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3.掌握《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4.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能力目标1.通过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2.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2.《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方法1.诗词对联导入法。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人对这方面所作诗词对联甚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影像辅助法。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那场战争的气氛,可以给学生放《甲午风云》影片,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的情景。3.分析法。对《马关条约》的内容的危害,可以逐条进行分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含义。4.联系比较法。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5.归纳法。●教具准备1.投影仪。2.录像带、VCD光盘《甲午风云》及相关设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第2页共8页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光绪皇帝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邓世昌是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清朝将领。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邓世昌几次用力把爱犬赶走,但它死死衔住不放。邓世昌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不一会,他们就一起沉入碧波……。同学们,这是甲午中日海战中最震撼人心、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它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心里,激励着他们去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不息。那么,甲午中日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它的过程和影响怎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板书]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收复新疆”一文,当时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列强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段内容: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下面我把当时的基本情况介绍一下。[教师讲述]十九世纪末年,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中国和朝鲜是他们在远东争夺的焦点。日本侵略中朝两国,蓄谋已久。还在“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天皇就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主张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在1876年,首先胁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获得了通商、租地、领事裁判权和在朝鲜沿海自由航行等侵略特权,从此全面向朝鲜渗透,并与清政府激烈争夺对朝鲜的宗主权。1884年12月初,朝鲜国王在清军的帮助下,迅速镇压了“甲申政变”。日本政府就此对清政府进行要挟,于1885年派宫内大臣伊藤博文来华,与清政府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今后发生重大变乱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需要出兵朝鲜时,必须事先相互通知。1890年,山县有朋就任首相后,在施政演说中赤裸裸地把朝鲜和中国的东北、台湾等地都说成是与日本有关系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有权对这些地区进行“保护”,公开煽动侵华狂热。1890年后,日本开始以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来建立和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日本的北进策略,和俄国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但又怕日本倒向与它争霸远东的劲敌英国,因此,对日本又“极力拉拢”。英国这时正向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进行经济渗透,希望有个较为安定的局势,并不希望日本发动战争。但为了利用日本牵制俄国,阻止俄国势力南下,因此又愿意支持日本。法国在中法战争后,有意利用日本的北进政策,以便它在我国西南各省扩张势力。德国是后起强国,想利用战争在远东分到殖民地。因此,法、德两国都希望日本发动战争。这时美国正集中力量在太平洋扩展势力,无力顾及远东,所以扶植日本作为它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伙伴。日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快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步伐,寻找发动战争的机会和借口。1894年5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政府则极力劝诱清政府出兵,保证日本“必无他意”;而在国内则秘密下达动员令,作了出兵占领朝鲜的充分准备。清政府对日本的“保证”深信不疑。于6月5日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陆军一千五百人去朝鲜,并按《天津会议专条》的规定通知了日本。其实,日本早在接到通知以前,就按预定计划于6月5日成立了战时大本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以护送驻朝公使大乌圭介返任和保护侨民为借口,陆续出兵朝鲜达一万余人。入朝日军占据了从仁川第3页共8页到汉城一带的战略要地,并逐渐包围驻守牙山的清军,不时乘机挑衅。