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腔艺术现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秦腔艺术现状一、笔者所了解的秦腔艺术秦腔,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传统戏剧表演形式之一,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又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亦称为“乱弹”。并以独特的地貌风格卓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据王绍猷《秦腔记闻》记载,“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秦腔不仅广泛流传于西北五省,也对后世各地出现的包括京剧、河北梆子戏等在内的不同种类戏剧形式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秦腔被誉为“百戏之祖”。在语言上,秦腔开创了板腔体语言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在成对的上下句基础之上集中体现了唱、念、做、打的演出形式,给予了戏剧演员和剧作家充分的发挥空间,使之较其他剧种而言更加自由不受约束。在音乐结构上,秦腔所开创的梆子腔结构在上下句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板式(即节拍)的变奏,形成节奏、节拍、旋律的变化,从而构成一段完整的唱腔或一出戏。在音乐表现上,秦腔的唱腔分为趋向于欢快明亮的花音和趋向于悲怆激愤的苦音,在伴奏形式上以板胡和月琴为主。从声腔上讲,秦腔来源于陕西民间音乐与说唱艺术,其形成以陕西语音为基础,而关中语音更是被奉为“正音”。从地域上讲,秦腔发源形成于古秦地,即现在陕甘一带,尤以西岐(今岐山)和雍城(今凤翔)为核心。随着陕西商人开辟商路进行频繁的贸易活动,秦腔的影响范围已然辐射了大半个中国。对于京剧、汉剧等发展,秦腔也间接地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秦腔的表演艺术在汉代百戏中就已有所体现,而唐代梨园的设立更是丰富了秦腔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唐宋元明的几代传播,秦腔在清朝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那时的秦腔一度成为了戏坛盟主,秦腔艺人魏长生先后三次进京,轰动京城。而通过“花雅之争”,秦腔更是流传于全中国,甚至一度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位。民国初期,陕西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改良戏曲”的影响下,率先成立了“伶学社”,后更名为“易俗社”。与此同时,随着三意社、觉民社等秦腔班社的成立,推动了戏曲的改革浪潮。同时,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具有破除封建性质或是塑造古代英雄发扬民族气节的剧本,例如《三滴血》《软玉屏》《鸳鸯阵》等。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编演新秦腔宣传新思想,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秦腔的发展依旧顺风顺水,尤其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设立,使得大量的优秀剧本、大量的优秀演员在那个时代涌现出来。十分可惜的是,“文革”的到来中断了秦腔蓬勃的发展势头。改革开放后,面对剧目老化、演员老化、观众老化的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振兴秦腔”的口号。进入21世纪,秦腔再次唱响在人民心中,随着艺术节的创办和文化惠民活动推动了秦腔的发展。二、秦腔在中学生眼中的状况分析在我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人们对秦腔的关注度不似从前。为了更好地了解秦腔在中学生中的“知名度”,我在西安铁一中高中部五个班随机选取了100名同学做了一份小测试题:秦腔小问卷:1.你对秦腔的了解情况:A.不了解B.了解2.你有没有去剧院观看秦腔表演?A.没有B.有3.如果有时间你是否愿意去更深一步了解并宣传秦腔?A.不愿意B.愿意4.请在以下秦腔十大经典剧目中选出你最了解或最感兴趣的三项:A.三滴血B.火焰驹C.铡美案D.五典坡E.周仁回府从以上四个图表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秦腔文化在学生的普及方面并不突出。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对秦腔有最基本了解的同学仅占1/3,而对秦腔深入了解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形下,也只有不到15%的学生在剧场真真切切地观看过一次原汁原味的秦腔。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对于了解秦腔、发展秦腔的态度大部分学生持积极态度,但仍有一小部分人不愿意去深入了解秦腔。最后,在剧本了解方面,《赵氏孤儿》《三滴血》《西安事变》等在学生圈子中的知晓度较高,而《五典坡》《游龟山》等经典剧目却不被学生所熟知。看到这样的结果,我的心中感到一丝悲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传统文化的发展结果难道只能是在社会的浪潮中随波而逝吗?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中学生普遍无法全然接受秦腔呢?于是,我在原问卷的基础上又添设了几个问题,并随机抽取了之前100名学生中的近二十人进行作答。问题如下:1.你的长辈有没有听(看)秦腔的爱好?2.如果你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并宣传秦腔,你认为你的长辈会不会支持你,为什么?3.如果学校开设秦腔选修课,你会不会去听这门课程?4.作为一名陕西中学生,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下,你认为怎么做才能够面向中学生将秦腔文化更广泛地宣传。根据这些同学提供的答案,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些信息。首先,在调查中我发现几乎老一辈人都有着爱听秦腔的习惯,时不时还能唱上几句,但在“文革”中,由于秦腔遭到大量的冲击,使得秦腔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到了父辈这一代,能够听秦腔的人已有所减少。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我们这一代学生更是无法近距离接触了解秦腔,秦腔似乎已经远离了学生大众的视野。其次,基本上所有的长辈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我们中学生应当为宣传秦腔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最后,在宣传秦腔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认为将秦腔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中小学生的教材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我们高中生,如果能将其列入到选修课程中,那也一定能起到引领中学生走进秦腔艺术的初衷。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我认为政府应当加大秦腔乃至整个陕西传统文化艺术的宣传力度,让秦腔走进中学生的生活中。近几年,陕西省校园(大学生)戏剧节的创办、“秦腔进校园进课堂”的活动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了积极响应,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若可以,我们不妨把这一活动推广到中学校园中,可以让中学生听讲座、看表演、甚至学习一些秦腔艺术的基本技艺。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秦腔文化一定能得到有效的传播。三、研究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外来多元文化的碰撞,在当今时代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秦腔的态度较为冷淡。作为陕西人,我们都应该积极地投身到对秦腔文化艺术的振兴发展上,政府部门应大力开展“秦腔进校园”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秦腔。虽然,秦腔已经很难恢复到以前的繁荣时期。但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将会一直流传至我们的子子孙孙。可喜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新提出,陕西的文化艺术将会借助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逐渐被世人熟知,进而走向世界,这无疑对秦腔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在短短一个寒假的时间里,参与研究性活动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充实了我的生活。最后,感谢各位专家、老师及西安铁一中高一兼优班、恩泽班、羽蒙班、高二M2-3班、M2-8班的100位同学在研究过程中对我的帮助。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