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及真空度对RH真空脱碳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C]、[O]及真空度对RH真空脱碳的影响(日)木通口善彦等摘要为了调查250tRH脱气装置的脱碳行为,用CO气泡形成模型,研究了[C]、[O]及真空度对脱碳速度常数(Kc)的影响。Kc在脱碳过程的初期和后期较小,中期较大。Kc在脱碳初期小是因为环流速度小,在脱碳后期小是因为CO气泡形成的速度低;在脱碳中后期,脱碳的有效反应面积、脱碳反应容量系数(ak)和Kc与[C]·[O]有很好的相关性,此关系式可由CO气泡形成模型导出;在脱碳初期真空槽内的压力对环流速度Q有影响,用经验式计算的Q恰好与用实测的Kc和推定的ak所获得的实绩RH值一致;建立了新的RH脱碳模型,[C]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的[C]吻合,用此模型还可评价排气速度对Kc的影响程度。关键词二次精炼钢包冶金脱碳动力学RH1前言近年来,随着以汽车用钢为代表的超低碳钢需求量的增加及目标碳浓度低于10ppm的苛刻要求,必须提高RH精炼的脱碳速度并降低脱碳终了的碳浓度。但是在低碳区域,因为脱碳速度的下降,RH处理超低碳钢所需的时间比普通低碳钢长。处理时间的延长势必导致RH处理成本的增加及生产能力的下降,因此确立有效的脱碳模式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根据许多的研究报告,RH的脱碳大致可分为钢水自由表面的CO生成反应(表面脱碳)、环流Ar等气泡对CO的吸附反应(气泡脱碳)及钢水内部的CO气泡产生的反应(内部脱碳)。胜田、岸本等人进行了表面脱碳方面的研究,得出表面脱碳所带来的影响极小。气泡脱碳对整个脱碳过程带来的影响比例为5%~100%(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内部脱碳模型是由Kuwabara等倡导的,虽然模型的决定因子并不明确,但其得出的气泡发生容量系数K值为相差两个数量级的8.3×10-3~0.17(s-1)和20(s-1)。因此,对于RH的脱碳反应机理,不清楚的地方还很多。而且,脱碳初期真空度变化很大,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有关钢水环流速度的认识,这阻碍了对脱碳初期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本文借助内部脱碳模型,通过对实绩RH的脱碳行为的分析,定量地研究了钢水中[C]、[O]及真空度对RH脱碳速度的影响。2试验装置及方法2.1实绩脱碳速度的测定在250t转炉,停吹碳控制在0.025%~0.065%,炉后不进行脱氧直接到RH进行真空脱碳处理。取样采用铁制空样模,同时记录处理中真空槽内真空度的实时变化情况。RH的试验条件:为浸渍管径0.66m、下部槽内径3.2m、真空度133Pa、环流气流量恒定在0.05m3/s。3试验结果3.1脱碳处理中[C]、[O]及真空度的变化处理中钢包内碳浓度CL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脱碳初期及碳浓度低下的脱碳后期脱碳速度慢,在中期脱碳速度快。CL为0.01%时,钢包内游离氧浓度OL越高其脱碳速度越大。处理中CL和OL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于转炉终点Pco约为0.81~1.01×105Pa,可知RH处理前CL越高的炉次处理前其OL越低。根据碳、氧的等摩尔反应(C+O=CO),图中CL/OL的斜率比预想的1.33(16/12)要小约为0.6,从脱碳处理中渣中(FeO)、(MnO)的降低可看出是钢渣向钢水中传氧所造成的。处理中的真空槽内压力P的实时变化如图3所示。初期P的下降速度较大,随着处理的进行P的下降速度逐渐降低。3.2碳浓度和氧浓度对脱碳速度的影响采用CL时间序列数据中相邻的值,由下式求出脱碳处理中的脱碳速度常数KC(s-1)。-dCL/dt=KC·CL………(1)所求得的KC与CL的关系如图4所示。CL在0.01%以下,CL越大,OL越大,KC值越高。