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ke导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Spike导弹Spike导弹是美军Spike型制导导弹的简称,是一款世界上最小型的制导导弹。Spike导弹,长约25英寸(63厘米),直径2.25英寸(5.71厘米),重约5.3磅(2.4千克)。Spike导弹是美军Spike型制导导弹的简称,是一款世界上最小型的制导导弹。Spike导弹,长约25英寸(63厘米),直径2.25英寸(5.71厘米),重约5.3磅(2.4千克)。Spike导弹造价约5000美元,是当今最廉价的制导导弹。载机是海军的“Sentry(哨兵)”系列,比空军的“捕食者”更小、更轻、更廉价。美国海军2004年6月3日报道,世界上最小的成像制导“发射后不管”导弹之一——“长钉”(Spike)导弹5月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湖试验场完成了它的首次控制飞行试验。在不到60分钟的3次飞行试验中,这种微型导弹(重5.3磅,长25英寸)成功演示了10多种重要功能。研发“长钉”导弹的初衷是将其作为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特种部队队员的便携式武器,它也可为美国陆军部队提供一种价廉(每枚导弹4千美元)质轻的制导武器,用于关键场合。地面部队人员仅需15分钟的训练,就能使用它来有效对付2英里(3.2千米)远的轻型装甲目标,且“长钉”导弹的精确制导能够减少附带损伤。由于这种导弹价格低廉,适合在前沿部队中大量部署,对付低价值目标。“长钉”导弹除了在地面部队具有应用潜力外,它还是战术无人机的理想装备,或者装备水面舰艇对付集群小艇和轻型飞机。在3次试验中,导弹在发射后1.5秒内就能达到每小时600英里(960千米)的速度,在预定时间内,制导控制其横、纵及滚动动作。在第一和第三次飞行试验中的机动加速度是4G,第二次是6G,今后的试验飞行将放在系统机动能力极限量的限定方面。试验数据将是设计和工程开发中的依据。美官员称,“长钉”导弹可解决80%的问题,并不是对付战场上所有威胁目标的,但它对散布面广的机动目标有极大的杀伤力,在24个月内就能生产部署部队。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苏联便于1957年提出第一代坦克炮射导弹的概念。美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坦克炮射导弹;并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坦克炮射导弹“橡树棍”,采用红外制导。60年代以后,坦克炮发射导弹的研究进入新阶段。苏联研制了第一种“红宝石”坦克炮射导弹。由于其空心装药战斗部威力不大,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也容易受干扰,这种炮射导弹最终没成功。此后,它们主要对已大量生产的T-2和T-64坦克做改进。为避免重蹈覆辙,改进时没有采用炮射导弹,而是用发射轨进行发射。287号坦克发射“台风”导弹,150号坦克发射“龙”式导戴真中“龙”式的试验获得成功。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探讨如何在坦克上采用反坦克导弹、法国研究了利用坦克炮直接发射的反坦克导弹,这就是有名的“阿克拉”导弹、它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飞行速度500米/秒,最大射程3800米,单发命中概率接近100%。1966年,美军在M551“谢里登”坦克上装备了MGM-51A“橡树棍”导弹攀。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军用M60A2和“谢里登’,坦克发射的“橡树棍”导弹准确击中2000米的试验坦克,此距离超过了当时主战坦克的直射距离,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80年代,由于导弹的技术复杂,研究导弹付出的代价比常规炮弹高很多,而发展坦克火控系统和先进的光电传感器,也可达到与制导炮弹相当的效果,因此西方国家逐渐放弃发展坦克炮射导弹。只有苏联一直坚持研制炮射导弹。各国产品目前,俄罗斯炮射导弹的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基于三种型号(9M112、9M117、9M119)的12种坦克炮射导弹,10多种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约20多种类别的反坦克导弹。