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案例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邢太北)假设你在一所职业高中工作,负责该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财务科长请你研究用学校拥有的微型计算机生成工资明细表和各种财务报表的可能性。请详细描述你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通常,结构化分析过程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3个阶段。下面分别叙述这3个阶段的分析过程。(1)问题定义从何处着手解决财务科长提出问题呢?立即开始考虑实现工资支付系统的详细方案并动手编写程序,对技术人员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在这样的早期阶段就考虑具体的技术问题,却很可能会使我们迷失前进的方向。会计部门(用户)并没有要求在学校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工资支付系统,仅仅要求研究这样做的可能性。后者是和前者很不相同的问题,它实际上是问,这样做预期将获得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开发这个系统的成本吗?换句话说,这样做值得吗?优秀的系统分析员还应该进一步考虑,用户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财务科长为什么想研究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工资支付系统的可能性呢?询问财务科长后得知,该校一直由会计人工计算工资并编制财务报表,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每个月都需要两名会计紧张工作半个月才能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今后学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人工计算工资的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因此,目标是寻找一种比较便宜的生成工资明细表和各种财务报表的办法,并不一定必须在学校自己的计算机上实现工资支付系统。财务科长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描述应该解决的问题,而是在建议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可能是一个好办法,分析员当然应该认真研究它,但是也还应该考虑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便选出最好的方案。良好的问题定义应该明确地描述实际问题,而不是隐含地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员应该考虑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预期的项目规模。为了改进工资支付系统最多可以花多少钱呢?虽然没人明确提出来,但是肯定会有某个限度。应该考虑下述3个基本数字:目前计算工资所花费的成本,新系统的开发成本和运行费用。新系统的运行费用必须低于目前的成本,而且节省的费用应该能使学校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收回开发新系统时的投资。目前,每个月由两名会计用半个月时间计算工资和编制报表,一名会计每个月的工资和岗位津贴共约2000元,因此,每年为项工作花费的人工费约2.4万元。显然,任何新系统的运行费用也不可能减少到小于零,因此,新系统每年最多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是2.4万元。为了每年能节省2.4万元,投资多少钱是可以接受的呢?绝大多数单位都在3年内收回投资,因此,7.2万元可能是投资额的一个合理的上限值。虽然这是一个很粗略的数字,但是它确实能使用户对项目规模有一些了解。为了请客户(会计科和学校校长)检验分析员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规模的认识是否正确,以便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发出确实能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新系统,典型地,分析员用一份简短的书面备忘录表达他对问题的认识,这份文档称为“关于系统规模和目标的报告书”(见表2.1)表2.1关于工资支付系统规模和目标的报告书项目名称:工资支付。问题:目前计算工资和编制报表的费用太高、效率低。项目目标:开发成本应该不超过7.2万元(±50%)。初步设想:用学校自己的计算机系统生成工资明细表和财务报表。可行性研究:为了更全面地研究工资支付项目的可能性,建议进行大约历时两周的可行性研究。这个研究的成本不超过4000元。校长和财务科经过研究同意了上述报告书,可以对工资支付项目进行了更仔细的研究了。(2)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抽象和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全过程,它的目标是用最小代价尽快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以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巨大浪费。①澄清系统规模和目标为了确保从一个正确的出发点着手进行可行性研究,首先通过访问财务科长和校长进一步验证上一阶段写出的“关于工资支付系统规模和目标的报告书”的正确性。通过访问分析员对人工计算工资存在的弊端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并且了解到工资总数应该记入分类日记账,显然,新工资支付系统不能忽略与分类账系统的联系。②研究现有的系统了解任何应用领域的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可能都是研究现有的系统。通过访问具体处理工资事务的两名会计,可以知道处理工资事务的大致过程。开始时把工资支付系统先看作一个黑盒子,图2.11所示的系统流程图描绘了处理工资事务的大致过程。图2.11处理工资事务的大致过程职工银行教师课时表任务表工资支付系统教师工资表职工工资明细表处理工资事务的大致过程是,每月月末教师把他们当月实际授课时数登记在课时表上,由各系汇总后交给财务科,职工把他们当月完成承包任务的情况登记在任务表上,汇总后交给财务科。两名会计根据这些原始数据计算每名教职工的工资,编制工资表、工资明细表和财务报表。然后,把记有每名教职工工资总额的工资表报送银行,由银行把钱打到每名教职工的工资存折上,同时把工资明细表发给每名教职工。接下来应该搞清楚图2.11中黑盒子(工资支付系统)的内容。通过反复询问财务人员,可以知道现有的人工系统计算工资和编制报表的流程如下:接到课时表和任务表之后,首先审核算这些数据,然后把审核后的数据按教职工编号排序并抄到专用的表格上,该表格预先印有教职工编号、姓名、职务、职称、基本工资、生活补贴、书报费、交通费、洗理费等数据。接下来根据当月课时数或完成承包任务情况,计算课时费或岗位津贴。算出每个人的工资总额之后,再计算应该扣除的个人所得税,应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和保险费,最后算出每个人当月的实发工资数。把算出的上述各项数据登记到前述的专用表格上,就得到了工资明细表。然后对数据进行汇总,编制出各种财务报表,而工资表不过是简化的工资明细表,它只包含工资明细表中的教职工编号、姓名和实发工资这3项内容。图2.12所示的系统流程图描绘了现有的人工工资支付系统的工作流程。必须请有关人员仔细审查图2.12所示的系统流程图,有错误就应该及时纠正,有遗漏就应该及时补充。