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与区域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邀零部件顾问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事业部主任闫建来第一部分2005年上半年度汽车产业运行概述一、国内产销l累计生产281.52万辆,同比增长5.15%,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增幅减少了22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累计生产125.54万辆,同比增长2.04%,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减少了34个百分点;l累计销售279.24万辆,同比增长9.3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减少1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累计销售122.80万辆,同比增长9.2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减少了22个百分点;二、主要经济指标(前五个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640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减少了2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31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减少了约2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7亿元,同比下降53.07%,下降额为189亿元;汽车行业进出口l今年上半年,虽然进口配额取消,关税降低,但并没刺激整车进口,而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值为153.75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63.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31%;出口总值90.58亿美元,同比增长57.20%;实现贸易顺差27.41亿美元。l汽车整车进口——汽车整车进口大幅下降上半年汽车整车进口7.74万辆,同比下降-33.41%。其中,日、韩占65.05%。——轿车进口同比下降近半上半年轿车进口3.24万辆,同比下降49.93%。德、日、韩占总量的75.63%。l汽车零部件进口——零部件进口总值24.19亿美元,同比下降44.76%。其中,原产于日、韩、德占77.18%。——按产品划分,进口额过亿美元的的零部件产品1、车身(包括驾驶室)2、小轿车用自动挡变速箱;3、制动器及零部件;4、转向盘、转向柱及转向器;5、机动车辆用座具零部件;上述五种零部件进口额之和为15.60亿美元,占零部件进口总额的64.49%,但是这五种零部件的进口额同比全部为负增长。——进口额呈增长态势的零部件产品1、车用电器装置;2、车窗玻璃升降器;3、中央控制门锁;4、离合器及零件;5、车轮及零件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与进口负增长形成鲜明的对照的是,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出口金额90.58亿元,同比增长57.20%,相差78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27.41亿美元l累计出口整车(含底盘)23.41万辆,同比增长559.39%,累计出口金额7.16亿美元(3060美元/辆),同比增长208.97%。其中:——轿车累计出口0.96万辆(7230美元/辆),同比增长183.02%;——货车累计出口4.52万辆(6260美元/辆),同比增长145.31%。l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累计出口(不含轮胎、发动机、相关产品)金额38.94亿美元,同比增长60.18%(进口总值24.19亿美元,同比下降44.76%),进出口增长幅度相差105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超过15亿美元。第二部分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史一阶段(1953-1978年)起步阶段一、二汽中型货车基地;济南、重庆、陕西重型基地;北京、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等地轻型及专用车基地。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相应发展。78年零部件企业1780家,年产值28亿元。第二阶段(1978-1994年)成长阶段79年改革开放,84年轿车起步,零部件转向为轿车配套。94年零部件企业1638家,年产值314亿元。第三阶段(1994-2000年)壮大阶段以《产业政策》为标志,零部件工业开始走向健康、快速发展道路。00年全国零部件企业1480家,年产值688亿元。第四阶段(2000年后)后WTO阶段入世后,汽车零部件面临“全球采购,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新课题。03年零部件企业近5000家,年产值(不变价)约3000亿元。零部件行业现状——企业总量:4171家(列入到统计范畴以内),其中三资企业超过800余家。——人员总量:约70万人。——资产总量:约3000亿元——2004年行业销售产值3310亿元,同比增长25.6%。——2004年行业可比出口产值56.32亿美元,同比增长73.2%。零部件行业现状总体评价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体水平可以在四个方面概括:首先,就制造能力而言,一批主流零部件企业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90年代末、21世纪初水平,基本满足国内引进车型的配套需求;其次,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主机配套体系,形成了以浙江、上海、长春、湖北为代表的零部件产业基地;形成了以万向、富奥、湘火炬和上海延锋为代表的零部件集团企业;第三,零部件出口持续增长,形式比较乐观。形成了一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出口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售后市场向OEM市场扩展;第四,长期以来,我国零部件行业厂点多、分散、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普遍存在开发能力弱,产品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国际竞争力能力不足等问题。当前零部件行业的主要问题1、外商独资现象增多;2、零部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外竞争,不平等竞争)3、零部件企业依赖现象非常突出;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存在“三个依赖”:过分依赖于主机厂、过分依赖引进技术、过分依赖于政府。4、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堪忧;三大难题:首先,厂点众多,主机选择余地大;其次,每年5-15%的降价要求;第三,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5、难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首先,以进口技术为主,不需要自主。零部件充其量是仿制能力,离“自主”很远。其次,没有能力追求自主。利润低,难有较大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使得企业开发主动性不足,反而对仿造充满兴趣。第三,不愿自主。从市场需求看:主机的合资使得零部件合资顺理成章;从零部件自身来看,选择合资“当白领”,还是选择冒风险的开发?结论不言而愈。