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沈虹_三口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201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第1页共7页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内容提要:对比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作业时间少、作业设计不精练等问题。我尝试着从《赵州桥》一课着手,寻求一种有效的作业设计方式,以达到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作业和谐共舞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有效设计正文:最近听了于琴老师关于作业设计的专题讲座,我有所顿悟。反思我的课堂作业一块:往往课堂上完成作业的时间太少,有时甚至是没有。一堂课下来,下课时间已到,教师自认为没有讲完精髓,还要拖堂几分钟时间,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孩子做作业。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了学生在课间草草完成课堂作业,作业本上出现诸多错误,且作业不够端正、规范,我们自己生气,退还重做或订正,一部分作业本发下去就一去不回,大部分学生粘、撕、补、贴,弄得作业本面目全非、不堪入目。于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了对于搞好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当堂完成作业、优化作业设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是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基于语文作业设计的基础性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做,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学。因此,组织好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将课堂教学与优化作业有机的结合,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就《赵州桥》一课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谈一谈。一、让《课堂作业本》名正言顺临安市第二十四届教学论文评比-小学语文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第2页共7页学校提倡“把快乐还给孩子”、“把课余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的学园、花园、乐园。无疑,这些理念和导向都是正确的。可是语文作业什么时候做?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有时候教学都显得有些紧张,而中午、放学等时间,又要还给孩子们玩耍、游戏、看书,那孩子们的作业什么时候做?老师们焦虑着,也摸索着。《课堂作业本》,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作业。不知什么时候起课堂作业逐渐转变成课后作业了,这是一种很不可取的行为,或站在老师的角度上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根据提出的“当堂作业——一节语文课课堂内书面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样的理念,我想尝试着把“写”重新挤进课堂,把《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赵州桥》第一课时中,我做了如下尝试:1.把课堂练习备进教案备课,首先是备教学思想。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决定了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资深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杨再隋先生就曾指出:“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的确,语文课不仅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要“训练扎实”。训练,从语言的运用形式上看,分为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因此把课堂练习备进教学设计是本色语文课堂的真实需要。为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不妨在备课的时候,把课堂作业也备在其中,做到心中明确:哪些题目是可以在课内完成的,该在什么时候完成;哪些题目是可以在课外完成的;哪些题目是学生自己会做的,哪些题目是要老师指导的,老师应该在什么时间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个环节体现出来;哪些题目是不适合学生做的,是需要进行改正或改进的,在研读作业的基础上,再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难点突破,然后制定相应的目标,根据目标将部分作业设计进教案,并在教学目标中也明确地提出应完成的作业题目。怎样把课堂练习备进教学设计?第一、反复阅读教材,了解学生知识底细,明确课文的重难点。即明确自己“教什么”而后再设计“怎么教”。第二、在设计“怎么教”的过程中,参考一下《课堂作业本》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或自己设计一定的练习,让练习促进课文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读悟也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夯实基础。在《赵州桥》一课中,我选择了“课堂作业本”中三道练习题:1、比一比,再组词;2、填一填;3、读一读,选个词写一句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第3页共7页话。我设计了四个板块:“质疑导入”——“初读感知”——“阅读体验”——“拓展延伸”。怎样把作业与教学整合在一起呢?我预设在第二板块“初读感知”中,进行重点词语积累、形近字对比的练习;在第三板块“阅读体验”中,进行句式练习;在最后板块,设计“我是赵州桥小导游”口头练习。2.把课堂练习挤进课堂。怎样把课堂练习挤进课堂?要“挤”得准,“挤”得巧。“挤得准”即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进行适当的练习。语文教学要重点突出,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只取一瓢饮。”即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挤得巧”即课堂练习安排得巧妙,在学生需要巩固时动笔,在学生不吐不快时写作,使练习与教学和谐共振。如我在教学《赵州桥》一课中,根据本课教学认知能力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等词语。我在学生自由阅读一自然段,了解从课文一自然段中获得哪些信息后,出示一组填空练习:填空:赵州桥又叫(),在()的洨河上,是李春()并()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多年了,是一座()的石拱桥。这题的设计看似简单,但确是我从于琴老师现学现用的妙招。