有便携、车载、直升机载、固定翼机载、炮射等多种形式。射程最短的有1~1.5千米,最远的10千米,导弹平均飞行速度最大达800米/秒。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相继加入研制坦克炮射导弹的行列。乌克兰研制的激光驾束制导炮射导弹已从最初的125毫米拓展到100毫米和120毫米口径。不同口径的炮弹采用相同的气动布局,战斗部位于前端,后部包括推进系统、4片弹翼和4片尾翼。100毫米的弹重25千克,120毫米的弹重27千克,125毫米的重30千克,25毫米导弹可配装于T-80UD、T-84、T-72AG、T-72B和T-72C坦克,100毫米导弹配装于T-55M坦克和MT-12牵引反坦克炮。120毫米导弹可配装在采用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坦克上,但必须装有用于制导导弹的瞄准系统。以色列STAR智能攻顶炮射导弹的独特之处是采用了最先进的“纯心”制导模块。“纯心”是一种结合制导、导航、飞行控制于一体的小型计算机,最小直径80毫米,长82毫米,重量低于500克。安装它后,STAR能在最大射程接收第三方目标信息(条件是在1000米/秒的速度下)。以色列还研制子“拉哈特”(LAHAT)激光制导炮射导弹,其自标指示装置既可设置在发射系统内,也可采用外置方式。LAHAT共有105毫米和120毫米两种基本型号分105毫米的重19千克,长984毫米,采用传统黄铜药筒分120毫米导弹药筒较短,有弹托直径适配器。导弹飞到4000米只需14秒,有效射程超过6000米。“拉哈特”除装备在“悍马”车和BMP装甲车上以外,还可供武装直升机使用。印度“弩马”超视距激光制导炮射导弹可装备在“阿琼”主战坦克上。有效射程5~8千米,可曲射打击装甲战斗车辆,也可直射打击直升机。瑞典瑞典研制的炮射导弹“斯垂克斯”可供120毫米滑膛炮发射,于1994年前后开始装备部队。苏联9M112“眼镜蛇”是苏联研制的第一类坦克炮射导弹,口径125毫米,最大飞行速度为400米/秒,最大射程为5000米,破甲厚度700~800毫米。1981年列装,分别装配在T-64和T-80坦克上,供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发射。9M112采用药筒分装式结构,类似野战火炮发射的炮弹匆平时分前后两部分,装在自动装弹机内,前部是导弹本体部分,_包括破甲战斗部和固体推进续航发动机;后部包括起飞推进剂和底板,相当于普通炮弹的药筒部分。使用时,将前、后两部分送入炮膛,二者自动连成一体。车长座位的前方装有小型指挥天线,可向导弹发送无线电控制指令。制导系统为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炮长必须在整个过程中瞄准目标,同时组装在制式炮长瞄准镜内的测向仪则利用导弹尾焰的红外光源跟踪,飞行中的导弹接收到无线电控制信号后,不断修正弹道,直到命中目标。9M117“堡垒”是第二类坦克炮射导弹。口径100毫米,导弹重26.8千克,最大射程4000米,平均飞行速度375米/秒,破甲厚度550毫米。该弹于1985年列装,在T-55和BMP-3步兵战车上,用2A70式100毫米线膛炮发射,T-62上,用2A20型115毫米滑膛炮发射。9M117装于像炮弹一样的药筒内,靠发射药将导弹推出炮管。该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使用望远式瞄准镜瞄准。它与激光发射器组装在一起,并配有稳定器。瞄准线随动于装有稳定器的火炮,制导期间瞄准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单独稳定,不随火炮运动。当制导弹由电击发后,药筒内的发射药立即点燃,在1.5秒内导弹飞出炮管,弹上电源及陀螺仪同时开始工作、然后抛掉弹底盖,展开控制尾翼,点燃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使导弹沿坦克上的激光发射器发出的红外激光波束形成的制导区飞形。若未击中目标,弹上自毁机构可在26~41秒内引爆空心装药战斗部使导弹自毁。为能在夜间发射导弹,坦克配有红外和微光夜视仪。红外视距1200米,微光视距500米。虽然“堡垒”导弹的最大射程、平均速度和破甲厚度均比“眼镜蛇”有所下降,但它采用了激光驾束制导方式,代替了无线电指令制导。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很难受外界干扰,而且使车长在操作时减少了操作难度。