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作者:孙浩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参考文献(56条)1.李国杰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期刊论文]-中国集成电路2005(3)2.胡树华车到关前路何在?2000(02)3.高梁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和战略产业[期刊论文]-开放导报2005(2)4.程津培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期刊论文]-中国发展2004(3)5.李海现.解宗方重塑技术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期刊论文]-农业科技管理2000(4)6.张景安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3(11)7.王翔韩国轿车产业自主创新之路[期刊论文]-科研管理2000(2)8.高粱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期刊论文]-宏观经济研究2004(4)9.蒋和平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200210.李章珩.张妮妮.黄雄源.郑勇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探讨[期刊论文]-湖南冶金2001(6)11.束义明.李莉.李科峰重在原始创新——论我国科技发展[期刊论文]-理工高教研究2002(3)12.蒋国华我国原始创新的瓶颈:机制与环境[期刊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13.于绥贞关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思考200314.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2(12)15.李廉水.杜占元2004年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200416.彭纪生.刘伯军技术创新理论探源及本质界定[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17.袁建文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01(8)18.薛卫平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3(7)19.柴丽俊.张璞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整合模型[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05(1)20.张会云.唐元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模糊聚类分析[期刊论文]-科研管理2003(6)21.叶克林.胡荣华.刘光平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学海2003(3)22.韩新严.吴添祖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绩效水平的因素和对策[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23.丁志华.张根保.邢预恩.余德忠.侯智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及其若干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制造2003(5)24.韩启德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产业2002(4)25.邓一华.吴贵生技术创新活动的几种测度方法综述[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26.王伟光.唐晓华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综述[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2003(4)27.陈晓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5)28.杨忠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29.史宪睿.李兆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2004(2)30.吴友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04(11)31.2002、2003、2004汽车工业统计年鉴32.2002、2003、2004中国汽车市场年鉴33.邹广德.庄继德汽车工业系统有优化与技术创新200434.史清琪.尚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200035.高旭东.高蔚卿我国企业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战略选择[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2004(10)36.程振彪正确认识中国汽车企业的做强做大[期刊论文]-汽车科技2005(2)37.郭孔辉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回顾与展望--合作与自主问题[期刊论文]-中国工程科学2004(8)38.赵树宽.巩顺龙.卢艳秋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3(8)39.马晓河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特点与问题200440.王滕宁.王中豫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山东经济2004(6)41.马晓河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产业发展特点与问题分析2004(14)42.程贵孙.黄新建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分析与优化对策[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3.史自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44.马国庆管理统计200245.金吉龙韩国的现代化研究199546.施培公后发优势199947.柳卸林技术轨道和自主创新1997(02)48.傅家骥.仝允桓.高建.雷家啸技术创新学199849.金鳞洙从模仿到创新199850.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2(12)51.RobertsonThomas.GatignonHubertTechnologyDevelopmentMode:ATransactionCostConceptualizations199852.SakakibaraMarikoHeterogeneityofFirmCapabilitiesandCooperativeResearchandDevelopment:AnEmpiricalExaminationofMotives1997(02)53.BourocheMyriamATechnologyExchangeintheInformationAge.AGuidetoSuccessfulCooperativeR&DPartnerships1999(02)54.BourocheMyriamATechnologyExchangeintheInformationAge.AGuidetoSuccessfulCooperativeR&DPartnerships1999(02)55.HKTangAnintegrativeEnterprise:Anintegrativeofinnovationinorganizations1998(05)56.SchererTechnologicalregimes,catching-upandleapfrogging:findingsfromtheKoreanindustriesSource2001(03)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严扬帆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2007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全球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世界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成为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我国新型产业化过程中,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和世界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以世界汽车产业发展为背景,以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策略与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继而在比较世界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与世界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所存在的差距,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在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条件下,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建立策略性技术联盟,实施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计划,攻克关键技术、发展新型能源清洁汽车等技术创新策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期刊论文王江.吕朋.巩顺龙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可行模式探析-经济纵横2009,(9)汽车产业的历史就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发展史,技术创新及其可行模式的选择是汽车产业迅速崛起的突破口.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3.学位论文尹博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研究——基于中日韩典型厂商的比较分析200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通过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和“自主品牌发展战略”获得了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并大大提升了汽车产业的利润,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即在核心技术方面,国内企业严重依赖外国企业,并陷入了技术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的难以实现自主创新的困境。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和企业生产方式转型的要求,使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道路成为首要的战略性课题,研究中国汽车产业今后的技术选择路径,通过构筑组织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中形成中国汽车产业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归纳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历史演化分析等方法,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日韩典型厂商的技术能力发展过程,找到实现汽车产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区别不同技术发展路径的特点和成效,结合特定的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历史演化过程,提出通过组织能力和技术创新这两个基本路径实现中国汽车产业自主技术发展的结论。本文基于企业的组织能力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观点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技术进步是一个创新内化的过程,其中组织能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在该理论框架下,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将中日韩三国的典型厂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和中国一汽集团轿车产品--技术能力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对比,找出我国汽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比较中所发现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即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和成长是以组织能力为依托的技术创新内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能力要以企业组织能力所构筑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改善能力为依托,通过正确的技术获取方式以及高强度的技术学习,快速积累技术能力;并从节能减排经济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个方向进行技术创新,通过组织能力的培养克服技术创新中后进国的惯性跟随策略,在竞争博弈中走出中国特色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之路。4.期刊论文顾晓安.李彬彬.顾宝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韩国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7,(12)技术创新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而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文选取韩国汽车业为研究对象,介绍其技术创新的表现及实现途径,并选取1990年~1996年完全自主创新阶段的韩国汽车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出口、产值、就业三个角度,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EG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实证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证实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5.学位论文潘臻FDI技术外溢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006汽车工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点,是我国民经济的支柱。透析近年来车市的“井喷”现象,我国在成为世界第四汽车生产大国的同时却令人尴尬地在自主研发体系上几乎交了白卷,汽车工业仍存在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缺少自主品牌等诸多问题。如何强化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专有技术含量和塑造自主品牌,进而提升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对国内外有关FDI技术外溢、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探讨了FDI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从我国汽车产业FDI的角度,以相关生产函数和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理论为基础,运用了计量经济方法,定量的对相关指标体系和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内资汽车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作为被解释的因变量,FDI和人均研发投入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构造时间序列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并通过EViews软件分析得出:1、FDI对我国汽车产业存在一定的负效益;2、研发投入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正效应;3、我国汽车产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来自于内资企业的创新活动。进一步检验FDI与研发投入的Granger因果关系可知:FDI对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正效益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和潜在性。同时,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FDI和技术创新)与韩日汽车产业以及世界汽车产业,我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