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时代“舆情反转”成因及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UGC时代“舆情反转”的成因及反思1摘要UGC时代是全民参与新闻报道,人人发表舆论的时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环境下,“舆情反转”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一起新闻报道背后的真相与报道相去甚远。网络舆情也随着新闻报道的变化出现极大改变。UGC模式下,该现象尤为突出,传播过程的信息不平衡性,用户非理性以及主流媒体应对舆情机制不完善等特点成为“舆情反转”的主要原因。本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拟态环境”多种传播理论,从公众、媒体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入手,对UGC时代“舆情反转”的成因进行阐释。说明“舆情反转”的危害,对该现象进行反思寻找解决对策。“舆情反转”逐渐成为社会现象,新闻问题。要保护新闻的权威性,维护公众利益,缓解转型期的社会矛盾,解决“舆情反转”刻不容缓。1.1网络“舆情反转”问题由来互联网与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兴起使更多公众能参与到网络舆论的讨论中。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进入UGC时代,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自2005年,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表达平台进入公众视线起到近几年的两微一端成为主流平台,我们已从“公民新闻”迈向向UGC时代。但是问题接憧而至,其中“舆情反转”正是其中之一。近年,“舆情反转”正引起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在2013年,新华网评选出“2013年十大新闻反转剧”,有北京老外撞人、香港女婴被外地人拐走、网络大v薛蛮子被捕、三门峡书记性侵留守妻时间等。2014年,医生手术台自拍事件,8.10湖南湘潭产妇死亡时间这类的新闻反转事件引发人们对于医患矛盾的思考。在2015年,打脸反转新闻依然不少。引发人们热议的有大学生掏鸟窝判刑十年,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庆安枪击事件,女大学生发微博称扶老人被讹。这些新闻反转引起的舆论反转看似有许多偶然因素,实则背后的诱因却有规律可循。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大法官”,将“舆情反转”现象进一步演化升级,甚至从线上运动到线下运动。传统媒体遭遇新媒体的冲击,产生焦虑感。为了“抢新闻”,用未经证实的爆料,或夸张煽情的内容吸引读者,导致权威度受损。本文意欲从这一出出闹剧中,寻找“舆情反转”的成因,网民群体,大众媒体,利益相关者从中起到的作用,各自扮演的角色。同时试着寻找解决途径,进一步优化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协调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现状。可以肯定的是,“舆情反转”将会随着中国进入互联网全民时代,持续存在并且升温。关注网络“舆论反转”具有现实意义。1.2“舆情反转”基本概念“舆”意为群众,“情”意为情绪。所以,“舆情”指的是群众的情绪。丁柏铨认为“舆情即使民意情况。设计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外露部分)或情绪反应(即可能外露又不可能不外露的部分)(参见丁柏铨:《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新闻记者》2007年第六期)。因此,“舆情”与“舆论”相比,“舆情”主体是公众,“舆论”主体既可以是公众也可以是官方”。“舆情”偏向情况,“舆论”偏向舆论。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户联系反应的人们对于某件事情的情绪、态度、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是反应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现实世界与大众媒体反映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通过自发或有组织的方式传递自己对于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反映。运用的好,“网络舆情”将有益于社会治理,表达民意。但它也容易诱发无序,非法的行为,造成社会混乱。网络舆情有其特有的特征。舆情热点往往与社会热点高度重合。