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学院课程论文题目ERP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学生姓名学号20092308065院系滨江学院专业10计科指导教师樊仲欣二O一三年七月八日ERP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研究10计科20092308065摘要:在对企业ERP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的意义阐述的基础上,明确了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及范围,建立了可行性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完全独立性的多级递阶结构的多指标的专家评分法,并通过应用示例进行了验证。关键词:ERP;实施;可行性1、可行性分析的意义全球化、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要求企业能够应用先进的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更快地掌握信息和整合企业资源,实施ERP系统是现今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目前对ERP投资的盲目性较大,甚至有的案例中投资的初衷是为了所谓的/领导工程/面子工程,迫于行政或舆论压力,或炒作以期在资本市场获利。投资盲目性大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领导对ERP的实施思想内涵和实施过程理解不全面、不准确。一方面,企业不了解ERP系统并非万能的系统,而是误认为ERP系统可以解决企业管理、运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另一方面,由于ERP系统的集成度高,数据、业务之间相互关联,对企业的基础数据、人员操作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若企业的管理基础弱,企业人员素质差,运行ERP系统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不准确、录入不及时,则整个系统将无法使用,系统运行完全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ERP实施前的可行性分析,可以使企业在对自身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对ERP系统了解的基础上,对投资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满足程度,企业管理基础程度及预期的效益目标,作出综合的分析判断,以免在系统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具体业务及管理需求并没有或无法得到满足,导致资金、人力及时间的浪费。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及范围确定2.1可行性分析研究现状国家计委分别于1987年和1992年发布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6的2个版本,系统体现了我国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分为4个部分:(1)市场分析;(2)技术分析;(3)财务分析;(4)经济分析目前可行性研究,通常是针对固定资产投资或工程项目的评估,一般列出如下评价指标:投资必要性、财务可行性、组织可行性、社会可行性、风险因素及对策、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付铅生(2000年)、李南(2000年)指出传统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关于ERP实施等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RogerS.Pressman(1987年)指出,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有4个固定的维度:技术、财务、时间、资源,即从这4个方面研究项目的可行性;闰菲(2001年)提出大型IT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包含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用户使用可行性、开发方案的选择性研究等;李代平(2002年)认为I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等内容;刘泰、李从东认为准备实施ERP项目的企业应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同时企业的产品应该具有生命力,这些要求从企业管理基础、业务发展现状出发对企业上ERP前自我检查给出了建议。2.2明确ERP可行性研究的评价内容经过对目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文认为:ERP实施由于并非建设性工程项目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不需要进行是否有市场需求的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的分析,主要从企业本身的技术基础是否满足实施的需要出发进行分析,并不是对ERP软件本身的技术可行性分析;至于财务方面,由于情况比较复杂,可简化为判断企业是否可以支持财务方面费用的需求,若由于财力的原因所限,可根据软件产品的价格,进行实施业务范围、模块的调整,即进行二次评估,使财务上满足实施的可行性要求;一般的工程投资项目,均列出投资利润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但是这些并不是ERP项目可以直接管控的指标,ERP项目带来的更多是无形效益、间接效益、长期效益,不能直接比较投入产出,在经济可行性的分析方面,本文将从管理、经济效益等ERP项目的效益目标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的ERP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判断企业是否具备条件和真正的需求及目标来引进ERP系统,而非对整个项目方案(包括选择的ERP系统)的判断。可行性分析的结论是确定企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ERP选型和ERP系统实施,这是目前实施ERP的企业的常规做法,也是与其他建设工程项目不同之处。可行性分析同时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阶段,要注意到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如人员、实施、转变风险,以及由于ERP实施而带来的企业变革的承受水平,在评价内容中要体现对这些方面的评价。