在“堡垒”导弹的基础上,还有两种变型弹,构造和性能与“堡垒”大体相同,只是配用的武器不同。一种是“铁拳”主要用于MT-12牵引式反坦克炮,口径100毫米。炮上新增加了1具专用激光指示器,以便对导弹进行激光制导。另一种是9M117M导弹,主要装备于BMP-3步兵战车。这种步兵战车采用的2A70火炮口径虽然也是100毫米,但弹道性能与T-55坦克炮不同。为此,对导弹的发射药组件进行了改进。由于导弹与车内原有自动装弹机不太匹配,因而重新设计了装放导弹的弹药箱,可以存放6枚弹。苏联研制的第三类坦克炮射导弹是9M119“芦笛”(北约代号为AT-11“犯击手”),1986年列装,分别装配于T-72和T-80坦克上,供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发射。“芦笛”重17.2千克,弹长450毫米,最大射击范围为5000米,平均飞行速度高达800米/秒,破甲厚度为带反应装甲770毫米。9M119导弹由弹体和发射药筒两部分组成。弹体的底部有一圆形光学元件,用来接收编码激光信号。弹体中部和尾部有两种不同用途的控制翼,尾部的弹翼用于调节导弹在飞行中的稳定性,中部的用于控制飞行方向。这种导弹与众不同的是,把固体燃料续航发动机移到了导弹的最前端,战斗部则移到了发动机后面,可使金属射流获得最佳破坏效果、战斗部直径125毫米,重4.2千克,对目标的破甲厚度与弹径之比达7:1,这在当时确实是不错的性能。从性能数据可以看出“芦笛”导弹在各个方面比“堡垒”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其800米/秒的平均速度已达到世界上反坦克导弹的最高时速,这种高速度为炮长的操作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在发射激光驾束制导导弹的过程中,炮长必须在瞄准镜中始终瞄准目标为导弹制导。假设目标处于4000米处,若以“堡垒”380米/秒的飞行速度计算,击中目标需11秒左右,而“芦笛”只需5秒就可击中,6秒钟对于低速行驶(或停止)发射导弹的坦克具有相当大的战术意义。‘芦笛”导弹比“堡垒”导弹的另一个优点是其450毫米的弹长(“堡垒”约为1米),这就使其可按普通炮弹的方式进行存储和填装,而不需要单独的设备,提高了坦克的整体可靠性。“芦笛”将装备俄罗斯T-90E主战坦克,供2A46MI型125毫米滑膛炮发射。9M119的最重要特点是制导方式采用了较先进的激光束驾制导原理而不再是老式的无线电制导,它可能得益于“红土地”制导炮弹的技术发展,也可以说是受益于激光制导技术的日趋成熟。发展前景出于进攻与防御两方面的考虑,坦克携带导弹已成为必然的趋熟最先进的“芦笛”导弹比“红宝石”导弹在整体性能上有很大提高,但坦克炮射导弹技术仍有很多改进之处。首先是其昂贵的价格,1枚“芦笛”约4万美金,30发就可以买1辆T-72坦克。如何降低成本是坦克炮射导弹发展的关键问题。另外,坦克炮射导弹在制导方式上也需进一步改进,现在发射“芦笛”导弹,炮长仍需长时间瞄准。做到准确射击还有一定难度,若能进一步改进制导方式,实现“发射后不用管”,那么坦克炮射导弹必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AGM-130空地导弹美国AGM-130空地导弹实际就是加装了动力装置的制导炸弹。该弹是在GBU-15的基础上加装火箭发动机和雷达高度表研制而成。它被称为空地导弹(AGM),而不是炸弹,这种武器无论在射程、弹道控制和命中精度上都有很大提高。最初研制成功的称AGM-130A型,使用Mk84型常规炸弹(弹径907千克)作为战斗部。1992年,又根据海湾战争的经验将战斗部改为“穿透型”(Penetrato4,用BLU-lO9/B弹头,弹径仍为907千克,可打穿2.3米厚的水泥保护顶盖。这种型号被称为AGM-130C。由于新战斗部直径比Mk84小,为保持导弹的气动力特性与A型相同,专门研制一套外壳体使得两种导弹弹道及使用方式相同。当年试制这种导弹的平均价格为每枚51万美元,比一般的空地导弹,如“斯拉姆”(SIAM)的每枚65.5万美元便宜不了多少。但以后批量生产则价格会下降。在海湾战争期间,GBU-15制导炸弹共使用过71枚,而AGM-130导弹试打过两轮。一轮用F-4战斗机发射,先后打4枚;另一轮用F-111F飞机发射,试打过5枚。这9枚导弹中有6枚直接命中目标,2枚目标在威力圈内,也可以说是命中,还有1枚因数据传输系统出故障失效。总的来说,美军方对这种导弹表示满意,所以已列入装备系列。A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