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课程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XX中学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其它先进学校的有益做法,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文化品位和办学水平,实现高中素质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益,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二、基本原则1.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原则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实施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因此必须立足实际,针对现状,正确处理好破与立、说与做、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局部与全局、目标与现实等方面的关系。坚持学习,认真分析,加强研究,民主决策,务求取得实效。2.观念先行通力合作原则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需要各处科室、年级组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因此,要加强宣传,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把实施新课2程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并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使社会与学校、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科之间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3.循序渐进分类推进原则按照泰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总体要求,根据我校的特点,不断更新理念,改进方法,积累经验,完善方案,创造性地处理好原有基础与新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衔接,分类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课程实施。4.科研引领积极实践原则实施新课程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要挖掘潜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借助外力,对新课程实施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实施新课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棘手问题作为科研课题,大胆设想,积极尝试,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5.以校为本开拓创新原则教师和学生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和重要参与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校为本,勇于创新,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有关信息的畅通交流、专题研讨、经验总结、阶段性成果的推广,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新课程实施始终在参与者积极能动的相互作用中得以顺利实施和健康有序地开展。3三、目标和任务(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目标1.全面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各学科课程标准(实施),充分发挥我校优势,为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推进、完善提供有益经验。2.构建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探索并重建我校高中课程管理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制度,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方法,建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机制。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培养。4.提高教师开发课程和课程资源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创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5.建立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在新课程实施中全面落实“教-研-评三环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在新课程实施中全面落实“老带新”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科研体系的建设。6.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主要任务41.结合我校实际,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施)》,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开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必修课,按照学生选课要求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在已有基础上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努力构建我校富有本地区、本校特色的,充满活力的,与时俱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2.构建我校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的有效机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和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水平监测体系。形成学生个性化选课方案和选课指导制度,制定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建立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方面,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秩序。4.积极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方向的新课程要求、凸现学校特色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师教学水平监测体系,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5.改革和完善我校教师校本研训制度,使校本研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加大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与管理队伍。充分发挥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5组的作用,把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6.加强资源建设,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7.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对我校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长远规划,使我校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主要工作(一)课程设置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它们共包括了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学校选择开设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为必修课程;英语教研组要论证研究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的可行性。62011年秋季学期在高一年级开足开齐《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必修课程,在“学校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的指导下,以山东省高考新方案为参考,各学科教研组要着手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下功夫开发校本课程,为后续选修课的开设做好准备。选修课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二个部分。选修Ⅰ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学生在《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选修课程,教师给与适当引导。学校将根据白银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运用校本教材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修习,完成选修Ⅱ课程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每学年安排一周;社区服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小组,政教处具体负责开发与实施。学校将认真组织、检查,并争取社区和家长的配合,并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机整合。(二)学制与学时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学年根据市教育局确定的学期长短情况,调整教学时间。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7考试。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为35学时;每节课教学时间为45分钟。(三)学分制管理1、学分设置学分用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反映学生在课程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发展水平。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学分。学生完成模块学习,经测试合格,应当计算学分。经学习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允许重修和补考。学生修满规定学分,综合素质评价合格,达到毕业标准,准予高中毕业。学分认定权在学校。学校将制定具体实施与管理方案,积极组织实施,进行学籍管理、模块教学考核、成绩登记、统计、查询与处理、学分认定等各类信息的处理与分析。记录并保存学生在学校修习的所有课程的情况和获得的学分,记录并保存学生个人各方面发展状况。接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分认定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2、学生修习要求高中学生在校修习课程三年,按照5学期学习计算,可以修习170以上学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达到毕业所需的144学分后,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意愿,安排课程,凡是新选学课程并通过考核的,继续计算学分。学分计算:8个领域的必修课程必须获得116个学分。其中:语文、外语、数学各10学分;政治8学分,历史、地理、物理、化8学、生物各6学分;艺术6学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各4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其中田径1学分、健康教育1学分、选学9学分);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选修Ⅰ课程至少22学分。选修Ⅱ课程至少6学分。学分设置: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相当于2学分。语、数、外、每周安排4学时,在1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其他学科每周安排2学时,在2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教学的任务,并视情况适时调整。体育与健康、艺术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题研究,学校保证270学时,计15学分;社会实践共3周,合计6学分;社区服务按照工作日计算,10个工作日计2学分。选修Ⅱ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设计为18学时1学分。(四)课程计划安排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高二年级开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将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选修I课程,根据各科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修习。选修Ⅱ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学校提供灵活的课程计划供学生选择:一个模块三年中重复开设,每个学科每学段开设几个必修、选修模块,部分必修课程可以跨时段选课;允许特殊原因的学生跨年级选课,也允许部分课程例如选修课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年级安排。9(五)学生选课指导学生选课是新课程选修课开设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和进行人生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学生选课工作,“学校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要加强对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手册。尊重学生的选择,保证学生的选择权,不指定科目、模块。学生至少选修以下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领域中的2个科目,同时,在这两个科目之外的领域也应选择修习有关科目。准备向艺术、体育方面发展的学生,应在修习语文、外语、数学选修I课程基础上,以修习艺术、体育选修I课程为主,但在其他领域也应选择修习有关科目。(六)课程管理1、班级管理根据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规定,必须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新体制。高一年级以必修课为主,按照行政班安排课程;高二高三年级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进行,根据学生选择情况组织教学班安排课程。选修课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在学生选择选修科目和模块之前,学校将向学生公布教学班的班额控制数。如果某些科目或模块选择的人数偏少,学校难以安排,可以动员指导学生重新进行选择。教学班级的班额控制,—般以学校班级平均生额为依据,但每班不超过54人。2、行政管理10学校将根据实行学分制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新情况,改革一切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方式。重点在教师课务安排、教学计划编制与实施、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合理调配与使用及教师校本教研制度等四个方面推出规范性实施细则。五、课程实施途径(一)积极发挥样本校课程改革优势,推进高中课程实施我校高中课程实施要以培育新的发展亮点与特色为目标。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进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