6、缺乏零部件集团化发展的土壤;7、大量企业面临破产、重组;8、国际贸易风险逐步显现,并将趋向恶化;第三部分关于汽车产品出口一、我国汽车工业出口现状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口金额90.58亿元,同比增长57.20%,相差78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27.41亿美元。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出口高增长期。入世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出口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出口形式的转变。由单一的产品型出口开始向资本型出口转变,开始参与国际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工作。如奇瑞在伊朗建厂,金龙客车在印度建厂,万向集团在美国等地并购零部件企业等等。二是产品结构的转变。整车由单一的中吨位卡车及底盘的出口开始向小型客车、皮卡车和轿车的出口转变;零部件由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开始向附加值较高的机电类产品出口转变,产品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三是出口区域的转变。由主要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转变。2004年出口到美、德、日、法、韩、英6个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通过香港转口的比例已经超过70%。四是出口市场的转变。零部件出口以售后市场为主逐步向OEM市场转变。万向、戴卡等一批国内优秀企业成功的进入了欧美OEM配套市场。关于汽车产品出口二、全球汽车市场现状1、全球汽车整车市场2003年全球汽车产量6066万辆,汽车工业优势国家市场状况如下:——美国国内市场总销量1700万辆,进口产品超过30%(500万辆)。——欧洲市场总销量超过1600万辆,进口产品不足10%。——日本国内市场总销量580万辆,进口产品极少,45%以上产品出口。——韩国国内市场总销量130万辆,进口产品极少,接近60%的产品出口。——中国国内市场总销量超过520万辆(2004年),进口产品17万辆,市场占有率不足4%。出口不足1万辆。综合评价:美国和欧洲整车市场最大,中东、东南亚、非洲缺乏数据支持,但这些地区汽车工业相对落后,是我国整车出口起步阶段的重点地区。关于汽车产品出口2、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包括OEM和售后在内的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总额约为1.1万亿美元。其中:lOEM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约为7500亿美元,各地区构成比大致为:欧洲约为31%,亚洲与大洋洲为34%,北美为31%,中南美为2.6%,中东与非洲为1.4%。l全球售后服务市场汽车零部件的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l主要国家汽车零部件市场总容量——美国需求接近400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超过750亿美元,日本是最大受益国。——欧洲15国零部件市场总容量约2750亿美元。其中进口约700亿美元。——日本汽车零部件的进口总额不高,大约在4000亿日元左右(合34亿美元)。——东盟地区预计2006年汽车产量将达到200万辆,零部件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对汽车及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中东地区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迅速,年销售额约110亿美元。——中国国内零部件配套市场容量近4000亿元,售后配件市场容量大约有1000亿元。合计超过600亿美元。综合评价:零部件出口市场是全球性的,美国、欧洲、日本OEM和售后零部件市场最大,中东、东南亚、非洲虽缺乏数据支持,但这些地区汽车工业相对落后,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重点地区。关于汽车产品出口三、当前汽车产品出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汽车工业正处于出口高速增长的阶段,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首先,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2004年整车产品的出口金额仅占总额的5%左右。其次,总体上仍然以技术附加值较低的低端产品为主,整个出口形态依然属于粗放型,赢利水平普遍较低。2004年整车出口13.66万辆,产品以载货车和底盘为主(5.48万辆),占出口总量的40%,平均价格仅为4900美元/辆;轿车出口不足1万辆,占7%,平均价格仅为9000美元/辆;零部件依然以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80%以上进入国际售后维修市场。第三,在出口产品总量中还有相当比例的零部件产品使用外国厂商的品牌,甚至一部分产品出口后重新返回国内市场。第四,在出口企业中,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中,国内骨干企业的出口贡献度不高,国内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非OEM企业担当了主角。四、汽车行业扩大出口的措施建议1、搞好出口基地的建设商务部建设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基地企业”的设想,有利于加快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利于扩大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打造出口舰队,扩大出口。汽车工业将积极配合商务部搞好基地和基地企业建设。2、全力打造出口展示平台,建立稳定的出口渠道国际方面:创办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国际展示会,积极开拓海外OEM高端市场。国内方面:针对国际采购和国内售后市场,创办每年一度,定点、定时,类似于美国拉斯维加斯零部件展的展示交易会,吸引境外企业来华洽谈采购。3.建立相对稳定的出口工作平台上海、北京拟建立一个容商务办公、常年展示、产品交易、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法律咨询、贸易培训、进出口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上海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中心”,为全行业和国际采购商提供全方位出口服务。4.进一步完善汽车行业贸易救济体系的建设。加强引导,避免贸易纠纷的发生,维护产品的出口安全。关于汽车产品出口第四部分整车与零部件区域性发展的定位环天津地区汽车制造业的国内定位区域性汽车制造业发展建议指导思想:例:天津160家,产342亿,出24亿第一,整车制造业依赖于各大集团自主发展,政府(开发区)在税收、土地供应、人才吸纳、融资、产业延伸、宣传、科技支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第二,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整车生产的拉动作用,建立完善的配套体系,使产业链得到充分延伸。工作重点:第一是服务(政策)、第二是服务(产业)、第三还是服务(市场)一是加大零部件招商力度,扩大本地化生产规模,全面提升主机竞争能力;二是关注产业链的延伸,在模具制造,材料工业,设备制造等领域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三是打造区域综合服务能力,研究建立第三方设计开发机构、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建立物流贸易平台、展览展示平台。既是产业链的延伸,又是主机和零部件发展的支撑;四是培育出口企业、打造出口基地,努力开拓两个市场;实际上在商务部“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的策划方案中,也是在强调基地功能,包括:规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