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X论文结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绪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范畴一、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范畴选题的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一)选题目的(二)研究背景(三)研究的意义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述评一、国外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一)大都市区的产生和界定(二)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三)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四)大都市区空间形式及其调控的研究(五)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研究二、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述评(一)大都市区的涵义及其定界的研究(二)大都市区形成机制的研究(三)大都市区实证研究(四)大都市区景观生态及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五)香港大都市区、台湾的大都市区研究及规划实践第三节研究的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一、研究的方法二、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大都市区的产生及其演变大都市区产生的背景分析一、城市由集聚为主转向以扩散为主二、新的工业组织方式的产生三、交通技术创新促进了城市郊区化大都市区的发展演变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的发展演变我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演变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空间结构二、城市空间结构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涵义(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特征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一、中心集聚、圈层式扩展二、核心城市郊区化三、城郊均衡发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态一、单中心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多中心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多中心圈层式空间结构(二)多中心带形空间结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进步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交通技术进步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生产和管理技术进步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一)生产和办公自动化(二)管理技术进步的影响信息技术进步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体制创新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影响一、市场体制的创新二、规划体制的创新三、管理体制的创新空间相互作用分析通勤流物流信息流信息时代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信息时代的特征第二节信息时代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特征第三节信息时代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态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第一节大都市区城镇居民点空间结构优化第二节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第三节大都市区景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第四节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途径一、行政区划调整二、开展大都市区规划三、成立大都市区管治政府第一章绪论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范畴一、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范畴首先,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大都市区。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是国际上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城市功能地域单元,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本质上是非农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与中心城市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连续区域的组合,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二是与之联系密切外围城市化地区。大都市区和都市区都是英语MetropolitanArea翻译而来,一般是指同一个概念。大都市区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它不是一种行政区划或经济区划单位,最初主要是为了保持城市人口统计的方便而确认的功能地域单元。在美国,从城市的景观地域出发,将全国分为城镇和乡村;从城市的职能地域出发,将全国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许学强,1997)。本论文研究的大都市区主要指核心城市常住非农业人口大于50万人的发达的城市化区域。与大都市区相关的概念有集合城市和都市连绵区。英国社会学家格迪斯(PaatrickGeddes)早在1915年提出集合城市(Conurbation),集合城市不同于大都市带,集合城市是城市建成区的连绵,而大都市带是都市区的连绵,有严格区分,大伦敦地区、巴黎地区以及荷兰的兰斯塔德等城市密集地区均属集合城市层次,而整个英格兰东南部的城市密集地区可看作大都市带(史育龙,1997)。空间结构研究始于本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自50年代以来,对空间结构的研究在美国、联邦德国和瑞典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结构理论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区位理论,它所考察的对象包括产业部门、服务部门、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区位、空间关系、人员和产品、财政、信息的区间流动等方面(陆玉麒,1998)。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是以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特征、城镇居民点的等级规模的空间分异、基础设施的布局、人口分布以及信息流、客货流、资金流的空间流量流向及其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将是其研究的重点。自本世纪初美国使用大都市区这一概念作为统计单元以来,日本、韩国、欧洲各国相继开展了对以城市为中心的发达城市化地区的大都市区的研究。二战以来,各国大都市核心区面临着中心区振兴、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用地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迫切要求在大城市的规划中从区域层面上协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关系,统一协调中心区、近郊区、外围区域之间的用地空间布局、人口分配、产业布局以及环境整治和交通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和规划实践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信息时代,城市与区域日益融为一体。对未来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进行合理调控和引导变得尤为必要。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社会的到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退居次要地位,而知识和人才将上升到第一位,对信息的掌握和控制能力将是影响区域城市等级和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城市和区域以人口规模和以用地规模论实力的局面将彻底改变;同时,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虚拟(在线)空间将对传统的空间结构产生强大的影响,尤其对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未来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变动趋势及其调控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选题的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一)选题目的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将城市放到区域中去研究,但是常常由于城市的区域研究深度不够,或总体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缺乏很好的衔接,导致城市发展很快突破原有的框架,造成新的问题的产生。