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文化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本质和结构(一)、文化的概念1、古汉语:文治教化,治国之本。2、现代汉语:一般知识,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3、考古学: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4、理论领域狭义:指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二)、文化的转承演变1、文化进化———文化的时间转移。2、文化播化———文化的空间转移。3、文化涵化———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三)、文化的特征进化性、后天性、共有性、传承性、民族性(四)、文化的基本结构1、人与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2、人与外部世界的价值关系3、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悖论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基本形态(一)、传统文化的概念1、文化的过去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文化2、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对今天的文化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3、文化的将来式: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固此,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二)、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1、客体化的文化形态:历史典籍,文化古迹,文艺作品2、主体化的文化形态: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1、倡导学习西方的文化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改革开放2、如何使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综合创新(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作用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动力22、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秩序提供资源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新世纪人类文化(一)、现代社会的三大冲突1、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天人冲突2、人和人之间,社群之间,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人冲突3、个人身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身心冲突(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人类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中国文化的中和价值观可以化解人们的身心冲突2、中国文化的中和价值观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冲突3、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可以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第二章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真实地记录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经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一、儒家哲学(一)、儒家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先秦:①、儒家哲学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哲学思想有三大理念。即仁、礼、中庸。②、孟子继承了孔子仁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仁政之道”、“性善论”、“四端论”。③、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而不是“仁”,突出表现为“外王”,他还提出了“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命题。2、汉唐a)两汉神学与反神学b)魏晋玄学与反玄学c)隋唐佛学与反佛学3、宋明理学4、清代实学与进化论(二)、儒家哲学的几个主要观点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易传》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人合一”几乎为儒家各派哲学家接受,由于出发点不同,天人合一的具体解释又存在差异,甚至根本对立。①、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孔子:畏天命德配天地———仁学孟子:天为一切美德之本,是人类道德的终极根源董仲舒: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天人同类②、天是不假人力的无意志的自然状态,天命是自然的规律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柳宗元:天人各行不相预刘禹锡:天人交相胜,还相用2、贬恶扬善的人性论性善论:人性本善,人的道德观念是天赋的3孟子、陆九渊、王守仁、周敦颐、王夫之性无善恶论:后天的习性有善有恶,先天的本性无善无不善。告子、何晏、王安石、龚自珍、梁启超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善恶混论:人之性有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杨雄王充总之,人性论是儒家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而贬恶扬善是儒家人性论的基本理论特征,这使中国哲学打上了仁性文化的深深络印。3、社会本位的道德思想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价值远远高于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转移,国在家中,家国同构,国家民族宗族利益至上。4、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知与行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围绕知行关系,中国哲学先后有知易行难说(孔子),生而知之说(孟子),学而知之说(荀子),知先行后说(程朱),知行统一说(王夫之)。二、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又称老庄哲学,道家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道”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是事物本源、本质和规律的总称。(一)“道”之道道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2、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3、道无形无象(二)“无”之道“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从无之道中,道家先后有虚无、贵无、崇有、合有无为一的等观点(三)“无为”之道道作为宇宙主体生成天地万物,是无为,又是无不为,因此,老子提出“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庄子提出“逍遥”“无待”。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从而达到“文景之治”,这是道家哲学家用于治国的成功范例。