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导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文学欣赏导引》1.文学作品的阅读概说:文学文本与文学的鉴赏第一,文学文本解读把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融汇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第二,文学文本解读的一般过程一般性阅读: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主要是初步把握组成文本的字、词、句、段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领会文本在特殊的词、句组合中包含的基本意思,乃至文本的基本主旨。由于读者在进入具体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过程之前,对这一个文本大体总是陌生的,读者的积极参与总要在对于文本逐渐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因此,一般性阅读大体上也是一个相对被动的“非生产性”的阅读过程。细读:在一般性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运用等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的过程。文学文本中的语词运用,并不像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那样,仅仅通过它们的辞典义来完成一种指称的或认知的功能,更多的是要传达一份情味,显示一种旨趣。特别是在一些关键之处,作家们常常要打破语言的常规,在特殊的语境中赋予语词新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经过细致的玩索,才能透过字面发现它们的情味、妙处。批评性阅读:将文学文本与作者、与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的过程。文学文本的解读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个人化的反应,我们还要能够对文本的美学趣味、社会意义、审美价值等作出分析和判断。批评性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所作的审美判断总是带有个体体验性质,总会受到个体艺术趣味的影响,但是,批评性阅读毕竟是一种认识活动,读者不能完全从自己的个人反应出发去对文本作判断,而应该尽可能地站在一定的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文本。上述文学文本阅读的三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整体过程,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某个特定的片刻,可能其中一个步骤的特征显示得更加突出一些,但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可以在时间过程上明确划定它们分属的步骤或阶段。第三,欣赏者的素养艺术感受力,即读者对于艺术形象的感觉能力、审美能力。是读者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文学欣赏者的艺术感受力的基本内容,即语感能力,也即读者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语词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包括对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语2言的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等形式美的感受力。艺术推想力,即体味作品的语言内涵,将语言符号转换成为艺术符号,由之进行再建想象,以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对它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能力。这是任何一个文学欣赏者都应该具备一种思维能力。文学欣赏实践中艺术推想力的作用,首先体现于通过再建性想象的发挥,帮助读者填补艺术“空白”,把握整体形象。同时,还体现于欣赏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内涵、主题意蕴以及艺术构想的发掘,引导读者深入发掘作品意义,并对作品艺术上的成败得失,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是我们判断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艺术描写的生动性的很重要的依据,也是我们深入体验和理解作品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文学欣赏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广泛的,其中相应的文史知识和关于文学语言、文学文本的知识尤其重要。对于相关文史知识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关于文学语言及文学文本的专业知识,对我们解读相应的文本,一定会有很好地帮助。1.1.多角度的理解与文学美的品鉴第一,文学欣赏的角度实用的理解,是指那种以满足某种实用功利需要为目的的阅读,比如我们希望从文学阅读解决我们遇到的某个实际的人生问题,比如我们希望通过文学阅读去了解历史的真相,比如我们要求我们的读者通过文学阅读来达成自我教育的目标等等。这一类文学阅读的极端化表现,是把文学文本建构的艺术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等同起来,试图通过文学阅读去获得自己某种现实的实用功利心理的满足。这是一种求“有用”的阅读。科学的理解,是指那种以追求对文学文本做出可靠诠释为目的的阅读。这是一种求“真”的阅读,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话、词话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以诠注字义、考据故实为解诗之法的文字。这种阅读方式相信诗中所涉一定是无一字无来历,于是将阅读的工夫放在了诠注诗句的出处,考察典故的由来上。与此类似的,是要求我们的阅读不限于作品本身,而或者将解诗的重点放在考察诗人、作家的生平经历如诗人的仕宦出处、师友渊源、交游婚恋等方面,或者将重点放在考察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习、文化状况等方面,力求通过对与作品有关联的作品以外的方方面面因素的研究,来确定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审美的理解,是指以感知文学形象、体验作品情感、玩味作品佳妙之处,从而获得特殊的精神愉悦为目标的文学阅读方式。文学作品借助语言抒发的是诗人、作家真挚浓烈的情感,传达的是诗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美的真谛的诗意发现。诗人作家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充满绮思妙想的精神家园,是一个美的世界。它要求我们能够沉浸于其中,进入一种自由和谐的心灵之境,在对作品传达的情味韵致的细致品味中得到人生的感悟和启迪,由此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休憩和滋养。第二,欣赏中的“距离”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审美的理解,关键在于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要能够保持一种与欣赏对象保持适度距离的审美观照的态度,通俗地说,也就是欣赏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是在欣赏文学作品,而不要把文学与现实相混淆,3与生活相等同换句话说,也就是要以一种“寻”美的、欣赏美的态度而决不是一种应对实际人生的态度去对待文学。