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市场也活跃起来。但古老的秦腔艺术却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和火热场面,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秦腔大戏的演出已寥寥无几,秦腔艺术如何在宁夏南部山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呢?现粗略地谈谈个人看法,仅供戏剧界同仁商榷。一、秦腔在南部山区的传播和发展秦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性格和品德,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理想与追求。蕴藏着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由一代代艺术家继承并在长期的演出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发展起来。宁夏南部山区在元明时期是西北最大的军马屯集区。一批批官兵来此屯戍,不免有许多秦人子弟到此居住,也有不少秦地秦腔失业人员流落到此,秦文化的引进与交融为秦腔在南部山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上世纪40年代,宁夏南部山区相继出现了不少秦腔自乐班,每逢集市、庙会,民间艺人就相互串联组织起来自娱自乐,有的甚至以此为生。解放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各县都成立了秦剧团。但演出剧目大多是传统戏,演职人员以陕西艺人最多。到了六十年代。政府将固原、隆德、西吉三县秦剧团合并,组建了固原专区秦剧团,全团演职人员多达160余人,阵容强大,资质雄厚,成为秦腔在南部山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鼎盛时期。1969年初,由固原专署筹备经自治区政府批示申报国务院备案成立了固原专署秦剧团,于同年11月7日正式挂牌成立。在原宣传队的基础上又抽调了部分下放的老艺人,七十年代剧团先后两次招生,并送往郑州、西安、兰州等地学习深造,演出队伍不断壮大,新老结合的演艺队伍使当时剧团在演出质量上突飞猛进,在周边地区声誉响亮,区内区外演出频繁,推动了本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成为秦腔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先后培养出了本地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金保林、王巧云、马西仓、牛养民,青年新秀罗晓英、林银萍等。八十年代,海原县文工团创编了大型秦腔剧《杀葫芦》、眉户剧《娃们的婚事》,固原地区秦剧团创编了大型历史剧《杨延贵》,西吉文工团创编了花儿歌舞剧《花儿四季》等,当时政府组织的文艺调演、汇演频繁,既丰富了文化市场,又提高了演艺技能,无疑为戏剧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传播又掀起一个新的高潮。二、当前秦腔在南部山区的存在现状和趋势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但近十多年来,由于剧团管理体制的落后,电视及多媒体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娱乐观念和方式。剧团门口排队买票、下乡演出人群如潮的场面没有了。逢年过节的庙会也让一些民营戏班以低价位占据,他们演出的剧目贫乏,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非专业,根本谈不到创新。观众从内心感受不到戏剧力量的愉悦,久而久之这些观众也就对戏剧没有什么情感了。因此,出现了当前剧团没戏演。观众没戏看的局面。1、陈旧的管理方法和运营模式秦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从精神内涵到表现形式都迎合着农民、农村和农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剧团却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演出市场份额。目前,戏剧面临着两大困难,其一是行业依赖生存的外部经营环境不容乐观,其二是行业内部的经营体制不太规范,这就要求剧团首先要培养懂管理、会经营、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殊环境,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选择,去组织,激励和发挥专业剧团的内外潜力和积极主动性。不能说凡是国营剧团就一定与市场无缘,陈旧的体制也不一定是造成剧团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但一定程度上却给剧团带来了不少隐患,如人才资源的配置上很难严格地按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实施,创作的剧目一味地追求政府领导的审查,以此来换取经费。却不能直接面向观众,更没有抓市场营销的路子。作为专业艺术团体,不仅要在“产品”上着意做文章,而且要让市场营销的轮子有效地运转起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把视野向外延伸,把艺术生产和经济指标紧紧捆绑在一起,两者双向互动,不断探求艺术生产和市场营销的规律和经验,没有市场去创造市场。没有观众去培养观众,尽可能满足观众对舞台艺术的不同需求。2、演职人员的断层和演艺水平的下降在宁夏南部山区,戏剧是很受群众欢迎的,隆德、彭阳、海原、西吉、固原等地有大面积市场有待于培育。