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第一节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第二节环境评价和预测第三节环境功能区划第四节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与生成第五节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在制定环境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②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④坚持污染防治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实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以生态理论和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间的辩证关系,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明确制定环境规划目标、方案和措施,实现”三效益”统一的工作准则。⑤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⑥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⑦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一)规划的编制1、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代表同级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提出主要要求、时间进度,下一级环境保护部门代表同级政府组织规划编制组,编制工作计划和规划大纲。也可以由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同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规划编制组。规划编制组一般分为领导组、协调组和技术组,人员由通晓规划对象的专家以及有关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由对规划地域或领域具有决策权和协调能力的部门领导人担任指导。工作程序见图6—1。图6-1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一)规划的编制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环境规划由专门组织的技术队伍(规划编制组)承担,这是规划编制的主要阶段,其编制技术要求程序见图6-2。图6-2环境规划编制技术程序参照相关的规划文本,如中山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二)规划的申报与审批•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规划编制单位在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后,将文本报送同级政府和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初审,同级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可对方案进行决策、批准、驳回或提出修改意见;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沟通上下级认识、协调环境保护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过程,是将规划方案变为实施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同时也是环境规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在收到申报文本后,进行初审,在与有关部门取得协商意见后,对申报文本批准或提出修改意见。规划的审批应在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二)规划的申报与审批•2、终级申报与审批下级环境保护部门在得到初审意见后,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或重新编制。同级政府收到申报文本后,应予迅速批准,并将批准后的环境规划付诸实施。(二)规划的申报与审批(1)技术档案文本:指将规划过程所收集的背景材料、调查或检测所采集的信息、规划编制过程的技术档案或记录进行整理而成的背景材料文本。•3、环境规划文本(2)环境规划文本:系指正式的环境规划文本。它由环境规划管理部门管理,作为进行规划实施与管理的蓝本。(3)环境规划报审文本:这是正式的环境规划文本的缩编文本或简编文本,主要用于申报、审批。简编文本内容应包括: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和社会简况,前期环境规划(或计划)执行简况,规划要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规划目标(时空限定),主要措施,主要工程项目及说明,投资预算及来源,主要困难及要求提供的条件等。第一节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环境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期望达到)的环境状况或标准。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和灵魂,是进行环境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环境战略的具体体现)。•1、环境目标的层次•(1)总目标•(2)单项目标•(3)环境指标•(1)按规划内容分2、环境目标的类型•①环境质量目标•②环境建设目标•③污染控制目标•④环境管理目标•(2)从时间上划分•(3)从空间上划分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环境特征性质: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容量决定污染排放目标----环境功能:根据环境功能决定环境质量目标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应当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规划目标应高于人们生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规划目标应高于生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4)应满足现有技术经济条件----规划目标应符合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5)能作时空分解和定量化----尽量定量化,目标应能时空分解---方便管理、监督、检查和执行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制定目标后,还要对规划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并及时反馈,对目标进行修改完善。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分析环境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保障,若资金有问题,应做调整。注意运用社会资金2)技术力量分析环境管理技术—协调、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技术—采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是否具有环境管理、污染治理技术人才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调查核实现有削减能力分析潜在削减能力—加强管理、增加设施4)其他分析环保意识分析—环保意识高则规划容易实现法规的执行情况—是否有法不依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规划指标是指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用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目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境指标构成的有机集合。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根据规划指标表征对象、作用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通常把它们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详见表6-1。注:省内城市按城市要求,城市内行业按行业要求。①代表确定采用的指标。②代表灵活性指标。第二节环境评价和预测一、环境调查与评价(二)环境评价1、自然环境评价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一)环境调查1、环境信息采集2、环境信息采集方法环境评价工作是在全面、可靠的调查基础上进行的。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是环境规划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弄清环境现状,了解区域环境特征、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给区域环境质量作出合理的评价并发现主要环境问题。同时,需要通过评价确定各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一)环境调查②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④环境科研部门保管的文献资料(包括环境调查、科研成果等)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①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③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⑤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⑥专家系统提供的信息情报⑦为规划编制或专门进行的实地考察、测试所得的资料等1、环境信息采集2、环境信息采集方法②召开专家和管理干部座谈会,请他们撰写有关资料或通过信函调查采集信息;③吸收与环境规划有关部门的干部和专家参与环境规划编制;④依靠当地环境保护委员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①查阅和收集公开发表的上述文献资料;⑤设立规划研究课题,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关键问题的研究或关键数据的测试、核算等。(二)环境评价的内容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3、污染评价1、自然环境评价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在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基础上,完成区域自然环境质量评价。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在对人口、资源优势和利用状况、产业结构与布局、经济规模及科技情况等社会调查基础上,开展包括生产力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社会人口状况分析、社会意识状况分析等内容的区域社会环境现状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还需要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序,由此确定评价区域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三)环境评价工作和内容1.污染源调查了解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毒性,综合评价污染源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作用,选出地区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2.监测项目的确定在主要污染物地球化学性质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何类污染物为本区的监测项目3.监测网点的布局根据工、农业和城市各物质要素分布特点以及自然条件,规划合理的监测网占4.获得环境污染数据采集代表性样品,设计样品前处理方案测试,获得可靠数据: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对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合理叠加,用作图方法显示评价区环境质量综合污染状况6.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计算各种疾病率(死亡率)与环境质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7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室内模拟实验,确定模式中的参数,建立符合评价区情况的计算模式。8.环境预测研究将未来工业设计数据、工业治理设计参数带人模式。研究随工业发展和“三废”治理,环境污染的未来变化趋势。二、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一)环境预测的依据(一)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①规划区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②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③城镇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及能源、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行业发展规划。④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等资料(二)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1.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是影响预测的重要因素。3.突出重点即抓住那些对未来环境发展动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不仅可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预测涉及面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要注意不同层次的特点和要求。(三)预测的类型进行环境预测时,根据预测目的的不同,所采用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因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目标导向型(理想型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性预测(四)环境预测的内容Text1Text2Text3Text4Text53、环境污染预测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5、生态环境预测1、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预测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其他要素因时因地确定。经济发展预测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工业总产值预测,同时对经济布局与结构、交通和其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作必要的预测与分析。经济发展预测要注重选用社会和经济部门(特别是计划部门)的资料和结论。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的规划、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标准来预测区域环境容量的变化,预测区域内各类资源的开采量、储备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3、环境污染预测根据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和转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及分布,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种类和数量。环境质量预测的要点是确定排放源与汇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4)环境治理与投资预测预测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装置、措施、方案以及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效果预测规划期内的环境保护总投资、投资比例、投资重点、投资期限和投资效益等5、生态环境预测预测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按原始运行(或无有力措施)的状况,预测分析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再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预测分析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然后综合分析各种状况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为编制生态环境规划,调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情况,城市绿地面积及环境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及城市发展趋势等。(五)预测方法的选择1基本思路环境预测是在环境调查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综合分析或一定的数学模拟手段,推求未来的环境状况。其技术关键是:(1)把握影响环境的主

1 / 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