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粗浅认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粗浅认识生物科严建灵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已于2004年9月在广东地区正式开始实施。《方案》涉及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诸方面的改革,《高中生物新课标》力图在生物学课程中体现这些改革的要求,于是引起了生物教师对高中生物科教学的思考和讨论。1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掌握的情况。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这个基础也就应该成为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1.2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课程理念是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育存在的“过分关注精英学生”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与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共同的基本要求相比,高中更强调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1.3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从事物或现象中产生问题,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设、作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并通过交流、辩论,使学生进一步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1.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22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结构简述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的结构可图示如下:课程的修习实行学分制管理。必修模块是确保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共同要求,选修模块是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无论必修或选修,每一模块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每学分为18学时,因此,每模块为36学时。3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模块设计3.1以科目内容为基础,根据生物科学素养的社会需求和生物学科发展的现状,将内容分化为若干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习模块。3.2以模块组织课程内容时,既要反映现代生物科学发展中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最密切的方面以及某些“生长点”。3.3模块的选择和厘定,要区分哪些是共同基础,哪些是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个性差异。共同基础不可太宽或太窄,多样化也不可太杂或太碎,不可变成“课程超市”。3.4模块的数量,特别是必修模块的数量受到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过3个。3.5还需考虑我国教师队伍的适应状况;各学校课程资源的状况;高考组织和实施的难易程度……通过多方面征询意见,最终确定为3个必修模块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选修模块为: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应当具备的共同特征模块的设计工作是否就终止于此?没有。更困难的任务是转化为模块式的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构建一个适用性好的教学平台。教育部组织过多次学习和研讨,普遍认为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应当具备以下共同特征:4.1在符合本课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要体现本模块内容的教育价值。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科学领域生物科学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34.2确切地反映本学科1个或1组的主题或核心概念。4.3一个模块应有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科学方法。4.4一个模块应有学习探究的共同情景,或随着问题的深入,情景有相适应的变化。情景可以是社会的、生活的、科学实验的等。4.5一个模块,应体现内在的逻辑线索,同时又是开放的,即动态的、普遍联系的。5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5.1优化实验内容,把最新的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充实补充到实验课来。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依据知识的更新加快的趋势,实验教学应打破学科界限,内容要不断更新,将科研实验和教学实验结合起来,充分掌握和了解最新的生物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在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和课时的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如:各种玻片标本的制作、常规仪器的使用、保养维修等内容在几门实验课中都有涉及,这部分内容集中在生物技术实验中进行;有关细胞的基本结构集中在细胞生物学中进行),删减相对陈旧的内容(如:部分经典性、描述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实验中的探究因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索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思维的方法,掌握学习工具,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直接经验来完成生物学知识学习。使实验课的教学由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训练和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保持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用性。增加实验选修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5.2实验课教学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这种开放式不仅仅是开放实验室,而且实验的内容、方法步骤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开放式。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只提出实验的基本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原理和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实验材料的选择、采集、培养、药品的配制、仪器设备的调试及方法步骤的设计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和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实验方法步骤设计过程中积极创新。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学生实验的结果,忽视学生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实验的目的只注重知识的验证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倾向。另外,把实验课和理论课、活动课、课外实习、野外考察及社会实践结合4起来,使实验课教学开放空间向课外和校外延伸,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如:植物学实验中的植物各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可以和野外考察结合起来,以野外的植物为材料,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特征,花及果实的类型,植物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与植物生活环境适应性,使学生以新的目光新的角度,发现一些课堂上没有接触到的新知识新问题,开阔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与实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科学的思想情怀。充分发挥学生在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实验课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注入式”变为“主动吸收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获取知识能力、信息收集鉴别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5.3将学生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选做实验。基础实验主要用来验证本学科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性实验则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的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各种实验技能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则是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按照总体教学计划的要求,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6新课改理念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6.1加强外语和信息科学的教育。学习外语可以改变人的思维习惯,拓宽思维方式。在一些具有开放性内容的教学中,如进化、动物行为、生物入侵等内容,可以采用让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课堂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6.2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勇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实践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大量的教学素材。56.3改进训练方式,构建训练体系。训练一般分为章节训练和单元训练,对试题要注重积累和精选。6.4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自评与互评、定量和定性、过程与结果、管理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推进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建立数字化档案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我认为教师在推进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参考文献1.朱正威.高中生物新课标的课程结构.生物学通报.2004,2:28-29.2.李传印.改革生物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学通报.2004,3:42-43.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