另外,根据脱碳初期的KC都较低,可以看出KC和CL、OL二者的相关性,因此可用CL·OL与KC的关系来表示,其结果如图5所示。CL、OL的差异很大,但二者乘积CL·OL与KC有很好的相关性。4分析4.1脱碳速度常数及槽内脱碳容量系数据住田报导,假设钢包和真空槽内的钢水为完全混合,钢包和真空槽内的碳浓度可用(2),(3)式来表示:W(dCL/dt)=Q(CV-CL)……(2)w(dCV/dt)=Q(CL-CV)-ρ·ak(CV-CE)……(3)式中:W、w分别为钢包内和真空槽内的钢水量(kg),Q为钢水环流速度(kg/s),C为碳浓度(%),ρ为钢水密度(kg/m3),ak为脱碳反应容量系数(m3/s)。(下标L,V,E分别代表为钢包内,真空槽内,反应界面)在w/W1的条件下,脱碳反应速度常数KC可用式(4)表示:KC=(Q/W)·ρ·ak/(Q+ρ·ak)……(4)另外环流速度Q通常用Kuwabara等在真空度13~2.7×103(Pa)范围内提出的(5)式来计算:Q=η·D4/3G1/3·T·ln(P0/P)……(5)式中:D为RH浸渍管内径(m),G为环流气流量(m3/s),T为钢水温度(K),P为槽内压力(Pa),P0为环流气吹入位置的静压(Pa),η为常数(钢水为7.44×103)。在(5)式适用范围内的脱碳中后期的高真空度区域,假定环流速度Q可用(5)式算出,找到了实测的KC和代入(4)式后求得的ak值与真空槽内碳浓度CV间的关系。CV采用CL和dCL/dt的实测值通过(2)式来求出。OV同样能通过假定钢包内为完全混合状态所得出的(6)式来求出:W(dOL/dt)=Q(OV-OL)……(6)在钢水碳传质为限制性环节的区域内,Yamaguchi得出在不同的OV下ak和CV的关系如图6,从中可以看出CV、OV值越大ak值也越大。4.2真空槽内脱碳容量系数RH真空槽内的脱碳大致可分为气泡脱碳、表面脱碳及内部脱碳,下面进行分别研究。4.2.1表面脱碳假定由表面脱碳引起的真空槽内脱碳速度符合天野、Yamaguchi等人认为的脱碳的限制性环节不是化学反应,而是钢水中碳向界面的传质,(3)式的真空槽内脱碳速度能用(7)式来表示:wdCV/dt=Q(CL-CV)-ρ·A·kc·(CV-CE)……(7)式中:A为反应界面积(m2),kc为钢水侧碳的传质系数(m/s)。此模型中ak变成了常数A·kc,但并不能说明本试验所得的KC或ak与C、O的相关性。还有,高频炉的kc的报告值为2~5×10-4(m/s),即使选择其最大的kc和真空槽断面积A的乘积A·kc也只有4×10-3(m/s),此值也比图6所示的本试验的最低的ak值3×10-2(m/s)还要小一个数量级,因此表面脱碳模型连本试验脱碳后期的脱碳速度都无法说明。4.2.2气泡脱碳气泡脱碳模型是在单一气泡模型的基础上,认为气泡界面积即气泡直径对脱碳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以气泡脱碳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报告中,为了和实绩结果相一致,总是假定初期气泡直径为较小值2~5×10-2m。但是根据佐野的报告,上升气泡群中的气泡直径dV的大小可由(8)式得出,由环流Ar气流量求出上升管内空塔速度,同时代入钢水物理性能参数可得气泡直径为43×10-3m。因为此气泡直径比假定的气泡直径2~5×10-3m大一数量级,因此气泡脱碳模型较难适用。dV=6.9·(γ/ρ)1.2·Vs0.44……(8)式中:dV为平均气泡直径(m),γ为表面张力(N/m),Vs为上升管内空塔速度(m/s)。据江岛报告,从两个浸渍管的RH和三个浸渍管的RH比较得出,浸渍管内的脱碳量不超过全部脱碳量的5%。由此可知气泡脱碳所带来的影响很小。4.2.3内部脱碳在坩埚内的真空脱碳试验中,观察钢水内部的气泡发生情况,得出脱碳中内部脱碳所带来的影响很大。还有,北村以RH、桐原以30kg溶解炉为对象进行模型计算,也得出在脱碳初中期内部脱碳影响很大。这里采用以内部脱碳作为脱碳主要因素,由Kuwabara等提出的反应区域模型进行研究。根据Kuwabara报导,真空槽内的内部脱碳速度可用(9)~(11)式来表示:w(dCV/dt)=Q(CL-CV)-ρ·A·k·∫0hco(CV-CV*)dh……(9)hco=(K·CV·OV-P-PCO*)/(ρ·g)……(10)CV*=(P+PCO*+ρ·g·h)/(K·OV)……(11)式中:k为CO气泡的发生容量系数(s-1),hco为CO气泡发生界面的深度(m),K为C-O反应的平衡常数(Pa/10-2%),PCO*为CO气泡生成压力(Pa)。