③导出高层逻辑模型系统流程图很好地描绘了具体的系统,但是,在这样的图中把“做什么”和“怎样做”这两类不同范畴的知识混在一起了。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地复制现有的人工系统,而是开发一个能完成同样功能的新系统,因此,应该着重描绘系统的逻辑功能。图2.12现有的工资支付系统职工教师教师职工课时表任务表排序专业表格计算课时费计算岗位津贴计算工资总额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住房公积金审核后的数据计算保险费计算实发工资工资表银行工资明细表编制报表报表更新分类账分类账会计审核数据删除图2.12中表示的有关具体实现方法的信息,把它抽象成图2.13。在这张数据流图中用“事务数据”代表课时表和任务表中包含的数据,用“加工事务数据”笼统地代表计算课时费、岗位津贴、工资总额、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保险费、实发工资等一系列功能。这张数据流图描绘的是系统高层逻辑模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还不需要考虑完成“加工事务数据”功能的具体算法,因此没必要把它分解成一系列更具体的数据处理功能。在图2.13中的处理框“更新分类账”虽然不属于本系统应完成的功能,但是,工资支付系统至少必须和“更新分类账”所在的系统通信,因此搞清楚它们之间的接口要点是很重要的。在数据流图上直接注明关键的定时假设很有必要。在以后的系统过程中这些假设将起重要作用。清楚地注明这些假设也可以增加及时发现和纠正误解的可能性。④进一步确定系统规模和目标现在,分析员再次访问会计和财务科长,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图2.13所示的数据流图,它代表了到现在为止分析员对所要开发的系统的认识。通过仔细分析和讨论数据流图,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分析员对系统的误解,补充被他忽视了的内容。分析员现在对工资支付系统的认识已经比问题定义阶段深入多了,根据现在的认识,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系统规模和目标。如果系统规模有较大变化,则应及时报告给客户,以便做出新的决策。可行性研究的上述4个步骤可以看作是一个循环。分析员定义问题,分析这个问题,导出试探性的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次定义问题……重复这个循环直至得出准确的逻辑模型为止,然后分析开始考虑实现这个系统的方案。图2.13工资支付系统的数据流图定时假设处理运行频率1每月一次2每月一次3每月一次4每月一次5每月一次D1事务数据教师职工D4报表D2工资表D3工资明细表银行会计教师职工1收集数据2审核数据3加工事物数据5更新分类账4分发工资明细表⑤导出供选择的解法现在分析员对用户的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但是,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回答这个问题的惟一方法是,导出一些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并且分析这些解法的可行性。导出供选择的解法的一个常用的简单方法是从数据流图出发,设想几种划分自动化,边界的模式,并且为每种模式设想一个系统。在分析供选择的解法时,首先考虑的是技术上的可行性。显然,从技术角度看不可能实现的方案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技术可行性只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还必须能同时通过其他检验,一种方案才是可行的。接下来考虑操作可行性。例如,在对学生开放的公共计算机房内运行工资支付程序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样做不仅不安全而且会暴露教职工的个人隐私。因此,必须为工资支付系统单独购置一台计算机及必要的外部设备,并且放在一间专用的房间里。最后,必须考虑经济可行性问题,即“效益大于成本吗?”因此,分析员必须对已经通过了技术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检验的解决方案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为了给客户提供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的余地,分析员应该至少提出3种类型的供选择的方案:低成本系统,中等成本系统和高成本系统。如果把每月发一次工资改为每两个月发一次工资,则人工计算工资的成本大约可减少一半,即每年可节省1.2万元。除了已经进行的可行性研究的费用外,不再需要新的投资。这是一个很诱人的低成本方案。当然,也必须充分认识上述低成本方案的缺点:违反常规;教职工反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随着学校规模扩大,人工处理工资事务的费用也将成比例地增加。作为中等成本的解决方案,建议基本上复制现有系统的功能:课时表和任务表交到处理工资事务的专用机房,操作员把这些数据通过终端送入计算机,数据收集程序接收并校核这些事务数据,把它们存储在磁盘上。然后运行工资支付程序,这个程序从磁盘中读取事务数据,计算工资,打印出工资表、工资明细表和财务报表。图2.14所示的系统流程图描绘了上述系统。图2.14中等成本方案的系统流程图数据收集程序工资支付程序课时表任务表终端事务数据报表工资明细表工资表上述中等成本方案看起来比较现实,因此对它进行了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分析结果列在表2.2中。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等成本的解决方案是比较合理的,经济上是可行的。表2.2中等成本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开发成本人力(4人月,8000元/人月)3.2万元购买硬件1.0万元总计4.2万元新系统的运行费用人力和物资(250元/月)0.3万元/年维护0.1万元/年总计0.4万元/年现有系统的运行费用2.4万元/年每年节省的费用2.0万元年节省现在值(以5%计算)累计现在值120000元19047.62元19047.62元220000元18181.82元37229.44元320000元17241.38元54470.82元投资回收期2.28年纯收入12470.82元最后,考虑一种成本更高的方案,建立一个中央数据库,为开发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并且把工资支付系统作为该系统的第一个子系统。这样做开发成本大约将增加到12万元,然而从工资支付这项应用中获得的经济效益不变。因此,如果仅考虑这一项应用,投资是不划算的,但是,将来其他应用系统(例如,教学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能以较低成本实现,而且这些子系统能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校长对这个方案感兴趣,可以针对它完成更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大约需要用1万元)。⑥推荐最佳方案低成本方案虽然诱人,但是很难付诸实现;高成本的系统从长远看是合理的,但是它所需要的投资大大超过了预算;从已经确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来看,显然中等成本的方案是最好的。⑦草拟开发计划应该为推荐的最佳方案草拟一份开发计划。把系统生命周期划分成阶段,有助于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计划。当然,在这样的早期开发阶段,制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