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第二节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第三节环境统计方法第四节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第五节环境审计方法第六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第一节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目的:为了掌握和了解某区域环境现状,发现和识别主要环境问题,从而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制定和实施创造条件。环境现状调查包括现场监测、勘察以及征询专家意见等。环境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经济和社会评价、污染评价。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1.环境特征调查(1)自然环境特征: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1.环境特征调查(2)社会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①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a.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布局是人类生产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它对区域环境产生直接和显著的影响。b.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生产力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反映了人们征服、改造、控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a.社会人口状况分析,人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同环境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b.社会意识状况分析,规划区内人们的思想、道德、哲学、美学、文艺、宗教和风俗等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当地人们的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这些社会意识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c.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环境污染因素调查: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污染源综合调查。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调查,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调查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污染调查还应考察现存环境设施运行情况、已有环境工程的技术和效益,作为新规划工程项目的设计依据和参考。2.生态调查环境自净能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气象条件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建设密度能耗密度调查等3.污染源调查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等4.环境质量调查环境保护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和环境监测资料。5.环保措施效果调查环保设施运行率、达标率和环保措施削减污染物效果以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6.环境管理现状调查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环境政策法规实施和环境监督实施情况等。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2.现场监测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该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3.遥感的方法长白山遥感图片()三、环境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社会经济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源评价等几个方面。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量描述为主。(1)自然环境评价:通过自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相关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确定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1.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2)社会经济评价:项目内容人口评价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的文化素质等。经济活动评价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产品综合能耗、能源利用率等。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住房、道路、给水设施及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能源结构、供热方式、绿地及分布和电话普及率等。目的:正确认识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突出超标问题,以明确环境污染的时空界域为主要环节,指出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潜在的环境隐患等。(3)环境质量评价:(4)污染源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确定评价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2.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1)自然环境评价方法:①类比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一般有生态环境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等。②列表清单法:将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表格的行与列里,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号、数字或其他符号表示其性质、强度等。③生态图法:即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信息叠合在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苏州市行政区划图苏州市各乡镇大气中甲醛含量分布图④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用得最多,必须建立表征生态环境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标准,赋予各因子权重,然后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值。例如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梅罗指数、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格林大气指数、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等。⑤景观生态学方法:通过空间结构和功能分析与稳定性分析,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⑥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常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又称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⑦生物生产力评价法:用三个基本生物学参数(生物生长量、生物量和物种量)来表示,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⑧其他评价方法:多因子数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的方法还在不断出现,但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其可靠性最终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获取可靠的资料数据,仔细分析生态环境的特点、本质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评价成功的关键。关键:选择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化的方法。目前尚无统一评价标准,一般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所选择的总的战略目标,结合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来确定。(2)社会经济评价方法:环境质量评价分为单环境要素评价、单要素综合评价和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评价方法:某污染物在环境中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值,称为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表示污染物的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倍数。0iiiP(3)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评价指标:排放量和毒性。多种污染物比较分析:标准化法(将不同种类、不同量纲的一组值进行标准化,使之可相互比较。)排毒指数法环境污染能力潜在指数法等标污染负荷法(4)污染源评价方法:6010QCCPiii9010iiiiqCCPjiijPP1等标污染负荷法项目公式备注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废水中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Pi——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d;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mg/l;C0i——i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标准与Ci同单位的数值,无因次量;Qi——污废水排放量,m3/d。废气中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Pi——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d;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平均值,mg/mN3;Coi——i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标准与Ci同单位的数值,无因次量;qi——废气中i污染物的介质排放流量,mN3/d。某污染源j的等标污染负荷(Pj);污染源j中各污染物i=1,2…n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为污染源j的等标污染负荷。mjjTPP1m1jPijiP总%100TjjPPK%100TPPKiI总评价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T)按调查区域内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T)大小排列,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源列为区域内主要污染源。评价区域内某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Pi总)按评价区域内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Pi总)大小排序,分别计算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j污染负荷比(Kj)污染物排放量排序是直接评价某种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的最简单方法。实施总量控制规划时,针对区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对排放这一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总量排序。区域主要污染物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或是根据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来确定。针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首先要有污染源排放量清单,然后排序,再选出占污染物总量90%以上的污染源,进行总量控制规划。污染物i的污染负荷比(KI)第二节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一、环境目标1.概念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环境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环境目标应具有一般发展目标的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并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先进性。2.类型按管理层次分宏观目标是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是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规定的环境目标所作的具体规定。按规划内容分环境质量目标主要包括大气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按规划目的分环境污染控制目标主要有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有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同时还要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规划目标环境管理目标因此,在环境规划中要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同时还包括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按规划时间分短期目标(年度)目标一定要推确、定量、具体,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中期目标(5-10年)目标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目标。长期目标(10年以上)长期目标主要是有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按空间范围分按空间范围可分为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和山区也可规定其相应目标。从总体上看,上一级环境目标是下一级环境目标的依据,而下一级则是上一级的基础。确定环境目标必须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并可以时空分解和量化。3.确定环境目标的原则4.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出环境目标后,还要对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并及时反馈回来对目标进行修改完善,以使目标准确可行。通常包括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和其他分析等。阅读材料: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出台资料来源:P早期的河流健康评价主要采取指示物种法,但这种方法不足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别是不能反映人水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采取指标体系法。根据健康长江评价目标和实际需要,提出了由总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4级构成的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层是指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系统层是指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防洪安全保障系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状态层是指在系统层下设置水土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河流完整性与稳定性、水生物多样性、蓄泄能力、服务能力5个状态层。要素层是指采用可以获得的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反映长江的健康状况。(定量指标有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比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率、湿地保留率、优良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