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选题是研究成功的一半”案例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钱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题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和《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手册》中指出:发现和确立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过程一般要经过发现问题和确立课题两个阶段,发现问题阶段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确立课题阶段,教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选择确立适合研究的课题,确保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节内容“良好的选题是研究成功的一半”便是教师的一节选题指导课。学生确定课题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由学校或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选题,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另一种方式是由学生自主提出课题,然后由教师审定或与教师协商后确定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视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之一。因此,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课题,是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在以前的选题指导中,一般以通识培训或个别指导为主,这种指导或停留于理论层面上,或仅就问题指导问题,学生对如何发现并提出问题还是比较模糊或者困惑。本节课则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例引入、小组讨论、即学即练、交流反思等环节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其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把理论性很强、很枯燥的选题课以一种非常轻松、平和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探索中去体会,感悟从问题的产生到课题的确立这一个变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施以发现问题并确定课题的思维策略的指导,使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例应该说是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在选题指导策略方面实施操作的一个成功经验。一、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一个完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一般分为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和自我反思几个阶段,确定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2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学生有热情,积极性高,有研究意识,意识到研究性学习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如何从生活中从社会热点中去发现问题,从学科教学中去寻找选题,如何将发现的问题确定为课题,学生把我的不是很准,且很多学生还处于困惑状态,致使许多学生不会自主提出问题,许多的研究课题由学校或教师提供,这与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还存在很大距离,也就制约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深度和效果。因此,此阶段需要教师有效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立课题,从而更好的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宗旨,使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更有成效。对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在选题阶段,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的情况,是因为以往的选题指导中,学校基本以通识培训为主,理论培训较多,这种培训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环节也只是懵懵懂懂的了解,等落实到实际问题要进行课题选题时,学生就不知道该怎样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更不太清楚如何将发现的问题确定为课题了。这与教师指导不够,指导方法不明确,指导不深入密切相关。如有的教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给与指导,怎样指导,指导方法是什么,这种情况就造成学生对于课题选题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从而不会选题。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对于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设计了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一环扣一环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并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课题的方法与技巧,使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从第一环节就走入正轨,做到研究有实效。(分析: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应是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深思的问题。了解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是对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以往在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多停留于大班培训,有种形式化的感觉,没有起到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到位指导。本次教学中教师则深入分析了现状,针对问题,创设情境,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发现问题并确定课题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教学目标分析1.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选题的要求,学会选题。2.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以及全班分享学习和体验选题的全过程,从而掌握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和原则。3.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激发他们对于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养成不断反思、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注重了三维目标,目标的设计可操作性强,注重学生对于选题方法的掌握,教师也将此定为本节课活动的重难点,定位准确。)3三、学习准备分析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学案(分析:教师准备的PPt演示文稿和学案,是对本次指导课的精心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活动有效指导的准备,为活动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教学过程与研究环节1、实例导入教师活动:中国有句俗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把这句话应用到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课题,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出示本节教学内容:好的选题是研究成功的一半展示PPT材料:竹子里有什么一天,我和几个同学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一个同学说:“竹子里面是空的。”另一个同学马上反驳说:“不是空的,里面有空气。”我也说:“对,里面有空气,就不能说是空的。”你怎么知道里面的气体是空气?”一个同学问了一句。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谁也答不出来。