大众媒介报道的新闻要具有新闻价值,即引起社会上各种人共同关注兴趣的素质,就可能会引起公众对新闻的热议,情绪,成为舆情热点。舆情的形成具有快速性。一个热点的引发往往呈现出病毒式传播。舆情主体具有隐蔽性,群聚性与多元性。躲在网络后面的群众组成复杂,身份隐蔽。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沉默的螺旋”的传播效果。群体共同发起声音,但群众个别不同意见也将被隐藏。声势浩大,缺乏理性。网络“舆情反转”或“舆论逆转”现象是在网络舆论扩散中出现的情感态度发生逆转的现象。是网民对于某一社会热点事件依据报道事实的新变化态度言论的转变。如“校长剪头”,“陆童”当街撒尿等舆论反转。“舆情反转”的新闻表征有:1信息模糊化。模糊化的信息使读者解读信息多样化,文本可能产生多种意思。读者将自行站队。2主体多元化。信息爆料人多,不同当事人或旁观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发表事实“真相”。公众在一轮轮的爆料中逐渐明了事情真相,在新闻激荡中,事实与正确的舆论才浮出水面。3标题党或用文字表达立场。此列新闻报道片面,记者侵向性明显,有意引导舆论风向。近期发生的安徽女大学生生发微博称扶老人被讹就符合“舆情反转”的新闻表征。9月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小袁发微博寻找扶老人被讹的证人,一时间引发热议。网友纷纷将矛头指向老人及其家属,断定这又是一起“碰瓷”事件。网络舆论倾向女大学生是被讹。但女大学生对于事情发生的细节及关键叙述模糊不清,只是一味表示自己并未撞老人。大部分网友选择性忽略这些问题,相信老人讹人,感叹世风日下,“坏人变老了”。多家媒体直接以女大生被讹为事实进行相关报道。警方介入调查,有多位村民称看到女大生撞到人。信息爆料人增多。舆情发生变化。一部分网友开始质疑女大生的言论,指出她证词中的漏洞。事发多日后,警方结案,结果是女大生确实撞到了老人。此时,舆论完全发生变化。网民更加理智对待这起事件。冷静客观地声音开始变多。1.3UGC模式对“舆情反转”的作用机制UGC是指用户生成内容,也称为公民新闻2.0。不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公民发表的信息将影响传统媒体信息的信息生产方式、经营状况,也在影响着舆论生态、社群组织方式、社会管理方式和中国权力结构等若干层面。UGC时代具有去中心化。狂欢化,情绪化表达,群体参与等特点。UGC时代,新闻的生产者由传统媒体记者向普通公众转变。公众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发布信息,这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结合。但是,这种传播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传统媒体发布信息需要经过内部严格的审查机制,确保新闻的客观真实。公民发布的信息弱审查弱把关,导致信息质量参差不齐。UGC模式能在信息规模化、用户参与开放性、网络互动等方面积极推动舆论展开。与此同时,UGC模式中,多元用户内在力量相互作用下形成“舆论反转”。在UGC时代,用户成为网络传播的主力军,非专业人士传播的信息改变信息传播形态。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由于传播碎片化,信息模糊化导致的“舆情反转”。起因是女司机被打视频在网上公布,随即引起网友热议,公众被男司机的暴行感到震惊,对女司机怀有同情。然而,不久后,女司机的行车记录被曝光。舆情出现反转,网友认为打人者情有可原,甚至为男司机行为叫好。最终,法院判决男司机以故意伤害罪判刑。这条新闻事件中,新闻和舆情均出现多次反转,网民的态度随着事实真相的曝光态度发生大逆转。舆情也影响着事件的变化。信息的呈现与公众的舆论有一定的关系。事件前半段,发布者只公布了女司机被打的片段,也并未说明事情的起因结果。网民成为事件中“离场介入者”,在模糊化,碎片化的信息中发表意见评论。之后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后,网民得知事情真相,舆论导向变化。还有网民出现网络暴力行为,包括用语言羞辱当事人,人肉搜索曝光隐私,显示出网民中出现的素质低下的行为。这本是一次普通交通事故,却因为网民围观与“舆情反转”引起一轮轮热议,成为2015年度热点事件。“舆情反转”这一现象其实自古有之。但在UGC时代,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将“舆情反转”推向热门,扩大了影响范围与结果。二“舆情反转”成因2.1网民群体的“离场介入”在UGC时代,网民是“舆情反转”的关键环节,他是舆论的主体。公民的被赋予跟广泛的表达权,网民更愿意分享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愿。公众不再只依赖传播媒体发布的信息,开始倾向于更快捷,有趣的新媒体信息传播。“离场介入”指的是在非利益相关者在虚拟空间平台对某一特定社会事件进行议论,互相交换信息和意见。“离场介入”是在新媒体赋权公众表达权后使得公众能对社会事件进行监督的作用机制。但“离线介入”也存在网络暴力、违法、侵犯隐私的问题。