它既以填空形式及时反馈了学生对一自然段的学习掌握情况,又结合生字教学环节中写的落实,包含了“县”、“设”、“参”等几个会写生字的书写,两者巧妙结合,一举两得。3.把课堂练习写进反思。把课堂练习挤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对师生长期的探索、反思、改进。比如以上课堂练习安排的环节是否合适,练习的时间是否恰当,课堂练习与课堂兴趣点怎样和谐一致等等问题,都要挤进我的教学反思中。为后面教学不断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上述《赵州桥》设计的填空,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觉得既然把生字的书写结合入内,以()的形式出现,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无法达到应有的书写效果。于是,我又对作业进行第二次修改。把()改用□。作业目的就显得更明确了:赵州桥又叫□□□,在□□□□□的洨河上,是李春□□并□□建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第4页共7页造的,到现在已经有□□□□多年了,是一座□□□□的石拱桥。二、给课堂作业变变脸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发现、鼓励、发展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中体现出的需求,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变形设计。譬如学完古诗后,可以采用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在学完童话、寓言类文章后,为了更深刻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时课本剧。运用演一演的作业形式,这既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合作意识。还可以运用说一说、议一议、夸一夸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以达到让学生对作业兴趣昂然的效果。《赵州桥》一课,起初我对自己的作业修改还很是满意。不过,在听了同学郎雁的《赵州桥》后,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不是说在于对作业设计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上的区别。而是作业设计的形式上更胜一筹。同样是让学生自由阅读一自然段,了解从课文一自然段中获得哪些信息后,设计的一组作业练习:请为赵州桥设计一张名片。我觉得更能提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赵州桥名片名字:地点:设计者:时间:特点: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有求知欲,有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如此。我仔细分析,得出:之所以孩子们更乐于接受郎老师的名片形式的作业,是因为学生制作赵州桥名片过程是完全自主化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而且,形式很是新鲜,这种设计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的趣味作业,容易“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试想被新鲜、好奇吊得跃跃欲试的学生在一种积极状态下学习,肯定能事半功倍。而我的作业,虽也是进行设计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第5页共7页改良的,但始终还是给学生一种:老师要考验我们了,给我们出填空题,我应该认真去完成,仅此而已。所以调动不出你老师想要的那种学习状态。于是在以上作业的基础上,我又进行思考,尝试着对郎老师的作业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改良。这一次我融合了绘画。即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解二、三自然段课文后,给赵州桥配画一幅简笔画,加深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掌握。最后在对全篇课文进行总结时,其实无论是板书还是学生的课堂作业纸上,都将是一个完整的图文结合的总结性回顾:赵州桥名片名字:地点:设计者:时间:特点:三、让课堂作业体现层次性要大面积提高作业质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努力做到面向全体,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我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赵州桥》一课为例。全班学生必做题:1.抄写课后生字词,一般是每个生字按三个拼音三个字的抄写方法。这样既节约时间,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保证了学生书写的质量。不会因为抄写量的大而使学生一味追求赶时间完成作业。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第6页共7页2.多音字组词。3.比一比,再组词。4.抄写文中优美生动的句或段。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6.让我们用填空的形式夸夸赵州桥。选做题:1.用自己的喜欢的形式夸夸赵州桥。2.阅读《卢沟桥》,说说它与赵州桥的不同。3.我的家乡也有古建筑,我要去了解它的历史,并把它画下来。这样,遵循了教学规律,作业具有针对性,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吃得饱”,自动消化;一般学生“吃得下”,逐渐消化;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吃得消”,慢慢消化。再如,教学用“不但……而且……”说话写话时,我设计了以下A、B、C三个层次不同的作业:A、照样子,改写句子。例: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1)小红学习好。小红乐于助人。(2)杭州风景优美。杭州物产丰富。B读例句,再观察几个物体图片,请你找出某个物体的两个不同特点。并能用“不但……而且……”来说一说。C读读句子,我也来写一句。A项是降低写话难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变说句子为改写句子,在学生改写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关联词的用法,从而学会说句子;B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赵州桥的不同特点已掌握的的前提下,读例句,明白这组关联词的用法,教师提供物体图片,帮助拓展思路,找寻物体的不同特点,进而用关联词表达出递进关系;C项是放手型,针对理解能力好、作业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对例句的读,感悟出关联词的用法,后能独立思考,说写一句。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从《赵州桥》一课谈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第7页共7页进,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小学生又具有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