竹子内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呀?我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星期天,我向教我们做科学实验的王老师请教了这个问题。在王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我研究了竹子体内的气体……学生活动:跟随老师阅读实例,了解选题步骤,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出:其实研究性学习就源于我们周围的生活。(完成学案)(分析:教师创设出问题情境,以浅显的实例激发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得出我们研究的问题并不神秘,它来源于生活,避免学生产生对于科研的畏难情绪,从而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环节2、到哪里去寻找问题?老师活动:介绍选题的步骤,选题一般包括2个步骤:一是提出(发现)问题,二是把问题变成课题。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来源,培养学生从周围环境中发现问题的意识。(PPT展示下列材料)来源之一:生活家用电饭锅节能实验报告2001年暑假,有一次我煮饭时,同学找我去办点事,我随手拔掉电饭锅的4电源插头,就走了。此时,锅中的米饭刚刚沸腾。回来后,不经意地揭开锅盖,一尝米饭,竟然熟了。这是怎么回事?家里没有人啊!当时,我没往深处想。事隔不久,在我又一次煮饭时,突然停了电。我特意揭开锅盖一看,米饭已经沸腾。我想起上次奇怪的现象,便十分注意电饭锅,大约过了10分钟,父母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尝一尝,饭果然熟了!父母也为我的发现而高兴,还鼓励我探究其中的原因,于是,我带着一连串的为什么请教了老师。老师也将信将疑,就赶到我家与我重复这一实验,竟然成功了,后来我又用邻居家不同牌子的电饭锅再进行试验,同样也是成功的。为了弄清我的“节电”实验的道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电饭锅的底部拆开,仔细观察了它的内部构造,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终于明白了上述实验“”节电的原因;米饭沸腾断电后,电饭锅底部的“电热盘”还有足够的“余热”,可在其良好的保温性能下继续给米饭加热,因此米饭在一定的时间内也可以用余热“煨”熟。但是,电热盘的“余热”应该是有限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这一“节电”方法都可行吗?例如,米量、水量增多,环境温度下降……来源之二:自然对向日葵向光性的探讨蚕一定要吃桑叶吗?来源之三:社会热点水价改革为何“越改越涨”?看地铁15号线的兴建给顺义楼市所带来的价格变化来源之四:学习政治学习(顺义二中高中生对时事政治关注情况的调查研究)心理学习(中学生追求名牌的心理探析)学生活动1:阅读学案,跟随老师引导自主分析课题来源。激发兴趣:通过我们刚才的例子,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研究性学习选题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这会儿你们是不是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想要自己去找出一个课题?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作科研课题?(完成学案)(分析:本环节重点展示了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选题,用生活中的实例浅显易懂的讲明了研究课题来自于生活、自然、社会热点及学科的学习,存在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世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现出教师引导的深入浅出。)5环节3、如何选择并确定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教师活动1:结合实例阐述好课题的标准。引导学生现学现用,深入探究,检验学生对于这四个原则的应用情况。(1)好的研究课题的4个原则: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参照上面的选题原则来进行分析,看这些题目是否适合做研究?并说明理由。①、浅谈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②、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调查③、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仔细探究PPT上展示的样例,回答学案上相关问题。教师活动2:问题引领,结合实例,展示常见的科研题目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学会用合适的语句表述研究课题。(2)怎样表述你的研究课题通常有两种表述方式:陈述式和问题式①、陈述式是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如:橘皮的构造及其使用价值初探天津市区西式的历史及现状的调查研究几种钙产品的存在形式、钙含量与价格的比较研究②、问题式是采用提问、反问、设问等来表述问题,如:高中生为何大多数重理轻文?减肥药品真的适合中学生吗?学生活动:阅读学案,修正本组的研究课题(分析:科学合理的选题是开展研究的前提,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去衡量一个课题的科学合理,然后让学生提出课题,根据学生提出的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指出并不是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课题,当学生从兴趣出发提出选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还应该从我们是否具有研究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自身的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判定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如何,从而避免形成大而空,不切合实际状况的课题,从方法上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环节4、小结教师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对黑板上所板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6学生活动:把前面环节中所获得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分析:本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归纳,让学生对选题的步骤更加清晰明确,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如何进行分析等,不仅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综合能力,也通过本节课体现出对学生选题方法的指导。)环节5、延伸与拓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经历了一个课题确立的全过程,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些体验应用到你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深化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力争成为未来的科研之星。(分析:对学生的主动探究给予鼓励,并向大家提出希望,使本次活动延伸到课后,延伸到以后的探究活动中。通过本节课所掌握的方法选定课题进行切合实际的课题研究,充分体现了这是一节方法指导课。)总体分析与建议本教学案例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探究中步步加深,掌握了选题的方法及技巧,强化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教学效果看几环节的调整安排是有效的、成功的。作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还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尝试:1.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提出课题环节要更深入。这就需要如何更精心的安排每个环节,即在引入部分让学生自行阅读,在发现问题部分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行归纳,在“如何选择并确定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环节上,教师做更深入的引导,应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相互交流的环节上做更深入的探究。2.更多样化的进行积极评价。当学生掌握了选题的方法后,积极踊跃的探究课题,很多学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题,得到教师的肯定,但这种肯定需要具体且多样化。3、将学生提出的课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深化学生研究的深度。教师反思:7经过一段时间的查阅资料、与学生课下交流、精心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