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调查与分析”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让学生自己去发掘、开发、寻找支持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疑虑。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造、自由翱翔的课程,是学生开拓潜能、发展个性的课程。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教学是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随着课程理念的变化,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基于这样的考虑,在选择课程内容上,以新课程为理念,根据校园生活现象:许多学生因近视要求调桌这一实例,我和学生共同确立了本课课题──“近视眼的调查与分析”。学生对这个来自身边的、自己熟悉的、许多人又深受其害的话题特别感兴趣,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活动的环境和平台,将综合实践运用于新课程中呢?考虑到初二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对来自身边的话题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乐于展示、发表自己的成果和意见,在学习过程中也懂得互帮互助,我设计了这个以身边资源为基础的社会调查综合实践课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了解近视眼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危害、预防等知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等综合能力和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体验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养成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品质;树立爱眼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人文素养;形成主动参与、与人合作、汲取不同意见和勇于创新的良好意识。一、发现问题阶段开学之初,在班级发生了一起因近视要求调桌而引发争议的事件,看到学生因激动而面红耳赤的小脸,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课题油然而生。于是我引导学生一步步确立了本课题。二、解决问题阶段1.组建活动小组,研究实施方案对于课题中具体方面的问题,即子课题是由师生共同研究、学生自主选择的(见表1)。表12.展开社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在这一环节中,我和学生一起进行大量的调查、走访、搜集资料和数据统计处理,撰写了研究报告或论文。同时,我大量查阅了书籍,登录有关网站收集资料,以便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三、总结交流阶段总结交流是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学习活动)的重要活动方式。学生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结论的讨论和辩论,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而在总结交流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侧重让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中的得失。例如,“我学会了什么”“我明白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等,这也是检验实践活动结果的重要环节。具体的流程如下:(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和动力,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产生强烈愿望的最好老师。在本节课的导言中,我引用了发生在学校的一个真实案例。前些天,我校的一位班主任遇到了一个难题:全班51名学生中,有21人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而戴眼镜的只有3人。他们中大多数人认为:一旦戴上了眼镜,就会加快近视程度。于是,一时间,学生、家长纷纷找到老师要求调换座位,理由很简单:坐在后面看不见黑板。怎么说服学生和家长?班主任老师为此一筹莫展,左右为难。通过学生利用自己调查的结果,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这个真实案例“调桌风波”,学生的兴奋点一下被激发出来。我问:(1)“调桌风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怎样用你所调查的结果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这样学生用调查结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从中体会到乐趣,在快乐的气氛中进入成果的展示。(二)分析讨论,阐明观点,展示调查结果面对突然遇到的问题,各小组分别进行讨论,这时我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各组组长将自己的观点写在纸上,传到我手中,然后,再找一个学生客串主持人,当一回“王小丫”。学生主持人上场,于是调查汇报课在一片掌声中拉开了序幕。第一小组展示表格:三所学校的近视发病率对比表(见表2)。通过表格对比分析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及市区几所中学的平行对照,得出中学生近视率之高已不容忽视。表2第二小组通过对几所学校视力较低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见表3),分析他们近视的原因,再通过走访医院的眼科专家,从医学角度进一步分析,得以印证和升华。表3第三小组通过网络资料,证明座位最好是离黑板5米左右,呼吁班主任应定期地调换学生的位置(左右调换、每2~3行进行前后调换)。此话题是学生讨论的热点。第四小组利用随身听,采访老师、家长和同学,请他们自述因近视而带来的苦恼。并通过资料说明近视的危害远不止生活上的不便。其他学生从近视还影响升学、就业等多方面加以补充。第五小组通过图片和动画片《近视眼讲座》,介绍近视预防知识。第六小组通过走访药店和眼镜店了解近视眼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提出:目前对于中学生,近视的最好治疗方法是为自己配戴一副适合的眼镜。这样以“调桌风波”为主线的汇报课,避免了交流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形成了分享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和信息素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贮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及自己解读数据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应用迁移,拓展提高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我提出:“针对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达到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四)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最后,学生谈本次活动的感受。在各组的汇报中,“调桌风波”得以解决。学生也通过这次活动,学会了恰当地展示自己,并与他人合作。(五)倡议行动及课外延伸我引导学生:针对周围的近视问题,你力所能及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些公益广告词?学生希望把以下活动的结果收集到档案袋中: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那天多进行宣传;下周出一期关于爱眼、护眼的板报。广告词:眼保意识,从娃娃抓起;等等。四、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在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全校师生掀起了一场“爱眼、护眼”大行动。2004年12月3日,雪花飘飞、寒风凛冽,但是,我校──佳木斯市第十五中学教学楼的一楼却热闹异常:佳市最大的眼镜店──大光明眼镜店的员工正义务为师生进行验光、配镜,检修、清洗眼镜。眼镜店的这一义举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有关近视的实际问题,而且作为这次活动课的回访,又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的选择一定要源于学生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惑。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热情,以及挑战自我的探究能力,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反思过去的教学,缺少的正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