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仍没有认真备战的打算,而是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李鸿章每日奔走于俄、英、德、法、美各国驻华公使之间,但希望一个个破灭。在这期间,日本却在寻找时机。7月23日,日本军队闯入朝鲜王宫,劫持朝鲜国王,组织傀儡政权。7月24日,李鸿章在光绪皇帝和主战派的压力下,派军队从鸭绿江进军平壤,并雇佣英国商船“高升”号运兵渡海,增援牙山港清军驻地。7月25日,我护送入朝清军的“济远”“广乙”等三舰从牙山起碇返航,取道丰岛西北海面驶向旅顺。奉命在牙山口外往返巡逻的日本“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立即对“济远”“广乙”拦截围攻,正式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黄海大战”一目的内容看一下,了解这次海战的主要过程。从中体会战争的惨烈和中国海军气贯长虹的反侵略决心,并能复述主要内容。[学生看书]……[板书]2.黄海大战[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黄海大战的简单过程复述一下。[学生复述]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日舰直逼中国旗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世昌沉着迎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号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教师讲述]9月16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舰艇十余艘护送援军至大东沟。17日上午十一时,正当北洋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时,一支庞大的日本舰队出现在西南海面上。丁汝昌发现这支舰队后,即命令各舰升火以待,并令“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居中,为人字雁行阵列迎战。十二时五十五分,日舰即向北洋舰队开炮,并凭借它的快速,横越“镇远”“定远”两铁甲舰,绕攻右翼小舰。“超勇”“扬威”相继中弹起火,前者旋即沉没,“致远”“经远”“济远”三舰被敌舰隔出圈外,中国舰队逐渐居于劣势。这时,丁汝昌虽在“定远”号飞桥上摔下受伤,仍坐在甲板上鼓励士气。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代替丁汝昌督战,沉着指挥。有的炮手身负重伤,仍裹伤再战。“致远”号在激战中中弹最多,船身倾斜,弹药将尽,在此危急时刻。管带邓世昌依然下令,开足马力向凭借快速极其猖狂的“吉野”舰撞去,拟同归于尽,不幸途中为鱼雷击中而沉没,全舰官兵二百五十人壮烈牺牲。“经远”中弹起火,又在追歼敌舰时中了鱼雷。管带林永升和全舰官兵继续开炮击敌,直至沉没,舰上二百七十人除十六人获救生还外,都为国殉难。下午五时,“靖远”见“定远”桅楼折断,无从指挥,便主动代替旗舰升旗集队。其他各舰纷纷向“靖远”靠拢,声势渐振,与日舰继续战斗。由于广大爱国官兵的英勇奋战,终于迫使日舰首先退出黄海。北洋舰队退返旅顺。下面我们通过影片《甲午风云》,来领略一下当时的战争场面,从中体会邓世昌等人的爱国之情,学习他们不畏强敌,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放《甲午风云》影片中“黄海大战”一段)[教师引导]从刚才的讲述和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到,有一个人给我们的印象最深,谁呢?是邓世昌。可以说,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是中国广大爱国官兵的缩影,在邓世昌身上,呈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邓世昌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用尽身心,饱醮浓墨,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这个字,越到后来,越能显现出一种光芒:是一种为华夏儿女指路的光芒,是一种在世人面前呈现中华儿女高大形象的光芒。下面,请同第4页共8页学们用自己的知识,讲讲关于邓世昌的事迹。[学生讲述]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进攻朝鲜,清政府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派左宝贵率领1.4万名清兵前去支援。七月二十一日,李鸿章雇用英船“高升”号等三艘商船,运送陆军2000人增援驻牙山清军。日本特务用重金收买李鸿章的外甥,获得增援牙山的情报。立即派出15艘军舰,集结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堵截偷袭中国军舰。“高升”号等三艘商船在“济远”等三艘军舰的护航下,驶进丰岛海面时,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由于敌众我寡,“济远”号又在舰长方伯谦的逼迫下,临阵逃脱,致使“高升”号2000多名清军将士全部遇难。九月十六日,清朝海军完成护送任务后,从鸭绿江口的大东沟准备返航旅顺。突遭日本舰队袭击。日本船只刚开始挂的是美国的国旗而且速度非常快。当双方清晰可见时,日舰降下了美国国旗,瞬间换上了日本旗。鱼贯纵列衔尾疾驶。向北洋舰队扑来。丁汝昌立即将情况向各管带讲清,并说:“我们宁可战死,也不可逃跑!众位听我将令:我舰队分为两路,‘定远’号和‘镇远’号吨位大、铁甲坚、火力强,作前锋迎击敌舰。我在‘定远’号上指挥。其他各舰要随机应变。我们虽然弹药不足,但只要团结一心,是可以打败敌舰的。”战斗一开始,敌舰就集中火力向丁汝昌所在的旗舰“定远”号轰击。在猛烈的炮火下,丁汝昌镇定自若,毫不畏惧。忽然想到李鸿章曾再三叮嘱他,千万不要与日本舰队正面交战。而今日日寇寻衅,焉能逃走!一定重创鬼子军舰,他命信号手发出命令:“攻击日舰右翼!”大海上的炮声轰响,水柱升腾,硝烟弥漫。突然,一颗炮弹飞来,正好落在丁汝昌身旁,炸断舰桥,丁汝昌身受重伤。他忍住巨痛,坐在甲板上,督促旗舰官兵英勇抗敌。由于旗舰失去指挥能力,北洋舰队开始有些混乱,正在这时,“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命令旗手:“升起大旗!”,“致远”号成了旗舰。邓世昌首先命令“济远”和“经远”两舰向它靠拢。然后又发信号,命各舰集中火力,攻击日本旗舰“松岛”和装备精良的“吉野”号。由于“济远”号管带方伯谦拒绝向“致远”靠拢,企图逃跑。竟将“扬威”号撞伤,致使“扬威”号被日舰击沉。邓世昌炸伤“吉野”号后,因炮弹打光,指挥“致远”舰撞向“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250多名官兵全部殉难。[教师小结]同学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除了黄海大战外,还有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等战役。由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方针和指挥不力,这些战役都以失败而告终。特别是威海卫战役的失败,标志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稍作解释)[教师过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