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规划办2013年立项课题《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与实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立项号:HZJKY—310019课题负责人:张峰课题研究主要成员:赵克王自红张小伟李岩波课题实验单位:汉中市南郑县新集镇铁峪九年制学校联系电话:0916—5568241邮箱地址(或QQ)zhaoke1986413@126.com新集镇铁峪九年制学校课题组二〇一四年一月一、课题研究问题界定目前,我国现行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辞海•哲学卷》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马克思认识论》中关于创造思维,心理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是人脑经过长期的进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机能,并把它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所做出的概括、间接与能动的反映。”“它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形式,其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创造性思维界定为: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获得新成果、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因而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发散性;其二、新颖性(高级阶段表现为独创性);其三、关联性;其四、探究性;其五、抽象性(数理思维的比例逐渐增高)。但是当前的教育教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怎么样使教师教的好,学生学的好”已成为教育的关注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革新,历史赋予新的教育使命,正处于新的教育转折点,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恰在此时便应运而生。因此,基于前辈们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建树,为进一步探索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初中数学学习效能的后续探索指明了发展方向。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数学学科教育以它独有的优势,成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得天独厚的重要途径。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数学《新课程标准》思想,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带动下,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以及我校实际情况,在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一目标的前提下,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探索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有效途径,实施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策略,使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性、产生新动力、发展新思维、形成新能力。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1、通过研究,发展和谐、适宜的思维创造环境(即课堂教学生态化),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思维空间,培养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敢于想象的精神,保持持续创新的动力。2、通过研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获得积极探索、创新的亲身体验,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有效途径。3、通过研究,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思维方法达到对知识意义建构,实现学习方法的转变,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养成认真钻研、敢于探究的精神。5、通过研究,努力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策略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成绩。课题组将从优化学习策略角度,探究其意义:1、从培养环境策略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靠内在的非逻辑动力,也要靠外在的逻辑条件。创造性思维过程是实践与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其过程中的逻辑因素,实质上是辩证思维发展中提出问题——制定假说——科学论断,都遵循了认识发展的固有逻辑(包括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过程来说,非逻辑因素包括想象、幻想、机遇、灵感等,这些事实的到来都具有一种随机性、不确定性,但它产生的基础却是长期自觉活动的过程。2、从注重实践策略讲,学习数学不是考数学,而是“做数学”。重点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以课题活动为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辅助,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的过程。3、从参与互动策略讲,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创造性思维原理,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的参与”,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数学概念,进而建立学生的数学大框架,并在多种思维的互动中完成课题目标。4、从建立优化策略讲,优化教学资源是针对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简约性、发展性而提出来的。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现状《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学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他们未必真正理解数学。事实上,学到的是“不完整”的数学,这就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深入探寻一条创新思路:数学教学思维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是就当下的教育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1、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问题:(1)迫于社会负荷力的加大,教育形式处于“两难”目前,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基本上遵循了“概念+练习”或者“公式+例题+练习”,一味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能力培养,形成了“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这与推进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纵观中小学新课改的发展,各地方出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改新花样,但在一定意义上,注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2)教学操作范畴的不健全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着力实施“课前预习,课中改进,限时作业”三环节课堂教学改革,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轻负高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但是目前行政部门的干涉,包括学校在内,始终以教学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使得教学流于形式,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一是课前预习缺乏针对性;二是课堂教学操作监控不得力;三是机械训练作业负于形式。2、我校教学资源存在的显著问题:(1)学校自身资源不充足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位于新集镇西北角3公里龙王村与岳岭村交界处,服务半径方圆5公里,承担了新集镇西片16个行政村和忍水镇11个行政村,共计3.6万人口的义务教育保障任务。与之并肩的新集中学,教学面积覆盖了该地区的60%。相对而言,我校的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学校优质生源严重短缺,学生资源结构层次不齐,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阻碍。(2)学生自身资源差异大由于我校地处偏僻,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该地方学生自小得不到足够的爱,生活缺乏独立性,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我校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常常表现出综合性学习较差、自主独立意识较差、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等现象。这两方面的因素大大的阻碍了我校的长足发展,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狠抓质量管理、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等措施。总归来说,一个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扩大教学影响力。这一点恰恰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课题研究的目的,对我校未来规划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根据《思维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安排,结合我校的学情和生情,探索“创造性思维课堂”在我校的有效实施。2、根据《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与实践》的研究范围,对本校数学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调研、反思、总结,研究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体验自主参与、合作分享的思维乐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3、根据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的特点,对数学教学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形成符合我校的可行的操作模式。基于以上实践方面的论述,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1)思维过程的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关系;(2)思维过程的创造性与再现性的关系;(3)思维过程中整合创造资源与挖掘创造资源的关系。这样才能研究教学思维“如何创与如何造”的问题。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课题研究中的主要方法是:1、行动研究:该研究是一个由业务主管(教导主任)与一线教师两类人员构成的在学校日常教研活动中展开的合作性行动研究。其根本的目的是谋求教师教育行动的改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良好的发展。2、案例研究:该研究描述的是教学实践,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案例,是参与教师选择相关内容深入学习或对相关问题准备一起经历思维创造的教学活动设计和过程。(一)调查法:充分利用不同的调查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了解思维课堂的情趣、实用和高效,并为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二)课堂观察:根据《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操作策略》,数理组组、备课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课,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诊断、论证、总结。(三)课例研讨: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就思维课堂教学进行研讨交流、协同攻关,针对我校在实施思维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在实际中实施、验证、修正并得出研究结果。3、专题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本课题研究采用“专题培训和校本研修相互衔接的过程和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理论、理念向实践、行为的转化,而且在产生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的同时,还必然产生了与学生相适应的课程方案与教育策略。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同时,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研活动札记、教学论文等,总结研究经验,感悟研究过程,形成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是:1、从思想上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开放意识、学习反思意识、参与过程意识等。2、以学校每学期公开课1—2次和各教研组每月2—3次研讨为基础,在制度和时间上加以保障,力争参与,保证数量。3、运用研讨会、观摩课、同课评议、赛教等不同形式,力争不拘一格,形成以解决普遍问题为目的、以学习借鉴为基础、以打造特色为宗旨的创造性思维的新课堂。4、在七、八年级中开展“思维教学下课堂”活动,制定切合实际、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课堂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①你知道什么是思维吗?创造性思维?②对于一道数学题,你是怎么思考问题的?③你们认为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堂中应该发生在哪些地方?④在课堂上,对于重难点问题,老师是怎么采取思维方法引导你们思考的?那么这种思维方法,你们能否想到?⑤教师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或采取什么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思维?⑥在课堂上,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辅导的?⑦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是怎么样进行思维创造的?5、课题会议结束后,要求参与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认真的反思,整理有关的文字资料。比如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形式,一方面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另一方面逐步培养教师进行思维研究的习惯和能力。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计划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一,关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课堂教学中培养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等。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产生思维动力的良好情感环境。其次,教师在组织艺术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结论,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最后,要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学会知识的迁移,进行应用性、扩散性实践,自觉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第二,关注于数学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课外活动能进一步发展思维,它是学生加强创新实践、开启创新思维的好场所。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13年11——2014年1月)1、确定课题,组织讨论,报批立项(已完成);2、查阅文献,了解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理论与实践;3、调查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形成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4、以课题组为起点,以数理组为平台,积极号召、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创造性思维的数学教学培养研究中去,要求深入学习创造性思维理念与策略,认真领悟和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定义、源泉、方法、特征以及界定的发展性策略等,同时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