假设某一时刻相对于h来说CV、OV一定,则可进行简单的积分,从式(9)右边第二项得到如下的式子:-ρ·A·k·∫hco0(CV-CV*)dh=-ρ·A·k·hco2·ρ·g/(2K·OV)=-ρ·A·k·(K·CV·OV-P-PCO*)2/(2K·OV·ρ·g)=-ρ·ak·(CV-CE)……(12)ak=A·k·K·{CV·OV-(P+PCO*)/K}/(2·ρ·g)……(13)CE=(P+PCO*)/(K·OV)……(14)由上可知,在Kuwabara模型中ak与CV·OV-(P+PCO*)/K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本试验的结果,当ak为零时,把算出的CV·OV代入从(13)式得到的关系式P+PCO*=CV·OV·K即可求出CO气泡的生成压力PCO*。代入本实验结果后求得的PCO*为0.7×103Pa,此值比以往的报告值1.0×103Pa、2.0×103Pa、2.7×103Pa、5.3×103Pa都小。根据经典的核生成理论,PCO*用(15)式来表示,采用本试验值0.7×103Pa可得出CO气泡半径r为4×10-3m。PCO*=2γ/r……(15)以往的报告值PCO*比本试验得出的要高,因此CO气泡半径较小的可能性也需加以考虑。我们认为CO气泡生成于钢水内分散的粒子、耐材的表面、钢水内部等部位,由于在这些部位生成气泡的半径由各种因素决定,所以本试验的PCO*值比以往的报告值小的原因也不能特定。更详细的研究有必要在以后再进行考虑。采用本试验所得的PCO*值求出的ak和CV·OV-(P+PCO*)K的关系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看出两者大体上成比例,此比例常数α约为1.0~3.0×103。此α相当于(13)式中的A·k·K(2·g),因此可求出k为0.41~1.2s-1。Yamaguchi调查了各个厂RH的(ak/A)和CV的关系,假定OV为0.05%、P为133Pa,计算k为0.5~2.0s-1,与本试验所得值基本一致。根据原岛的报告,k与Ar流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用单位钢水量的Ar流量G/w整理k值,结果如图8所示。钢水量w对于RH来说为真空槽内的钢水量,对于原岛的真空炉来说为全部的钢水量,图中显示的是对原岛数据采用了最小二乘法后得到的关系式,本试验所得的k值在原岛数据的延长线上。另外,Kuwabara所求的k值比本试验的结果大一个数量级,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现在还不明白。北村也采用了Kuwabara的模型对RH的脱碳进行了解析,但没提及k值因此不能进行比较。采用本试验所得的k的平均值0.8s-1进行计算,图6显示了在不同的OV下求得的ak和CV间的关系。试验值和计算值在脱碳后期前吻和得很好。还有,PCO*为0.7×103Pa时求出的脱碳临界值对应于不同的OV值0.05、0.03、0.01分别为4.0×10-4%、6.8×10-4%、2.0×10-3%,具体如图中的箭头所示。从以上所述的本试验结果可知,内部脱碳模型能较好地说明本试验CL在0.001%之前的情况。据北村报告,在CL为20ppm以下的脱碳末期,表面脱碳所带来的影响比内部脱碳要大。北村根据除去了气泡脱碳、内部脱碳之后的实绩脱碳量,确定了表面脱碳的有效反应界面积A′,进而求得CO气泡生成压力PCO*为2.67×103Pa,约是本试验所得值0.7×103Pa的4倍。由此为了说明在低碳区域内部脱碳的低下,有效反应界面积A′就势必取大的值,即北村把基础实验求得的CO气泡生成压力PCO*在RH上是否能用同样的PCO*值未加研究讨论。得出在脱碳末期表面脱碳所占影响很大的结论,北村和本试验差异的原因就是由PCO*的不同引起的。4.3脱碳初期的脱碳行为在RH处理初期,由于真空槽内压力P不可能达到很低,所以环流速度Q和脱碳反应容量系数ak也很小,从而使得KC较小。由于Q、ak都依赖于P,因此首先必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