他一个人算对了答案,但他却落榜了。老师给出的原因是你的数字是对的,但是对于思考的过程却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对一个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于是他大彻大悟,不厌其烦地训练思维并进行各种的实验。两年多后,他成为了全班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国外的教育方式,和作者的经历同样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国外有一种考试形式是把几道问题带回家,给你两个月的时间慢慢做,不允许互相交流。作为中国的学生,这种形式听起来简直太草率了,规定不交流就真的能做到吗?但是拿到题目后你会发现,就算交流也没有用。如果开小会讨论一整天,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思路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结论也不同,甚至没有人可以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分数其实是来自你思考的过程以及你如何把它展示出来。这样的考试没有任何作弊的意义,考的是大家在掌握了知识后的思维和运用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真的是各凭本事。№4思考的三大误区作者认为,他在麻省理工学习到的这种在头脑中组织思路的方法,其实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他认为这种思维能力是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原因是有几大误区一直在干扰着凡人们的思维方式。第一大误区:“思考”不等于“一时的想法”也就是说,思考是有套路有流程的,而不是什么灵机一动,灵感是靠不住的。比如设计师在决定一个网站的配色的时候,不能说拿着取色器乱选一气,然后说“我觉得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颜色好像不错”,这种设计师是很不专业的。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思考这个网站的主要愿景和功能,然后弄清它的主要用户群体以及这群人可能喜欢的风格。如果是食品类网站,可能就需要突出干净和新鲜;如果大部分用户是女性,可能就需要多用一些比较柔和的颜色。在制定了这些基本的筛选要素之后,再有针对性的去选择和谐好看的颜色组合,这样选出的方案就有意义得多。然而,大多数人在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时,往往是单纯地把一时的想法拿来做解决方案,这种时候如果别人问你一句为什么,你就很可能拿不出证据。第二大误区:容易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比如,作为经营管理顾问,在分析某些现象后,可能会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某个行业处于衰退中,成长速度明显趋缓,应该减少投资。整个逻辑推演看似很流畅,但是如果前提某个行业处于衰退中不成立,后面的推演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前提在没有被证明之前,其实就是一个假设。如果假设为真,那么我们推出的结论也是对的;如果假设失真,那么刚才的推演都是胡扯。现象经过推断可以提出假设,假设经过证明以后才能导出结论。为了向客户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就必须着手收集数据并且分析论证才行。第三大误区:搞不清楚现象和原因的区别作者提出,在许多案例中,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其他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有时候,原因导致的现象,又会引发新一层的现象,这种时候就看我们能不能追本溯源找到本质的原因了。比如,我们发现了某个公司业绩不佳,在调查原因的时候,发现公司的销售人员工作时士气低落。突然间,我们就觉得找到了业绩不佳的原因,于是我们就办各种团队建设活动......但是如果根本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不佳,办团建有用吗?士气低落很可能也只是现象而已,士气低落的原因,也许是经过努力仍然没能卖出产品。而产品卖不出去,原因可能是产品本身的设计有问题。这才是本质的原因,其他都是原因导致的现象而已。只有抓到了问题的本质,才能釜底抽薪。№5证明你的假设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且去证明呢?作者给出了他的方法:实地访谈法。通过分析,提出假设以后,为了证明假设,一定要跑到最前线,甚至跑遍全国,和一线人员在一起工作。这么做,可以让问题暴露无遗。面对问题,有时候只要对搜集的资料做些分析就能隐约看到结论了。但即使如此,在有十足的把握推导出绝对正确的结论之前,还是必须到现场实证一番。作者还提出,不能作为解决方案的,就不是结论。有了结论之后,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方案之后,你需要说服决策者使用你的方案,这时候,刚才提出的实地考察得出的证据就变得非常有说服力。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逻辑思考力。一般我们常说的先见之明、直觉也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提出解决方案时,逻辑思考力是必需的能力。数据分析,实地访谈以及有计划的实验,不断循环这个过程直到确认结论无误,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这种思考力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就像“武士不上战场但仍要练剑”一样。大前给出了他独特的训练方法: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随便找一个可能很无聊的问题进行思考。每天一个题目,脑子会越来越驾轻就熟,各位读者可以试一试。思考与实践:我们不妨去实验一下作者提出的独特的训练方法,找一些问题来思考,比如“如果地铁车门上的广告公司要我帮他提升业绩,我该怎么做”,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我们的思考力能否得到提升。№6逻辑打动人心(1)昨天,在了解作者大前研一的基础上,我们了解了思考的三大误区和作者提出的实地访谈法。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思考力是需要训练不断提高的。但是只是思考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还要有足够的说服力,让别人信服,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前研一基于经营管理顾问的身份,提出了一些方法让企业的总裁采纳他所提出的方案。将这一点发散开来讲,对普通人也是很有必要的。许多时候你需要让你周围的人认同并且采纳你的说法。那么怎么做呢?简而言之,就是你得讲得有道理、有条理、有逻辑、有证据。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有逻辑做背书的思路”。作者认为,只要所提出的建议有完整且足以让人信服的逻辑结构,就具有说服力。所谓说服力就是能够充分考虑对手的心理状态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组织一个符合逻辑结构的思维方法,就是提建议时的技巧。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逻辑的重要性。他还指出,其实处理任何事情都少不了逻辑思维,所以就算不需要对客户做简报和提案的人,也要磨炼自己逻辑地呈现结构化的能力。№7逻辑打动人心(2)作者也给出了一套让对方采信自己解决方案的方法论。首先,必须和对方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要做到的目标,并且强调后续的一切讨论围绕这个目标。要么是“我想提高市场占有率”,要么是“我想改善获利空间”等。如果对方说他什么都想要,一般就可以直接回绝,不要和这种人多浪费什么时间了。之后,给出建议时也是一样,一个建议就够了。如果给出许多个建议,只会让对方犹豫不决。一句“总裁,请做这一项”,经营者就很容易动心了。尤其你要提到,你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做了无数的分析、进行过许多的实地访谈,才得到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这样对方就更容易采纳你的建议了。所以,只需要提炼出一个最核心的建议,这就是为什么上一章我们强调要发掘问题的本质的原因之一。当然,你提出的建议可能会让对方厌恶,比如有位总裁非常喜欢自己研发的产品,而你的建议是停止销售这种产品,一定会受到对方的阻力。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先把他当初说过的目标搬出来,让他知道我们本质上是要达成这个目标,而不是守住一个产品。如果对方还是坚持,这时候实地访谈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到了。你可以列举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告诉他你得到的才是真实的情况,这样一来他也无法否认。实地访谈是收获真实证据的重要方式,而有了真实证据,再加以逻辑性的推演,除非对方明知理亏还无理取闹,否则一定不会否认的你说法。№8逻辑打动人心(3)通过以上流程,我们在提出建议时,还需要考虑几个细节。比如,我们要考虑对方个人或者团队的主观感情因素。当你的建议是有效的,但却违背大家的利益时,对方是很难有心思去完整地执行的。为了看到成果,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的情绪问题。另外,在实际进行提案时,要注意结构清楚。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每部分做一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