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总结归纳广东省十校名师书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总结归纳——广东省十校名师书稿知知识识网网络络一、考纲规定六种病因诠释(一)语序不当指句中构成意义关系的若干语言单位排列次序不恰当。1.定语位置不当。如:(1)对我来说,这件事包含着深刻的一种教训。(定语“一种”应放到“深刻”之前)2.状语位置不当。如:(2)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3.虚词位置不当。如:(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如果”应移到“他”之前。复句中两个分句共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4.多项定语的次序排列不当。如:(4)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2900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句中定语之一“2900年前”位置不当,应放在中心语“文物”的前面)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从离中心语最远处算起,一般语序是:①领属性定语或时间、处所定语;②称代性或数量性的短语;③动词、动词短语;④形容词、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金品语文多项状语顺序排列不当。如:(5)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已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集于镜头。(应将状语“没有”调至状语“把……感受”之前)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从离中心语最远处算起,一般语序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⑤表对象的介宾短语。6.主客倒置。如:(6)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句中主体是“青年人”客体是“焦裕禄”两者调换位置才合理)7.对应关系的语言单位排列不当。如:(7)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地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从理论和政策上”与“详细地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不当,应将“详细地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互换位置)8.分句位置不当。如:(8)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上迈出可喜一步。(此句为递进关的复句,但顺序颠倒了。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进程上迈出可喜的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二)搭配不当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句子的结构规律或搭配在一起不合理而强行搭配。1.主谓搭配不当。如:(9)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主旨……描写出来”,主谓搭配不当,“描写”应改为“揭示”)2.动宾搭配不当。如:(10)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句中“加快”与“速度和规模”不能搭配,应去掉“规模”或在“规模”前加相应动词)常见错误是:当一个动词带两个及两个以上宾语或两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往往有一个宾语与动词不能搭配。3.主宾搭配不当。如:(11)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12)自已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做得出来。(定语“聪明能干”不能修饰中心语“手”,应改为“灵巧”)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3)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14)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指该有的成分却没有出现,主要指缺主语、谓语和宾语等骨干成分,不包括修饰成分;赘余,即冗余、多余,通常表现为重复累赘。1.缺主语。如:(15)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句中误用介词结构“从……中”,使句子缺主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2.缺谓语。如:(16)三峡的建设者们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苦战,一道175米高的拦江大坝,终于屹立于大江之上。(句中“屹立”的主语是“大坝”,而句中“建设者们”却成了主语,且没有谓语,应将“经过”提到句首)3.缺宾语。如:(1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后缺宾语“……的经验”)4.赘余:指成分累赘多余,造成重复罗唆,影响表达效果的一种语病。常见的有主语、谓语、定语等成分及助词“的”赘余的情况,下面各举一例说明。(18)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后半句主语“我们”赘余)(19)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进行”多余)(20)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的到来”)(21)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无声”和助词“的”赘余)(22)由于战云笼罩,伊拉克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很多伤员只能硬撑,形势十分严峻。(状语“非常”多余)(23)为精减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补语“一些”多余)(24)由于历史动乱和气候的潮湿,珍贵的绘画损坏殆尽。(句中“气候”后面的“的”赘余)金品语文(四)结构混乱也称句子杂糅,即把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述方式揉合在一个句子中,造成了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如:(2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句中把“深受群众喜爱”与“深为群众所喜爱”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了)2.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如:(26)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却暗中换成了“小邱的心”,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的,使他的心久久……)3.层次不清。如:(27)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如:(28)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属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五)表意不明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令人费解,即一句话没说清楚,让人无法理解;另一种是产生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第三种是指代不明。不管是“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1.费解。如:(29)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拆《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申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句子表义含混,令人费解,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2.歧义。如:(30)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句中“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3.指代不明。如:(3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句中“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指代不明)(六)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违背了思维的规律,在事理上讲不通。常见的类型有:1.自相矛盾。如:(32)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学生们的种种行为现在已被认可,又怎能说成是“已经得到纠正”呢,两者是矛盾的。可将“已经得到纠正”改为“已经得到许可”)2.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并列不当的错误。如:(33)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句中“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和杂志”,两者不能并列,可去掉“和一切出版物”)3.强加因果。如:(34)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句中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可将“学科”改为“文科”)4.主客颠倒。如:(35)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句中主客倒置,不合逻辑,应改为“大多数中学生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比较熟悉的……”)5.否定不当。如:(36)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句中多重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再”)6.不合事理。如:(37)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予严厉打击。(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二、辨析病句的方法1.注意病因的诊断。对病句不能囫囵而过,要确切把握病点,认准病因。高考题所投置的病句,尽管一句可能涉及不止一种语病,可能这些语病互为因果、相互纠缠,但总体来说病句类型是清晰的,病点是确切的,近年更呈现为一句一类、一句一点的态势。做到确切把握病因是可行的方法,惟有确切把握,才能贴切《考试说明》,才能使辨析能力获得有效、切实的提高。2.要利用题型的互补。客观性试题大多用来考查辨析病句。在辨析中认准病因,作出判断之后,也应作修改的练习。主观必试题大多用来考查修改病句。在修改之前,先要确切诊断病因。这样将辨析和修改结合起来,实际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解运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有助于形成明确的目的性,培养出规范语言的自觉性,进而形成对规范语言的良好语感。3.要熟知病句的模式。对病句的类型最好不要只单纯死记概念,要结合例句记一些常见病句的模式,将对病句类型的把握与对病句模式的理解结合起来。这是从在考场上、生活中实际应用的需要出发的。模式是理性和感性间的过渡,有助于考场上迁移、对照、辨析。病句模式,可以是高考试题、其他试题中的典型,也可以是生活语言中的典型。对二者都加以储备更加好。4.要领会病句的手法。用于高考考查的病句,可以说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为了保证试题的考查价值,保证一定的难度、区分度,病句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或者以部分的搭配掩盖另一部分的不搭配,或者改变我们可能更熟悉些的否定方式,或者把句子的结构搞得复杂,或者把病占领搞得隐蔽……在做辨析、修改病句的练习时,也应领会病句的手法。在领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句子主干,化简句子内容,对否定的重次、方式,对歧义的造成、设置,提高警觉等等。总之,要尽量使我们处于清醒、主动的地位。技巧点击:一、命题规律研究命题者常常结合中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依据病句的常见类型来命题,试题投置的情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些出现频率高而迷惑性强的语句常常被命题者所采用,体现出命题者注重考查解决语言运用中不规范的语法现象的命题思路。修改病句常与考查标点、词语使用、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等结合进行。修改病句选取的考查材料一般是应用文,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对需要修改的单个病句,有的考题指明修改要求,有的则未作要求和限制。对需要修改的语段中的病句,有的指出语病所在,有的则没有指出,由考生按规定找出并修改。二、答题技巧点拨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难点内容,可以在六种语病的讲解基础上,换个角度,从审读句子中易致病部位—关键词或短语入手,更快更准地找出病因。以下十个方面,便于诊断病句。1.看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使得句子结构复杂化,也最易导致语病。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可以考虑是否有搭配不当之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