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考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考真题1.(2013年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姓”以别婚姻,“姓”最初是贵族的特称,彰显贵族血缘的高贵,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基本史实相违背。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2.(2013年浙江文综,14)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图片中的信息(周)“武王”“诸侯”可知这应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故①错误,②与题意相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故④正确;宗法制、分封制维系的政治秩序,是一种贵族政治,属于世卿世禄制,故③正确,答案为D。3.(2013年浙江文综,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2/6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即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但不能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故A项错误,D项正确;B、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4.(2013年山东文综,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周礼·考工记》”判断描写的是周代王城的建筑风格。A、D两项在周朝尚未出现;C项“敬天”的思想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由材料信息看,这种建筑的方整对称布局体现了儒学的“中正有序”的主张,故B项正确。5.(2012年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C本题实际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同姓王室贵族被分封到鲁、燕、卫和晋,功臣和先代帝王后代等被分封到宋、陈和许等地。根据材料中“同姓不3/6婚”,晋燕属于同姓,不可通婚,排除②,故选C项。6.(2012年上海历史,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解析:D材料中的“鼎”是帝业的象征,代表着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此,D项正确。A、B两项的“鼎”是盛大的意思,C项中的“鼎”代表着三个方面,都与材料中“鼎”的含义不符。7.(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C本题实际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对地方进行间接地控制,中央集权制尚未形成,因此,A、B、D三项都错误。宗法制和分封制将血缘纽带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实现了“家国一体”的局面,因此,C项是正确的。8.(2010年陕西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对西周分封制内容的识记。西周时期的主要封国有齐、鲁、燕、卫、晋、楚等,而山东、山西简称分别为鲁、晋,故C项符合题意。4/69.(2009年山东文综,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掌握。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外人”“自己”,说明贾母以贾家为内,林家为外,家族观念强烈,而家族观念是宗法观念的一种表现,故C项为正确答案。A、B、D三项均没有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意图。10.(09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答案:C11.(09全国文综Ⅰ)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答案:A12.(09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5/6D.传统的宗族观念答案:A13.(09北京文综)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14.(09江苏历史)“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答案:D15.(08广东单科,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答案:B16.(08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答案:C6/617.(08上海单科,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A18.(07上海单科B,1)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答案:D19.(06上海,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答案:C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