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1案例名称《一粒种子》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一年级提供者孙玉娟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一粒种子》是一篇老教材,老师们都比较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所需的条件。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接近儿童口语,是朗读的好教材。《一粒种子》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层(第一节)写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春天来了,觉得很暖和。”暖和”一词暗指温暖的春天到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温度。.第二层(第二节)写种子喝了水觉得很舒服。在泥土里的种子喝到水,侧面说明春天大地解冻,雨水充沛,暗指种子发芽需要水。第三层(第三至第七节)写种子和蚯蚓的对话,讲春天来了,春风吹着,阳光灿烂。”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这些对话,暗中说明种子发芽出土需要空气,也说明蚯蚓松土对种子发芽的好处。第四层(第八、九节)写春天的热闹景象和种子一定要破土而出的强烈愿望。最后一句“啊,好个光明的世界!”写出了种子出土后感到惊奇、兴奋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全文有四处写到“把身子挺一挺”,这种拟人化的语言,含而不露,生动有趣,使课文充满了活泼的童趣。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14个字;读懂课文,了解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分角色朗读课文,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等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活动所吸引,学生已能说完整的话,能配合老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较少需要在教学上涉及到这些知识。二年级上半学期学生已积累一定的学习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等,教学时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教学抓住重点词句提契全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疏理脉络,传授、剖析词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领会文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时就能启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促使学生自愿自觉的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更高的求知欲望。“教学生”是为了“不教学生”:教学时应该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撑握学习方法上。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配套光盘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2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1、(课件演示种子发芽的流程图)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种子怎样一点点发芽的?(指名学生说说你看到的)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树发芽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你们知道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种子的课文。相信大家学了课文就会有收获。(板书课题)学生认真观察,准备发言。生齐读读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好课文做好铺垫。多媒体画面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1.教学生认识本课的多音字(种)。2.利用游戏的方式检测认识生字的情况。3.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还不会的字。4.展示练习,巩固所认识的生字。1.学生看大屏幕,完成多音字的识记。2.认识认读字并能组成词语。3.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或向别人请教课文中的不认识的字并学会。4.完成幻灯中的练习题。通过游戏和练习反复认识和巩固学过的生字。为熟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生字卡片,多媒体画面。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3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练习朗读。1.抽个别学生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相继指导朗读。2.默读课文,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种子想出去吗?从哪里看出?它又是怎样看到外边世界的?3.欣赏种子出土的课件,并进行朗读指导。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5.种子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他的心情怎样?他会说些什么?1.个别学生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老师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种子为什么想出去,它又是怎样看到外边世界的?欣赏图画。3.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4.回答问题,懂得科学知识。1.锻炼学生总结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知、想象、品味,在品词、品句、品评中培养语感。3.创设情景,情感导读使学生明白科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学科学、爱科学的孩子。多媒体课件四、布置作业。让学生做种子发芽的试验,写好观察日记四篇(种在泥土里、在泥土里醒了、种子发芽了、种子钻出地面)。这样,这堂课不仅完成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的培养,也完成了写的能力的训练。学生提前交流想法加强实践能力。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4教学流程图开始导入新课学生交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初读、自学认识生字完成检测教师启发、深入读书学生交流教师启发课件出示图例教师提问学生交流回答完成任务完成课件种子到外面的情景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导完成布置作业结束开始导入新课学生交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初读、自学认识生字完成检测教师启发、深入读书学生交流教师启发课件出示图例教师提问学生交流回答完成任务完成课件出示小朋友画的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导完成布置作业结束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5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课教学抓住重点词句提契全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疏理脉络,传授、剖析词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领会文旨。教学步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揭示课题,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重点句,从词到句,从自己读到老师指导读,再到加动作表演读,指导详细有力。例如,种子突然见到了“好个光明的世界”时心情怎样?(惊奇、兴奋、赞美)文中哪个词表达了“惊奇”?(突然)哪个词说明兴奋?(啊)哪个词含着赞美的意思?(好个)如果把句子中“突然”“啊”两个词儿去掉,把“好个”换成“一个”,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读读比比议议,仔细体会这些词的深刻含义。再分析种子发芽过程,教学发芽过程以“把身子挺一挺”为主线,贯穿全文,分析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加强朗读品赏,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粒种子”,边朗读边表演、把描写种子“睡、醒、渴、喝、舒服、招呼”等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情景,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小朋友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得到美的享受。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做种子发芽的试验,写好观察日记四篇(种在泥土里、在泥土里醒了、种子发芽了、种子钻出地面)。这样,这堂课不仅完成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的培养,也完成了写的能力的训练。八、帮助和总结课文把一粒种子当作人来写,十分有趣,然而种子在地下的情况,学生是无法直接感知的。为了解决学习上的这一难点,教师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在玻璃瓶里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又放缓教学坡度,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较为直观地看到了种子发芽的—些现象,从而能结合课文归纳出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获得科学知识。由于这是篇常识性的课文,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实践活动,不仅课前做实验,而且课后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一粒种子种在盆里,记载它的发芽过程。实验不仅可以帮助理解课文,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养成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