综上所述,本文确定ERP可行性分析将从管理基础、技术、组织、物(财务)、人员基础及效益目标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下一节将结合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举例说明。3可行性分析方法项目评估选择决策时的常用方法有:经济和财务分析、多因素技术、数学编程及专家系统。本文将采用基于完全独立性的多级递阶结构的多指标的专家评分法。通过确定多属性(指标),然后通过专家评分,进行可行性分析判断。3.1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指标的选择若过于繁杂,则往往会降低主要的关键性指标的判断水平,而且造成评价方法应用上的复杂性,因此本文只选择关键指标进行评价。本文采取分层分析的思想,运用完全独立性的多级递阶结构[5]来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价的层次建立。完全独立性结构的特点是:在评价要素或属性中,上一级属性都有各自独立的、完全不相同的下级属性;而通常的AHP方法中,评价要素之间普遍采用完全相关性结构或者混合结构。完全相关性结构,其结构特点是上一级的每一个属性与下一级的全部属性相关,即上一级的每一个属性都作为下一级的评价项目而起作用;而混合结构即完全相关结构与完全独立性结构的结合。构筑可行性分析评价的完全独立性的多级递阶结构,即ERP实施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在评价层C,运用专家评分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再加权评分。评价打分表将在下节说明。另外,ABC三级的递阶结构中,在每一层均有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权重的确定一般采用判断矩阵法或专家评分法来确定,由于这些方法均属于成熟的、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进行详细的原理叙述,在下面的举例中将直接给出权重。3.2评价指标体系说明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情况及企业实际应用现状,选择了5个层面的总的一级评价属性A,并在每个一级属性下面定义了二级属性B,具体评价时是针对各个二级属性下的评价层C的指标进行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强调实用性及综合性,尽量避免指标过多过于繁杂,将最符合ERP可行性研究的指标进行列示,同时对每个评价属性及评价指标均有相对应的权重。下面将举例说明具体如何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价。3.3可行性研究评价举例a.权重确定。将各位专家给出的每一个权重值,结合企业决策层对各位专家赋予的相应权值(如:A专家权值为0.2,B专家权值为0.3,,,,所有专家权值之为1)统一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每一个权重的最终的加权结果(视需要,权重值保留一位或两位小数)见表2。b.评价指标打分表建立。表3是评价指标打分表。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专家评分的方式,给出各指标的打分结果。M公司在ERP实施前期,根据本企业具体的情况,以及对评价的全面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要求,选择了专家团队,团队中包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聘请的专业顾问、项目监理单位人员。由此可见,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由于多方面专家的参与,形成了群决策的局面。专家参与的打分本身就带有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同时,每个企业在应用本文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时,无论在权重的确定上、指标项目的选择上,都会体现出其企业特色和侧重点。由于通过上述在设定权重的过程中对各个专家的打分值已经进行了加权,此处只需要对所有的专家打分值进行平均即可。表3中是经过统计各方实际打分情况,M公司在可行性评价时的打分值(其中的/实际打分0值均为所有专家打分的平均分)。c.可行性研究评价结果。可行性研究的评价结果记为P,具体计算方法:(1)用各评价指标值的打分值@相对应的权重=该评价指标上一级评价属性的评价值。如,评价层C1,C2,C3各指标的打分值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得到B1属性的评价分值,此分值与B1的权重相乘的结果,与B2,B3以此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相加,成为A1属性的评价分值;(2)以次类推,算出总的评价值。举例中M公司的可行性评价研究的最终评价值为P=0.67。定义P值为0.6以上的即为可行性研究通过。但是从打分情况来看,M公司还需要加强ERP相关培训、人员及变革方面的管理及沟通。4结束语ERP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有着不同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因此本文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运用了新的思路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扩充和个性化设计,包括权重、指标,以及最终评价值的判断界限。参考文献:[1]付晶晶,汪泱.我国可行性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改进[J].化工技术经济,2005,23(2):28-341[2]孟广文,厉兰伯.浅谈如何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水平[J].交通科技,2004(2):72-731[3]刘泰,李从东.企业如何成功实施ERP[J].工业工程,2004,7(1):6-91[4]大卫L奥尔森.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导论[M].李玉英,简德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6-291[5]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3-1731[6]邹明信,徐学军.基于BSC的ERP实施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35(13):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