与欣赏对象距离太近,我们难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文学欣赏中要取一种审美的态度,要与欣赏对象保持适度的距离,既很关键,同时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作家用语言建构的文学世界,其实也就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现实世界的艺术化的反映,而要真正理解这种艺术化的反映,本身还要求我们能够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人生经验去“印证”它。这使得我们常常很难保持一种超然的、纯审美的态度去面对它。我们不能靠它太近。靠它太近,容易取一种看待现实人生的眼光看待艺术,我们也就无法去欣赏艺术。同时,也不能离它太远。离得太远,又会与作家建构的艺术世界隔膜,我们也不可能对这个世界有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欣赏者有比较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既要能够顺利地“入乎其内”,进入到艺术的世界之中;又不为现实功利、实际人生所搅扰,能够“出乎其外”,在一种有距离的欣赏中获得充分的审美愉悦。1.2.释义与“辩味”第一,文学欣赏中的释义指对语词、文句的意思的理解和确认,即“通晓文字”,并在通晓文字的基础上去领会语词、文句的特殊意蕴,包括暗示义、引申义、隐喻义等。文学阅读过程中的释义既是一个通晓文字,消除语言障碍的过程,更是一个充分调用我们已有的欣赏经验和知识储备,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运用等等,来重新确定词句意义的过程。完成文学阅读过程中的释义,既要借助语境的理解去细心揣摩、领会特殊语境下语词特殊含义,还要能够综合运用我们已有的包括语言、文学、文史等等在内的各种知识,调用我们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去加以参证。第二,文学欣赏中的辩味这里所说的“辩味”,则是指对文本借助语言传达出来的特殊意味、韵致、情趣、情味以及作者用心的感知与体认。这是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文学欣赏中释义基础上的辨味,关键在于要不离文字又不拘泥于文字。换句话说,文学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语言理解的层面,更不能在词句的理解上钻牛角尖,而是能够暂时忽略(准确地说是超越)文字指示出来的那一层表面的意思,进入到由文本语言呈现的那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之中去“会心”、“会意”,去细心体味一种情味韵致。1.3.“我情注物”与“物移我情”第一,“我情注物”与“我移我情”里所谓“我情注物”与“物移我情”,首先是对文学创作中“物”(即感发作者并被作者加以叙写借以传达情感的外物)、“我”(即创作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感知外物,将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外物之上,“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情注物”。同4时,创作者的情感也会因外物的刺激而生发、移易,特定的景、物、人、事与创作者的情感相应合,会将创作者引入更强烈、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过程,所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移我情”。从本质上看,文学欣赏的心理运动规律与文学创作的心理运动规律是一致的。文学欣赏由欣赏对象(文学作品)和欣赏主体(阅读者)之间的阅读关系构成。欣赏对象最终会被如何认知,取决于读者的以情感应。文学欣赏的过程既是一个语言阅读过程,更是一个情感移入、情感体验的过程。首先要求读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艺术符号,同时也要求读者要能够“动情”,一方面要能被“打动”,即要让自己的情感能够被作品借助人、事、景、物的描绘所传达的情感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欣赏者更要能够“自动”,即要能主动地将自己的情感投注到自己面对的艺术世界之中,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移情于物,感同身受地细致体味作品情感。正如朱自清所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欣赏的对象或古或今,或中或外,影响行动或深或浅,但是那影响总是间接的;直接的影响是在情感上。”第二,文学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从心理学上说,联想是指从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能力;想象则是一种再造或创造现实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能力。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者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发挥,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艺术符号,即借助联想和想象,完成文学形象“还愿”、重建乃至再造。现代学者、作家夏丏尊、叶圣陶这样谈道:“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1.4.修辞中的通感与接受中的联觉第一,修辞中的通感通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联觉(synaesthesia)”或“通觉”、“移觉”,是一种由不同感觉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而发生感觉的“挪移”,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艺术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被诗人、作家经常使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艺术思维高度发挥,由于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必然会突破单一的感觉经验,而表现为各种感觉建立起相应联系并达到沟通,各种感觉、表象交叠、转化、渗透、互通,会很容易地形成一种“感觉挪移”,以至于“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因此,在文学的世界里,声音能够产生气味,如“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声随风结,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也会有颜色、形状、味道,如“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如“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贾岛《病蝉》。与此相应,本来没有声音的对象,在诗人的眼里心中,也会发出声音,如“三月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如“天河夜转漂回屋,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第二,艺术通感和比喻5在理解作为文学修辞的通感时,要注意将通感与类似的比喻区别开来。通感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感觉经验的相互挪移、沟通,因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比喻,虽然它有时也可能与比喻类似。如“促织声尖尖似针”,诗句中甚至用了“似”这样的喻词,但因“尖似针”是紧承前面的“听声类形”的“声尖”,强调的是由听觉转化为触觉之后的“尖”的状态,重点仍在“声尖”,因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而是通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摹写琵琶大、小弦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用雨声、私语声、珠玉落盘声、鸟声等状琵琶声,是典型的“以彼物比此物”,这里突出的只是一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