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2、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衰亡)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476年3、封建社会:前221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民族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封建国家分裂(封建社会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形成)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的繁荣)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前475年前221年220年589年907年1368年1840年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奴隶社会)【课标要求】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朝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2、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二、商朝1、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此开始(甲骨文)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3、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一)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3、对象: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4、内容①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5、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6、影响①积极: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对周王室的拱卫,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2②消极: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二)宗法制1、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2、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4、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以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第2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封建社会)▲概念辨析:专制主义: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是一种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一、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1、理论:法家思想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的确立:①由来:三皇五帝的传说②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③本质:君主专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①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②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3、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①由来: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3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县设县令,郡、县长官全部都由皇帝任免。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②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5、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①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挟书令③军事:征百越、击匈奴;筑长城④交通:修驰道,直道,开人工渠道(灵渠)三、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选官制度汉朝(巩固)①沿袭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③设中朝(内朝)①汉初:郡国并行制②汉武帝推恩令削藩,实行郡、县两级制③东汉州“刺史”改为“州牧”,转变为州、郡、县三级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道、州、县御史台科举制北宋(加强)①设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增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权力“路”、州、县元朝(发展)①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领六部,行宰相职权②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宣政院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明朝(强化)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②明成祖:设内阁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府、县都察院清朝(顶峰并走向衰落)①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南书房(皇权得到扩大)③雍正:军机处(皇权到达顶峰)省、道、府、县4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在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2、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五、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专题一各地试题搜集整理1.(08汕头五校联考)右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2.(2006上海单科)《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3、(08年广东省梅州揭阳两市四校联考)据说周公(西周)东征后,“封建亲戚,以番屏周”。从中得出的信息有①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和姻亲②那时中国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③分封制属地方行政制度④分封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周王朝统治()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4.(盐城市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而者并无关系55.(08年徐州市六县一区高三阶段性考试)一考古队在某地发掘出古代石刻石碑一块,石碑上刻有:“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这块石碑应属于下列哪个朝代?A.秦朝B.汉朝C.隋朝D.元朝6、(广东省珠三角08届高三六校联考)下列关于赢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化皇权B.效法古代明君C.君主集权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7.(2007上海单科)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8、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9.(2006上海单科)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10.(盐城市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下列对右图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B.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C.表现了秦朝高超的制陶艺术D.反映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11、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12、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诗经》:“七月亨葵及稻。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13.(08年徐州市六县一区高三阶段性考试)“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14.(08年徐州市六县一区高三阶段性考试)读右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主6持政务以后,频繁更换丞相,破格选用人才,形成“外朝”和相对应的“中朝”(“内朝”)。他即位后,还下诏策试贤良,让中央和地方上荐举人才。他在位期间,该朝代出现强盛局面。他就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15、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D、君主专制的加强16.(盐城市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下列对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B.“别黑白而定一尊”C.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D.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17.(盐城市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都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A.都是地方行政制度B.其最高官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C.都有严密的监察体系D.都有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18.(08广州天河区高三二模)从汉至元,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枢密院,地方由郡国并行——州县两级制——行省制度,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19.(2006年广东卷)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20.(2007年上海春季)近十多年来,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