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教学设计教学简介授课内容: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授课对象:2012级哲学专业授课学时:8学时学生分析:基础较好,但延伸知识和分析思维欠缺,引用课外的资料和事例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对方法训练感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理解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和统一认识。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能够通过框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归纳综合的学习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理论讲授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掌握辩证分析法,培育全面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的分析思路;全面小康社会的相关问题。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现代化的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性;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教学方法框架式教学法、问题设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相结合能力本位: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相结合目标引领:知识传授和方法训练相结合2双线并行:教学相长和共同成长相结合内容设计问题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教学思路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情景导入本课问题讲授1.播放课件教师: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2.设置问题: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师:1981年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和1986年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重申了这一观点。党的十三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从哪些角度可以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教师用资料和情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讲授。马克思社会主义阶段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两层涵义层涵义立论基础基本依据思想武器理论基础现实依据科学内涵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讲授新课(80分钟):理论基础2.播放视频资料理论基础:马克思社会主义阶段说2.依据视频资料理解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未来社会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三个阶段。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3.学生:分析、理解、回答,同时用线条和框架呈现这一理论预想。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过渡时期-低级阶段-高级阶段社会主义低级阶段—高级阶段4.问题:这说明了什么?理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厚的思想渊源。让学生学会理论分析的思路,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厚理论渊源。现实依据1.教师:毛泽东同志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同志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需要一个继续巩固的过程。2.多媒体展示: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教师:但是,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对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4.3.播放视频资料。问题:上述资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分析、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是对我国在探索中的失误予以反思和纠正形成的。让学生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探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曾经发生的错误。4科学内涵1.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开始了对中国国情的重新认识,解决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即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革命成功后经过“过渡时期”进入到的社会主义,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十三大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阐述。2.多媒体呈现两层内涵的理解思路定性—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定位—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问题:这两层涵义分别是针对什么样的错误而提出来的?学生:抛弃社会主义和超越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错误。通过两层涵义的理解,从定性定位两个角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含义针对着哪些错误认识。重要意义多媒体呈现内容1)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2)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3)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教师: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了科学的概括。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问题: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针对了哪些错误的认识?抛弃社会主义性质;超越不发达阶段等。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理论意义和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中的现实意义。5总结巩固(10分钟):总结本课讲授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通过我国与现代化国家的比较,认识到我国与现代化标准的差距之大;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多。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含两层含义: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学生通过教师的总结,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教师将本节课主要内容概括,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复习提高(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阅读书目:《邓小平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3年版。魏泽涣:《苏共兴衰透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6问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1.教学思路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4分钟):问题引入本课内容1.播放课件教师: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2.设置问题: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教师: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约100年的时间。正确理解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回答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根据什么作出这一判断?教师用提问复习之前的内容,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讲授新课(30分钟):1.多媒体呈现教学思路教师:从三条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即现代化标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历史前提三个方面。线条搭建框架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必然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现代化标准差距之大问题之多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实际任务之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重点内容学习:现代化十项标准1.多媒体呈现现代化十项标准。分别讲述英格尔斯现代化十项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12%—15%;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45%以上;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0%以上;识字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80%以上;20-24岁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10%—1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0%以上;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平均每个医生服务人口在100人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2.用数字和图表呈现我国的各项统计数据。3.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回答,找到我国与现代化标准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差距。4.问题:这些说明什么?得出差距之大的结论,理解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让学生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内,用事实、数据启发学生在全球视野中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1.教师: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又是亟需解决的。2.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反映我国存在的问题:人口、三农、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收入差距、腐败、食品安全、自然灾害频发等、人与自然的发展不平衡、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多媒体展示数据信息3.问题:上述资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归纳、分析、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得出问题之多的结论。总之,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距、贫富差别仍然存在;人口总量增加,老龄人口上涨,就业压力大;面临环境保护和生态压力;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不够。让学生把视角回到国内,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探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前提1.教师: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和革命发展的显著特点。学生:结合已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问题:什么可以逾越,什么不可以逾越的?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在我国可以逾越。但是,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基础之上,而达到这样的基础的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则是不可逾越的,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跨越。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即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在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分析法,学会用历史的思考方式分析问题。总结巩固(4分钟):总结本课讲授内容1.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通过我国与现代化国家的比较,认识到我国与现代化标准的差距之大;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到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多;正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认识到我们的任务之重。总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这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学生:辩证地认识到我国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又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代化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树立起理智的信心,不要灰心丧气,脚踏实地才是信心的依据。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埋头苦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这个事业由若干历史阶段所组成。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事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作为中国来说,就是要建设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开了初级阶段的实际,则将一事无成。教师将本节课主要内容概括,引导学生以问题归纳知识点,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