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绪论绪论一.文化结构的分类在文化结构的分类上,采用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层次说。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诸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絪缊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具体说来,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著作或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流行传播,垂于后世。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行为模式。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等制度在内。二.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特征是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同一性——文化从最本质的角度上讲是对自然的人化,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人类的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所以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汇聚。它为人类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共同享有,不为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和理解的事物,不属文化现象。时代性——任何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每一代人都生活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下,他们很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传统文化,并根据新的时代需要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使其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因此,文化又同时具有承传性和变异性。民族性——人类与动物的显著区别就在于人类的社会性。因此人类的活动总是带有社会集团性质,以实现社会集团的利益为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当不同的社会集团分化、整合为民族的时候,反映这种以集团利益为活动方向的社会文化,便自然地带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地域性——人类的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条件才能进行,因此,文化也就很自然地具有了地域的特性。文化的地域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紧密相关的,因为一般民族都是带有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某种角度上,也反映出区域文化的特点与内容。第一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宗法制度,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度系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至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度、宗庙制度。(1).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至周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如果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分封制度西周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具体内容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把同姓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起大小不等的诸侯国,诸侯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周围建立起诸多卿大夫之家,卿大夫再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各地作士。西周的分封制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行的,从而形成了层层相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从君统上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统上说,周天子是天下大宗,族权与政权互为表里,宗族与国家一体同构。(3).宗庙制度上古时代,社会上最重要的有两件大事,一是奉祀祖宗,二是征伐不臣。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西周之际,宗庙祭祀制度也发展到了完善制度。西周以后,宗法制度始终贯彻通行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之中,家天下的观念长期存在,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忠孝一体,家国同构。2.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出现于战国末年,完成于秦汉之际,在2000余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的发展趋势是日渐强化和完备,至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帝独裁专制制度的发展达到了极限。在皇帝独裁,君主专制的政治氛围下,所有臣民都被剥夺了自由,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毫无民主可言,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专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君权高于神权,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区别于西方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3.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形成;(2)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3)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第二章1、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1)、学在官府: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这种官学合一的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是商周贵族阶层垄断文化特权的工具。(2)“学在官府”的特点:①只有贵族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②教学内容之局限在礼制、法度、宗教神学的范围之内,政教合一,官私不分。(3)“学在官府”没落的表现(私学出现的原因):①周天子权利旁落,王室(周天子)、公室(诸侯)的衰败,“学在官府”局面难以维持;②“士”阶层流落民间,知识分子下移;③宫廷文化典籍流散民间,成为一般平民的读物。(4)私学代表人物:孔子指导思想:有教无类影响:①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创立私学,使大批新兴地主、商人和农家子弟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②这对于冲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促进”学在民间“的文化下移,广泛传播文化,推进历史前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2、春秋战国百花争鸣时期的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子(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33年)是战国末期的法学思想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贡献:①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在一体,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理论。②继承荀况的“天行有常”思想,用唯物之一改造老子“道”的学说,提出新的哲学范畴“理”。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④首先提出了“矛盾之说”,认为矛盾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和对立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⑤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人类历史,改革图强,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一重大内容.3、经学衰落与玄学的兴起(1)衰落原因:①士人的儒学信念发生危机;②太学荒废;③佛道兴盛;④缺少儒学思想大家。衰落标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陷入了深刻的危机,经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标志着西汉以将儒学独尊局面崩溃瓦解。(2)玄学出现:汉朝大一统社会在黄巾起义中灭亡,在接下来的200余年里中国处于动荡分裂的战乱局面,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儒学在这种形势下丧失了其作用,儒家的纲常名教失去权威性,人们需要重新论证生活道德标准。(3)玄学发展:第一阶段:正始阶段(约240—249),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正始时期问题的讨论演进到玄学本体论的范围。“清谈”是玄学发展的独特方式。何晏和王弼等人开创的玄学,不仅为儒道如何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融合开辟的道路,奠定了早期玄学的理论基础,代表了玄学思潮的正题。第二阶段:竹林阶段(约255—262),代表人物是嵇康,阮籍、向秀等竹林七贤名士。他们分别发展了王弼“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的思想,使正始玄学像两个方向发展。嵇康,阮籍崇尚“自然”,宇宙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任何矛盾冲突,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来抨击司马氏集团以名教掩饰政治上的腐败。向秀则认为自然与名教不想矛盾,提出“有生则有情,称清则自然”认为人的欲望与自然“不得向外”,成为玄学发展中冲王弼的贵无向裴頠(wei3),郭象的崇有过渡的中间环节。第三阶段:元康玄学(约263—316),代表人物是裴頠,郭象和向秀。前者提出崇有论,修正贵无论的偏差,后两者通过注《庄》将玄学发展到极致。郭象不同“贵无论”,也不完全赞同“崇有论”,认为有既不能生无,也不能生有,提出万物“各有定分”,只要能“自足其性”,就能“大小具足”,同时强调“各安其份”,“各适其性”,调解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名教即自然。第四阶段:东晋玄学(约317—420)代表人物张湛。因为司马氏政权南迁,,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进一步导致思想上的空虚,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成为了玄学的中心内容。主张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人生观,把玄学引入绝境。玄佛合流,讨论非有非无的佛学取代了讨论本末有无的玄学,中国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影响(1)佛教:佛教约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际迥异其趣,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生摩擦。对传统文化的冲击:①伦理纲常:中国儒家传统的伦理纲常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不仅是中国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出发点,然而佛教却主张不得婚配,“无君无父”,不敬王者,不拜父母,表现出一种逆反性,两者存在根本性冲突。②佛教因其外来性遭到排斥,儒家和道家从民族特点、民族性格、民风民俗等方面来分析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不相容。(2)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中国古代巫术,儒家,墨家,道家,阴阳五行家思想,还吸收了外来佛教,摩尼教,火袄教的内容。道教与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动荡分裂,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儒学丧失了其作用道家在融合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基础下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①佛教盛行,道教中兴,佛、道经过冲突,论战,融合,使中国哲学产生新的景象。②佛教的盛行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佛学竭力迎合儒学,在融合了儒学的佛教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开始用佛学理论来解释儒家学说。③道教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的思想宝库之一,而且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④道教吸收了儒家思想,反过来又影响儒家,尤其是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更为深刻。5、儒、玄、释、道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分流(1).玄学产生之初,便同儒学发生剧烈冲突。玄学家“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儒家则谴责玄学“好谈老庄,排弃世务,崇尚放达,轻蔑礼法”。但之后儒学和玄学在相互排斥中又相互吸收,如一些儒学家企图以老庄之学救名教伪弊,提出儒道互补的意向;而玄学也向儒学主动靠拢,提出“自然不离名教”“名教即是自然”“以道和儒”的观点,表现出了儒玄合流的态势。(2).儒家对道教不排斥也不调和,道教对儒家有调和无排斥,道教积极从儒家思想中吸取营养,调和儒学。(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流传的佛学主要是般若学。由于般若学的“空观”与玄学的以“无”为本二者的哲理意趣极为接近,因此几乎一拍即合,佛教与玄学迅速调和。(4).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东晋僧人慧远认为佛法与名教只是理论形式和实践方法的不同,根本宗旨是相通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在佛教思想影响下,一些士大夫也开始认为儒佛相同。(5)道教一直反对佛教,但是,他的思想体系远不如佛教那么严密,于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