三、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几个哲学关系的探讨1、世界本原2、天人关系3、名实关系4、形神关系5、知行关系6、动静关系7、古今关系(二)基本特征1、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整体合观天人关系,与西方哲学分门别类,比较重视个别事物分析,重视微观研究的思维方式不同。2、哲学没有变成神学中国古代尊孔,没有统一的人格神,这与印度哲学,西方哲学、阿拉伯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43、以伦理为本位的人道主义:与西方的个性自由为本位的人道主义不同。4、知行统一的认识论:很少有西方那样的不可知论者总之,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西方人主张天人相分,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中国人重视自然经济,重视集体;西方人重视商品经济,重视个人;中国人崇尚和合,西方人热衷征服;中国人追求精神生活,西方人追求物质生活;中国人喜爱内向型文化,西方人喜爱外内型文化;中国人重视综合直觉,西方人重视分析研究;这就是中国人的仁性文化与西方的知性文化的不同之处。第三章伦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思想家特别关注伦理道德问题,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理论资源,对于我国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中国传统的主要德目:仁、义、礼、智、信(五常)(一)仁仁为“全德”是一个包罗众德的范畴孔子:仁者爱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义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孔子:见得思义孟子:舍生取义、重义轻利荀子:先义后利(三)礼社会规范、社会等级制度、法律规定,伦理道德规范的总称也是个人行为规范、礼仪、礼节、接人待物之道。孟子: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四)智理智、理性、智慧的总称,包括五个方面知道遵道利人利国自知知人慎言慎行见微达变孔子:智者不惑仁智并举孟子:是非之心,智也(五)信:信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道,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世无信不立孟子: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二、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一)儒家理想人格—圣人1、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2、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要求人们具备仁爱精神、济世情怀、中庸品质、注重气节操守。3、儒家文化推崇的道德观念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生境界。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观念。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想人格(二)道家的理想人格—神人追求绝对自由,傲视世间的万物,超然于生死之外,对一切成败都漠然处之。5庄子: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三)墨家的理想人格—兼士不仅追求道德完善,而且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1、兼相爱不分差等不分亲疏、尊卑、贵贱地爱一切人。2、交相利以利他人为本位,达到双赢互利。3、苦行寡欲侠义风骨扶弱抑强、济人困危、慷慨赴难。(四)法家的理想人格—法术之士法家继承荀子性恶论和老子权术政治学说,设计了其理想人格。1、任力不任德推行耕战政策,主张富国强兵,反对仁爱和兼爱的主张。2、贵法不贵义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3、重势抱法守势,运用权术,具有驾驭臣民的技巧虎豹之所以能胜人,执万兽者,以其爪牙也。倘使虎豹失其爪牙,则人必制之矣,今势重者,人主之爪牙也,君人而失其爪牙,虎豹之类也。(五)佛教的理想人格—佛经过修持取得“觉行圆满”的大彻大悟者,是一种出世型的理想人格。1、“无我”破除我执,破除对自我的迷恋,鄙视人世间的功名利禄。2、“无欲”对人世间的一切荣辱毁誉,升迁沉浮都以“无念为宗”,保持“无欲”的宁静状态。3、“无争”凡事忍字当头,对于一切苦难与屈辱无条件忍受,“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三、道德修养方法(一)儒家1、反身内省见贤思齐,吾曰三省吾身2、重敬进学在致知,涵养须用敬3、存心养性减少物欲,保持四端扩充浩然正气4、重学学习是实现仁德的重要途径5、力行学而不行则无异于不学(二)道家1、无为对一切世事都能漠然置之2、绝仁弃智仁义礼仪会改变人的朴素本性,束缚人的本真情感3、坐忘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自我,达到形若枯槁,心如死灰的地步4、心斋心志纯一,消除任何杂念,进入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三)佛教戒正语正业正命戒律之学定正念正定禅定修养之学慧正见正思正精进智慧之学第四章宗教一、宗教的本质和特征。(一)、宗教的本质:1、定义:宗教指的是人们的一种信仰,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左右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它予以崇拜,导致内心的敬畏。2、本质:①、宗教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认识论,它是荒谬的。6宗教是颠倒了的世界观,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②、宗教信仰存在着某种合理性。A、宗教体现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始终表现为一种指向更进一步及至至高无上的精神趋向。B、宗教包含着人类面对自然,社会而产生的某种意向追求。C、宗教表现了人类共同的喜与恶、崇拜与恐惧。(二)、宗教的特征:1、信仰:任何宗教都怀有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并对其敬畏、崇拜。2、仪式:各种宗教都以具体的仪式来表达自已的信仰,例如:献祭、祈祷、忏悔、鞭身、坐关等。3、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4、神庙如道观、寺庙、教堂、清真寺等。5、特殊的感情体验。6、道德规范。(三)、宗教的起源:原始宗教: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部落宗教:至上神崇拜。民族宗教:祖先崇拜、多神崇拜。世界性宗教:对天帝、佛祖、上帝、真主的崇拜。二、中国道教:(一)、起源:道教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土生土长的宗教。1、民间巫术2、神仙方术3、老庄学说《道德经》、《南华经》。4、吸收儒、佛、阴阳、谶纬等各家的成分。(二)、特性:1、重生、乐生、重视今生。2、信奉多神:大罗天(玉皇大帝)。三清天玉清天(元始天尊)上清天(灵宝天尊)太清天(道德天尊)(三)、发展演变:1、汉魏南北朝时期初创时期形成于东汉中期五斗米道张道凌、张衡、张鲁三代割据汉中。兴盛于东汉末年太平道张角首创、黄巾军起义。成熟于南北朝士族神仙道教葛洪、寇谦之、陶弘景发动道教改革,促进道教由原始宗教向官方宗教演变,纳入忠孝仁义的道德规范。2、隋唐时期全面发展繁荣。隋文帝尊道士焦子顺为天师、隋炀帝拜茅山道士王致远为师。李世民奉道教为李姓宗教、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设崇文馆崇玄博士。在科举中增设老、庄、文、列四科。3、宋元时期发展变革时期。北宋历代皇帝十分崇奉道教、宋徵宗尤为突出,导致亡国。金、南宋时期民间道教十分活跃,金有太一教、大道教、全真教三派。7南宋有净明道、金丹派,元代对道教各派皆扶植利用,许多失意儒士拥入道教。4、明清时期停滞、衰落时期。道教内部腐败,外部理学强力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