目前,国营剧团在职人员收入有限,演职人员往往为生活所迫盲目去谋求和发展第二职业,甚至有的直接转行调离,造成戏剧人才严重流失。又因为没有政府的指标和财政的划拨不能随便招收人员,致使近二十年来后备力量无法供给,仅有的演职人员缺这少那,有的行当直接无人,长期的停产导致在职人员思想不稳定,演艺水平逐渐下降。戏剧界有句行话说得好:“一月不练,手脚生慢;两月不练,只能瞪眼看;三月不练,成了门外汉。”何况常年累月,演员失去了观众的检验和支持,不要说出现“把式”,就连正常的排练都不能严格自律,这无疑给当前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设置了可怕的障碍,而补充演职人员势在必行。3、市场经济促使文化娱乐方式多元化近十多年来,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的冲击是人们可以清晰感受到的,它改变了人们从事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观念和方式。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和信息闭塞,群众娱乐方式单一,尤其在农村除了能看到电影,再就是看戏,观众只有坐在舞台下面欣赏戏剧才能享受到一顿娱乐大餐。如今,电视、网络蓬勃兴起,虽说它们只是一种传播媒体,但内存事物的包罗万象无形中激活了人类潜在的欲望和空前的梦想,它服务于人类,人类的生活、娱乐开始依赖于它们。因此对戏剧这种面对面“观演”的舞台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三、秦腔要在南部山区生存和发展的几点建议1、把握时代脉搏,进行市场化机制建设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文化市场的需求,、遵循戏剧在南部山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将真正优秀的演职人员有机地优化组合,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一支有效的演出队伍,面向城市、农村,歌舞戏剧“两条腿”走路。深入群众,送戏下乡到南部山区的各个角落,培育演出市场,锻炼演出人才,增加经济收入,宏观调整本地区各行业的文化宣传活动。如果政府主管部门将各行业作为宣传活动的经费进行有机地调控,剧团可以针对不同宣传对象进行创作。编排出不同内容的节目,深入群众组织演出,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同时宣传了党的政策,既培育了市场和观众,也弥补了专业文化团体缺少经费的问题,使业务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同时也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2、以市场为导向,以演出为动力进行剧目创作进入本世纪,固原市秦剧团先后创作编排了三本大戏――《走出大山》《村支书李玉荣》《情深深爱无声》,三本戏的运作方式不同,它所属的命运也就不同。《走》剧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三易其稿,三次精排,不但在宁夏首届文化艺术节及全国劳务输出大会上展演,而且获得了西北五省区戏剧大赛综合一等奖,更可喜的是在固原市辖内四县一区的每个乡镇都公演,对推动劳务输出的产业化政策起到了宣传作用。同时剧团也得到了灯光、音响等方面的购置经费;《村》剧恰逢党的先进性再教育政策,由政府安排在各县城巡回公演了一场;而《情》剧得不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因为经费问题排练完成后没能和观众见面,这些以本地真人实事为原型创作的剧目,真实而感人,生动而可信。但生产出了“产品”,却没有营销的路子,演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文化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在强调“出人出戏”的观念指导下,重创作轻演出,文化“产品”不是为演出而创作,反而是为创作而演出,后果可想而知。3、继承戏剧传统文化,致力开拓创新戏剧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剧团要抓住以戏剧的演出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经营性质,政府也有责任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给予支持。只有把最先进的运作模式,最超前的经营理念,最科学的技术配置吸收进来,推动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帮助剧团与演职人员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让剧团实现良好运作,剧团更要主动开拓自我生存发展的空间。创作出经典剧目来奉献给广大人民观众,也可与电视台或音像出版机构联络,让戏剧走出舞台,走上荧屏,版权共享,利益互赢。这就要求剧作者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高度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深入生活,认真思考和体会南部山区人民的情感和气质,抓住本地区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表达出南部山区广大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时代变革的理解。只有这样,戏剧艺术才能充满活力,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