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部第16章审美判断(aestheticj12dgment)审美心理过程。主体对事物审美特性进行分析和概括后作出确认和评价的过程。包括审美的感性判断和理性判断。前者指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事物的美或丑,后者指通过理论来论证事物的美与丑。在美学史上,笛卡儿较早论及其内涵。康德则作了系统阐述,认为其只涉及事物的形式而不触及利害关系等内容;是自由的、无明确目的的;是个人主观的,又有着广泛的普遍性;是一种非逻辑的不借助概念的“情感判断”和个人先验的无关功利的“纯粹观照”。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它是融合着情感的具有个性特点的主观判断,但又始终以生活中美的或丑的客观条件和审美特性为客观依据。人在审美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是其出发点。与一般的逻辑判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概括性、理智性,又有感性形象性、情绪性。是审美由感性向理性飞跃的标志,是形成审美态度、审美情感、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的认识论基础,是审美心理建构和积淀的重要心理形式。现代美学对审美判断有不同的观点:在内容上,有的认为它纯属理性,有的认为它包含着感性判断;在性质上,有的认为它不具功利性,有的认为它具有社会功利性。在功能上,有的认为在审美愉悦、创造之先,并对愉悦、创造起制约作用;有的认为在愉悦、创造之后,受情感、创造活动的制约。审美偏爱(aestheticpreference)审美个性心理倾向。个体审美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和指向性,表现为个体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的艺术品优先注意或优先审视的心理倾向。成熟的审美偏爱有相对稳定的中心,但又不是狭隘和刻板的,而是有一个弹性的兴趣范围,并处于一种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审美评价(aestheticevaluation)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对审美对象的属性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在不同的审美活动中表现不同。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表现为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的美丑评价,它在艺术作品中,构成包括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在内的具有强烈情感内容的评价系统;在审美欣赏活动中,主要是指对于艺术作品反映生活美的属性、真实性、真理性、道德性以及艺术表现的独创性等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审美评价和社会、伦理等非审美评价既联系又有区别。如果在评价某一客体时,对其内在价值采取轻视态度,会导致唯美主义;相反,在生活和艺术中忽视审美价值,则会引起实用功利主义。审美趣味(aesthetictaste)审美个性心理倾向。主体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它像一个参照框架,对所获取的种种审美信息进行测量与权衡,与此相符的就使主体感兴趣并获得满足,反之则兴味索然。其形成不仅仅受到审美活动的影响,还要受到审美主体阶级地位、政治观念、哲学观念、伦理思想、群体意识以及职业和教育水平等多种审美活动以外因素的影响。是个人文化和个人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审美认知(aestheticcognition)审美心理过程。个体对审美信息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理解等活动的总和。从信息加工角度说,它是个体对审美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转换、提取和输出等审美信息加工活动的总和。表现形式有:审美感知、审美记忆、审美意识、审美注意、审美直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观照、审美思维、审美刨造、审美理想等。与一般的科学认知活动和道德认知活动不同。(1)它是情感性的认知活动。在整个审美认知过程中,审美情感体验始终占据重要地位。(2)它与价值判断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包含着对审美对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价值判断。(3)它以感性为主,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形象思维是它的主要形式。作为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活动,它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其表现既具有文化差异性,又具有文化共同性,同时还具有个体差异性;其发展既由于个体的特殊经验而有所不同,又具有大致相似的发展模式,体现了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关于其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伍尔夫提出的审美认知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和H.加德纳提出的审美认知发展的五阶段模式。参见“审美认知发展”。审美认知发展(developmentofaestheticcogni—tion)个体审美认知能力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主要有两种理论。(1)审美认知发展的三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伍尔夫提出。第一阶段(4岁~7岁),理解绘画符号阶段。幼儿的感觉、期望都偏向实用目的。2岁~5岁时随着对数字、音乐等掌握能力的提高,开始具备了领悟图像再现的需要和能力。第二阶段(8岁~12岁),理解视觉系统阶段。对于这时的儿童来说,熟悉特定文化所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视觉语言或系统是相当关键的,因为这必须以他们对一般符号组织的理解为基础,即培养特定视觉语言的理解力有赖于一种文化性的情境。lO岁~12岁的儿童已有区分审美性和非审美性图像的辨别能力和复制能力。儿童有一种把审美性的图像看作是色彩斑驳、细节繁多的图像的不自觉倾向。第三阶段(13岁~18岁),理解艺术性选择阶段。年龄的增长和生理上的变化使儿童对独立和个性的意味比较敏感,抽象思维的发展明显地推进了他们审美思维的发展,如想象的新颖性和细腻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对于视觉经验来说,这种审美思维有助于理解和欣赏的发展。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主要特点是他们对选择用强有力的形式来表达感受或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尝试用象征来表现和平、自由等,从而对色彩、形式、构图、机理和惯例性图像也给以相应的注意。(2)审美认知发展的五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H.加德纳提出。第一阶段(0岁~2岁),婴儿知觉期。婴儿主要是认识他人和几何形体,无法掌握艺术品的整体特征,但能够注意光源、趋向明暗对比强烈的物体,有了人像偏爱,甚至也流露出对有组织的形式(如方格图案的棋盘)的偏爱。第二阶段(2岁~7岁),符号认知阶段。儿童开始掌握图像、手势、声音、数、形式和语言等多种符号的意义。但因相应知识不足,还不易掌握艺术品的整体特征。他们还可以依据再现物的类型对绘画作品进行分类,但不会以艺术品的风格或形式方面判明艺术品的类别。