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谢杰龙第1页共13页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认知发展的规律: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的反应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认知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二)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表现为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共同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开始研究儿童对类似问题的反应。(一)支配心理发展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二)儿童发展心理因素:涉及、图示、同化、平衡、(三)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动阶段:2-7、3.具体运动阶段:7-11、4.形式运动阶段11-成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1、信任和不信任(0~1岁)婴儿期“感觉阶段”:2、自主与怀疑(1~3岁)“肌肉发展阶段”:3、主动与内疚(3~6岁)“性器官阶段”:4、勤劳与自主(6~12岁)“潜伏期”:5、认同和角色混淆(12~20岁):6、亲密与孤独(20~40岁)“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7、创造与停滞(40~60岁):8自我整合与绝望(老年期)“成熟阶段”:三、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与心理学发展的关系一、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我国最早从事儿童心理研究陈鹤琴——曾著有《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阐述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0世纪以来,国外有三个学派做过早期经验对以后发展影响的研究,这就是:精神分析学派根据临床病例所提出的“婴儿期的经验,特别是受伤(或挫折)的经验,对他们以后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的研究;劳伦茨的习性学所提出的“印刻现象”对动物以后的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赫布等人通过神经生理学研究所提出的“个体发展早期所受到的刺激丰富与否,乃是以后学习与适应的发展因素”的理论。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言语的最佳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最佳年龄;学弹钢琴要从5岁以前开始等等。儿童早期抚养中的社会交往因素对儿童智力、情感发展有重要作用。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指儿童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学习准备状态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大体可分教育心理学——谢杰龙第2页共13页为三个维度:1、生理方面的发展状态:2、智力和技能方面的准备:3、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二、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儿童期:学习成为主导活动;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在社会方面;在个性发展方面;(二)少年期:智力发展显著;自我意识增强;性意识发展;(三)青年初期:二、学校的性格差异与教育:性格的概念:性格的差异: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三、学校的性格差异与教育:智力的性别差异:行为的性别差异;自信心的性别差异: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含义:广义:是学习是个体人和动物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二、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三、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接受前任的经验,是一种接受学习;学生学习具有间接地特点;学生学习是按预定的教学计划系统连续进行;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教育的过程;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桑代克——学习应遵循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二)效果律—教学实践中采用适当的奖励措施;练习律—在教学实践中做大量的练习。(三)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巴普洛夫做了著名的喂狗时加入条件铃声的实验。从而发现了经典性条件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巴普洛夫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实验堆经典条件作用的消退、分化、抑制等问题以及条件作用的神经机制问题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关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理论。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1)作用条件的获取与消退:(2)分化与泛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3)恐惧性条件作用:(4)高级条件作用:教育心理学——谢杰龙第3页共13页3.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1、人和动物的两类行为——行为可以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于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2、操作行为的强化规律:3、强化和惩罚是操作条件反射的核心思想。强化、逃避和回避条件作用、惩罚、消退;3、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行为行为塑造:程序教学: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学习观:主要是通过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教学观:教学活动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其教学思想最重要的两点是结构教学观和发现法教学模式。3、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4、有意义的学习实质: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地联系的过程5、有意义的学习条件: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的学习心向,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潜在意义,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是在吸取行为派和认知派学习过程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注意了人类学习的特点。认知同化理论、先行组织策划:三、接受学习的界定和评价:四、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理论假设;理论特点;一般步骤;好评;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1.主动构建性:2.活动情境性:3.社会互动性: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自我实现人格论:内在学习论:(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三)人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应用:第三章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学习的迁移一、学习迁移的含义二、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狭义),或者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影响(广义。教育心理学中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逐渐过度的过程。三、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作用;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干扰、阻碍作用(2)根据前后学习的难以差异:垂直迁移;水平迁移:教育心理学——谢杰龙第4页共13页(3)根据迁移的范围:一般迁移:一种学习中的原理、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特殊迁移:某一领域内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4)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四、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2.原有认知性: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4.教师的指导:5.学习情境的相似性:6.学习策略的水平:7.迁移媒体:五、学习迁移的促进:精选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习过程: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记忆的概念一、记忆的含义: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它把记忆也看做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一)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又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为图像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做声像记忆。1、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即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2、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3、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的记忆。特点: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块。2、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地位。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在短时记忆中加工信息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又要从长时记忆中把这些知识经验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来。因此,短时记忆中即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不管是机械复述,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复述,只要定时复习,就都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特点: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2类。语义编码是用语言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形象编码是以感觉映像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3.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只有当人们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时,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再被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人们意识到。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教育心理学——谢杰龙第5页共13页遗忘概念一、遗忘的含义: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前者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后者指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遗忘还有一种分类,为选择性遗忘。二、遗忘的主要规律:遗忘速度先快后慢先快后慢:三、遗忘的主要原因:痕迹衰退、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四、克服遗忘的策略: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力、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五、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熟悉、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定义: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学习策略被称为学习的认知策略;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则被称为学习的监控策略。操作性与监控性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二、学习策略的分类:—麦基—奇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三、学习策略的特点:1、主动性: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2、有效性:是有效学习必需的。3、过程性: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方法、技能等构成。4、程序性: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四、几种典型的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复述策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要条件,一种信息如果想要长期保持,就必须对这种信息进行重复,只有经过重复、复述的信息才能够进入长时记忆,才能够长久保持,复述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手段,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或外部言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各种方法,就是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3.多种感官参与学习:4.画线技术: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也是复述的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