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题课时:第五章§5.3.1平行线的性质授课人:许昌县实验中学刘冬冬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教法及学法指导:教法:采用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经历操作、探究、验证、应用性质的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识,提高他们的讨论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动手操作、对比及归纳猜想,参与性质的探究,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并学会用性质进行简单推理和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条格纸、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前置诊断,复习旧知师:前面我们探索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学习了哪些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生:(齐答)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师:观察图形,回答下面问题:(多媒体展示)(1)因为∠1=∠5(已知)所以a∥b()(2)因为∠4=∠(已知)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因为∠4+∠=1800(已知)所以a∥b()2生:口头填空,并回答理由。【设计意图】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直线平行的条件是互逆的,对初学者来说易将它们混淆,并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活动注意事项:因为学生在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与条件推理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生回答判定直线平行的三个条件后,又给学生结合图形直观地进行直线平行的条件的推理,加深学生的印象,节约学生复习的时间,提高复习的效果。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想一想:反过来,若改变已知与结论的位置。即:已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所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平行线的性质。(板书课题:5.3.1平行线的性质)【设计意图】利用判断与性质中已知与结论的联系,自然引入新课,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本节课学习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师:请每位同学利用手中的条格纸,任意选取其中的两条线作a、b,再随意画一条直线c与a、b相交,用量角器量得图中的八个角,并填表:(投影片出示图形和表格):2.观察图形及上面表格中量得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填空:生:动手操作:画图、测量、填表。师:请同学们根据测量结果回答问题:(投影片展示)生:对比后回答:同位角∠1和∠5相等,其他的同位角也相等。师:(投影出示问题):生:对比后回答:内错角∠3和∠5相等,内错角∠4和∠6相等。角∠1∠2∠3∠4度数角∠5∠6∠7∠8度数(2)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1)∠1和∠5在位置上是什么角?你测量∠1和∠5的大小有何关系?图中还有其他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师:(投影出示问题)生:计算后回答:同旁内角∠4与∠5的和等于180°,同旁内角∠3与∠6的和等于180°。师:另外画一组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样测量并计算各角的度数,检验刚才的猜想是否成立?生:动手操作,画图、测量、对比与计算后发现刚才的结论依然成立。师:如果你没有量角器,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刚才的结论。生:剪下角,进行对比同位角、内错角是否重合,两个同旁内角放在一起是否能组成一个平角。师:如果直线a与b不平行,猜想还成立吗?生:画图、测量后发现刚才的猜想不成立。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平行线的性质。师生小结:(投影展示)平行线的性质:【设计意图】把发现性质定理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测量、观察和猜想,使每一个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都可以全部地投入,思维充分参与,感受发现的乐趣。通过分组探索、交流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图形的直观体验和性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画图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活动注意事项:对于没有量角器的探究活动,教师提示他们剪下同位角的一个,把它贴在另一个角的上面,观察两个角是否重合,其他的稍作实验即可。用几何语言叙述平行线的性质要求学生同位之间进行,培养学生简单的说理能力。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式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探索,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四、课堂检测解决问题师:学会了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就利用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投影出示)1、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B=60°,求:∠C的度数(3)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用几何语言表示:因为a∥b,所以∠2+∠4=180°.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用几何语言表示:因为a∥b,所以∠1=∠2.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用几何语言表示:因为a∥b,所以∠2=∠3.42、已知:AB∥CD,∠1=110°求:∠2、∠3、∠4的度数。解:∵AB∥CD∴∠1=∠()∵∠1=110°∴∠3=∵AB∥CD∴∠1=∠()∵∠1=110°∴∠2=∵AB∥CD∴_____+_____=1800()∵∠1=110°∴∠4=0180______=0180______=_______五、课堂小结: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投影:显示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区别:(1)判定:根据两角,或,去证两条直线.(2)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去证角的,或.联系: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5【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道题就是来落实平行线的性质,因为学生刚刚接触到新知识,往往应用起来会比较生疏。所以设计这两个题目层层深入,对新知识从熟悉到熟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以达到透彻理解性质的目标。活动注意事项: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之间讨论并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解题过程,训练学生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能力。五、对比学习加深理解师:请你对比这些平行线的性质与前面所学的平行线的条件,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填写下面的表格,加以对比。生:填表,讨论。条件结论平行线的性质判定平行的条件师生共同总结: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条件:角的关系线的关系性质:线的关系角的关系【设计意图】避免出现性质和条件的混淆,渗透“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性质和条件。活动注意事项: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观察、分析、对比,能够说出由角的关系得到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是判定平行线的条件,反过来,由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六、拓展提高:1、如图所示:量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A=100°,∠B=115°求:梯形的另外两个角∠C、∠D分别是多少度条件性质62、已知:如图所示∠1=∠2,∠3=75°,求:∠4的度数【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练习题的设置,进一步巩固落实本课所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初步学会简单的推理或表达。活动注意事项:推理时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每一步要能说明理由或根据。如果学生一时学不会,教师要逐步引导,不可操之过急。七、作业设置:P20练习:第2题。P23习题5.3:第6题。【设计意图】分层作业的布置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板书设计§5.3.1平行线的性质7一、平行线的条件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对比学习:判定:角的关系线的关系性质:线的关系角的关系四、例题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这节课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是在学生已学习平行线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学生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条件时非常容易混淆,所以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复习平行线的条件;探究得到性质后又对两者进行对比学习,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条件和性质推理的能力。2.整个课最突出的环节是平行线性质的得到过程,事先让学生准备好条格纸,三角板,在上课时学生通过自主画图进行探索,得到猜想,再通过验证发现的。即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结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在探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时,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交流与合作。3.在教学中,设计了综合运用性质和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平行性质和条件的理解。4.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从简到难,题目的条件由直观到隐含,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学生容易接受。这节课存在的问题:1.在上课过程中,担心学生由于基础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所以新课教学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短。2.由于课堂练习时间短,所以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上还有欠缺,推理过程还不够规范。投影区学生板演区学生板演区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