他们已能区分色彩和线条的“响亮”或“安宁”等表现性。在精心设计的条件下,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审美能力。第三阶段(7岁~9岁),写实高峰阶段。儿童拘泥于写实原则,并以此为尺度来判断艺术品的优劣,如认为摄影优于绘画。他们很难接受抽象性作品或艺术家对不存在事物的描绘。第四阶段(9岁~13岁),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初期。由于对既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适应,他们不再死守原先坚持的写实原则,而是学会了合理地背离原则,开始注意形式技巧以及形式本身的表现色彩。他们对绘画的风格渐渐有所感悟,开始喜欢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同时,对非再现性的绘画有了一定的兴趣。相应的习作摹仿已能不同程度地考虑到线条、色彩配合、背景设置、明暗对比和透视等因素。这时的儿童十分相信训练的重要性,对特定效果的追求十分迫切。第五阶段(13岁~20岁),审美参与危机阶段。青少年因艺术批判能力的提高而不再“创作”,并对他人的创作努力漠然置之。在审美标准方面,他们可能因相信“趣味无争辩”而忽略艺术中特定价值标准的存在。审美认知结构(aestheticcognitivestructure)审美心理结构之一。个体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对未来审美活动起着支配调节作用的审美认知因素之间的构成关系。在审美活动中,它主要负责审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是审美认知活动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审美认知过程,如审美感知、审美记忆、审美想象、审美思维等;(2)审美认知策略或审美认知技能,如快速扫描、逐点分析、保持适当心理距离等;(3)特殊的审美认知能力,如音高辨别力、曲调识别和记忆力等音乐认知能力和色彩差异评定力、空间位置的敏锐性、事物形状结构把握力等美术认知能力;(4)相关知识结构和个人独特的审美经验结构,如美学、艺术学、艺术史学、历史学、宗教学、具体领域的艺术门类方面的知识、先前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审美经验等;(5)审美的元认知成分,即个体对自己审美活动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的心理能力,是对个体审美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起到审美反馈的作用。上述认知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多维度、多层次、内部构造复杂的审美认知结构。这种结构使我们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或艺术时,能够自觉地进行审美信息加工,从而获得外部事物或艺术品的审美经验或审美意义。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遗传的作用,又有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其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审美教育具有决定性影响。审美时空(aesthetictimeandspace)审美对象存在的时空形态。人类世界的存在包含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审美的存在。与此相应存在着三种时空形态:自然时空、现实时空和审美时空。审美时空是超越自然时空、现实时空的自由领域,完全消除了主客体的对立,是人的理想存在方式。它以自然时空为物质基础,如绘画的空间位置大小、乐曲的长短,从而形成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区分。又包含现实时空,如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限制一个剧的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并在一天之内。现代艺术打破了“三一律”,驰骋在极为广阔自由的时空。现实时空的可变性、相对性,使审美时空有了更大的变易性。现代艺术节奏的加快、情节的变化跳跃加速,就使艺术趋于明快、流动、抽象。人在审美创造中能动地改变现实时空形式,增加审美时空容量的自由度。现代电影、绘画、诗歌、小说打破时间序列,运用意识流制造时间幻觉;运用梦境、幻觉创造非现实的空间,造成空间的自由变换。中国画等造型艺术以流动的线条和多透视点构成节奏化空间,赋予多侧面的观赏以同时性。对审美时空的意识和实践,使人忘却有限的生命和在宇宙中的渺小位置,成为时间和空间的主宰,使审美达到超越时空限制的最高境界。审美实验(aestheticexperiment)审美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人为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审美心理特点和规律。19世纪后半期,德国心理物理学创始人费希纳首次将心理物理法引进了文艺审美欣赏研究领域,企图解决人们对德国德累斯顿和达姆施塔特两地分别存放的两幅圣母像的争论:哪一幅是出自画家霍尔拜因之手?哪一幅画更好看?由于实验条件控制不严,实验失败了,未能解决预计的问题。却揭开了对感情和美学进行实验研究的历史,故被视为“感情及美学的实验研究的印象法的起源”。后费希纳吸取失败教训,对自己采用的实验研究的印象法进行了改进,初步形成了三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以研究人们一般的审美情感倾向:(1)选择法,让受试者从一大堆几何图形中依次选出自己最为喜爱的图形;(2)制作法,让受试者画他们喜爱的图形、颜色等;(3)常用物测量法,对每个人日常喜欢使用的物品如名片、信纸等的大小比例进行测量。继他之后,有相当一批学者也采用实验法来研究审美情感及其他美学现象,并不断补充,发展和建立了一套实验方法,形成了在心理学和美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的实验美学学派。由于审美现象的复杂性和有关研究者方法掌握运用水平的局限,在实验美学派后,审美实验作为一种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审美态度(aestheticattitude)审美个性心理倾向,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对事物美的持久而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包括对事物的审美价值的认识、对事物的审美情感、对事物美的感知、欣赏、评价和创造的行为倾向。有别于科学态度,表现在:它不致力于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不涉及概念思维。如果有意识地利用概念对审美对象进行分析、批判、肯定或否定,审美态度便立即消失。它也不同于实用态度,表现为:它不关心行动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旦把注意力转移到实用生活目的上,审美态度便不复存在。它还表现为对审美形态的接纳和理解。任何客体和任何艺术品的审美特征都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给人以不同类型的美感体验。审美同构(aesther,icisomorphism)亦称“审美的异质同构”。源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无论是在自然现象还是在社会现象中,无论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是在人的心灵中,都存在着统一的力的结构,称之为“格式塔”。当审美对象的力的结构与人的审美知觉、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的力的结构达到一致时,才能产生审美活动,形成审美经验。因此,事物表现性的基础在于它具有力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