非当事人对于事情的真相只能依靠媒体信息,这其中会参杂不完整、不真实的信息,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在“离场介入”中也存在网民自身的心理因素影响判断。在网络1)群体心理2012年西安打砸日系车这一事件就是源自于群众的道德优越感。网民以“爱国情怀”为出发点,由线上运动发展到线下运动,由网络语言暴力发展到行动暴力,触犯法律。这些“爱国人士”在平时生活中多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行为举止正常,甚至在邻里中是“温和”的人。事后,他们回忆这些行为,都归结为“一时冲动”。使这些平凡人短时间内表现出极强的道德责任感,在网络上将道德旗帜插在至高点的是群体力量。人身处在群体中时,会觉得获得了单独行动时所没有的力量,变得更加勇敢,富有行动力。与此同时,也更容易相信群体领导人的话。这些群体的宗旨往往是慷慨激昂,模糊不清,理想化的。没有分辨力的群众在其指引下热血沸腾,容易做出不经思考的行为。群体中持有不同意见的个人,会惧怕表达不同的意见,致使群体意见呈现一边倒的现象。“马云被逼捐”,“歌手范玮琪晒娃”就是网民在群体庇护下对公众人物进行道德绑架,获取道德优越感的案例。中国网民正游刃有余得使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在虚拟网络中,匿名制下,普普通通的人变得特别正义,特别有道德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一些人一些事发表激烈议论。正如《乌合之众》中所说:“拥有独立意识的老实人,在群体中会表现的蔑视法律,我行我素,拥有独立意识的胆小鬼,在群体中会变成胆大包天,肆意妄为的人。”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人们从群体中找到安全感。2)宣泄情绪现代社会处在高速运转变化之中,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面临的压力增多。网络是人们生活中宣泄压力的一个重要出口,是人们娱乐的重要方式。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新媒体给予公众表达自身意见的机会,网民能在网络平台上在匿名制度下畅所欲言。传统媒体不能刊登的内容,网络媒体可以刊登。在一个多元社会中,要容纳不同人的存在,需要网络这样一个“粘合剂”。但有些网民却将这个话语权变为网络语言暴力。3)对新闻真相的渴望在转型期的社会中,社会矛盾增多,官民问题激发。在2015年庆安枪击事件中,当地一农民因为涉嫌暴力袭警,被执勤民警击倒身亡。官方迟迟不对事件作出回应,引发网络热议。民间舆论场对庆安官场贪腐问题持续议论。政府权威受到质疑,引发公关危机。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信息不对称,公众呼吁尽早公开真相。庆安政府最终在舆论压力下公布现场视频,回应公众疑问。本是正当履行职责,却遮遮掩掩引发公众怀疑。谣言止于公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及时公布真实情况,避免次生危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民众舆论发挥更大的作用。用户通过开放性的渠道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用舆论倒逼真相。官方舆论场不再是掌控话语权的唯一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在新媒体的开放平台下,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户正是通过在微博、博客、BBS等论坛上发帖,评论,转发,引发社会舆论热潮,迫使政府机关不得不对事情进行表态和公开。网民对新闻真相的渴望,实施舆论监督的作用,优化社会的公平正义。2.2媒介的责任“舆情反转”中,媒介应该承担起很大一部分责任。媒体不仅是反转新闻的发现者,也是新闻舆论的引导者。媒介将新闻推向公众视线,塑造新闻人物形象。新闻的反转也是媒体不断挖掘真相的结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1)群体污名化群体污名化是指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过多报道某一群体形象,导致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偏见。“医生”、“城管”、“老人”、“女司机”都是刻板偏见的结果。2014年8月湖南湘潭妇产科产妇死亡一案,就是公众对“医生”污名化所导致的。媒体报道中,画面上已经死亡的产妇倒着手术台上,周围空无一人。家属破门而入,嚎啕大哭。其他新闻报道中使用“孤独”、“绝望”“满口鲜血,眼里含着泪水”等倾向性明显的词表达对产妇的同学。舆论一边倒向产妇家属,网友指责医生医德出现问题。随着主流媒体的介入报道,更多新闻真相被挖掘,舆情逐渐发生变化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