本文选题是基于发达地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需要,同时,时代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将中心城市与其紧密相临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开展以中心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目的是为了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行政区范围,在更大的区域内研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方向,在用地和产业布局方面不只是在中心城市内部协调,而是将周边发达的城市化地区纳进来一起考虑,同时试图从行政管理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促进以中心市为核心的整个大都市区的协调发展,为城市总体规划或开展大都市区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二)研究背景1、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大都市区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大都市区的出现将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重组与变化,而且使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在城市地域形成新的规律化的流动与布局,使城市基础设施规模和社区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对原有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2、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冲击下,人们的工作方式、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将会发生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将会对原有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区域空间中各种要素的组合产生深远的影响。3、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在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已相继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大都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功能地域形态的重要性日益增强。4、大都市区内外的各种矛盾也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外来移民大量流入大都市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竞争加剧,城市下岗工人增加,大都市区核心城市及其边缘区贫富差异逐步扩大,带来城市基础设施欠缺,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社会问题极化以及城市呈同心圆扩展或沿交通线蔓延,郊区土地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三)研究的意义本文结合南京、温州、汕头等大都市区专题研究,在探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分析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影响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因素,预测未来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影响城市发展的条件瞬息万变,中心城市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挑战,如果一味地控制中心城市的规模,必然会影响中心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对于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由于片面的求大的思想,也不可能从实质上达到控制中心城市规模的作用,如果不加以限制,会导致中心区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协调中心市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优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大都市区综合实力和大都市区层面上的生活质量成为研究的重点和规划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促进大都市区的持续协调发展,开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和规划实践变得尤为重要。开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将为目前正在广泛开展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指导大都市区内部未来各级城镇集聚区的用地布局、产业的空间分布、基础设施的共建、区域环境保护等提供思路,解决大都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也将为我国在实践中逐步推行大都市区规划和大都市区管治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述评一、国外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一)大都市区的产生和界定本世纪初,为寻求解决大都市发展中遇到的用地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产业的空间分散等问题,各国逐步开展了对大都市区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首先是美国针对城市人口统计中的问题提出了大都市区这个概念,并在1910年人口普查时就定义了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1950年和1960年相继修正为标准大都市区(SMA)和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其中,1960年将大都市区定义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人口大于5万)和与其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上的区域组成”(PeterG.Goheen,1968);有学者(DUNCAN)等人通过使用零售贸易业、银行结算、商业服务业收支、制造业增加值以及批发贸易业作为研究大都市区研究的指标,得出具有大都市区特征的中心市人口至少应该在30万以上,在这个人口规模下,大都市的空间功能扩散才能达到专门化。1954年,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标准部仿照美国的SMA(StandardMetropolitanArea)定义“标准城市地区”的概念,来表示城市的功能地域,后来,城市的功能地域具体化为“城市圈”,如被广泛应用的生活(通勤圈)、商业圈等,主要指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的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1960年提出“大都市圈”,并规定除了外围地区到中心市5%的通勤率外,都市圈中心市人口须在10万以上,而大都市圈的中心市为中央指定市(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并且临近有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陈益宜,1983)。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行了类似于美国标准统计区的大都市区划分,虽然划分标准有所不同,但对大都市区结构的认识是统一的,都是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两部分,差别主要反映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顾朝林,1999)。(二)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在界定大都市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外大都市区的出现是基于中心市的扩散与郊区化的结果。郊区化和大都市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城市用地的限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经历了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后,人们收入的增长与城市内居住、娱乐、商务等功能用地矛盾日趋尖锐,中心区环境日益恶化,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而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交通的建设使得住宅和产业的郊区化进一步变为现实,郊区急剧扩张,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形成了稳定的通勤流,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区域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其外围地区共同构成相互联系、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大都市区得以形成,因此,发达国家大都市区通常以郊区通勤人口的比率来定义大都市区(Kennth,1985;NTO,1997)。日本的板仓胜高等人(1968)通过对板神都市圈内工业企业分布的研究,推翻了日本都市圈是由大型重化企业控制的传统观点,研究表明由一系列规模不等、产业性质各异的企业组成的工业集聚体是都市区产业的基本特点。(三)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将研究的目标转向大都市区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大都市区对社会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