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课时训练总答案(生物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必修三课时训练答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1.CCACB,BBCDD,CDDB15.(1)细胞内液、淋巴(2)毛细血管(3)渗透(或自由扩散)16.(1)②③④(3)⑤→②→③→①(4)消化系统循环系统③17.答案:⑴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2)a(4)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液和血浆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2)1.CBADC,DBCDC,BDDDB16.(1)血浆组织液淋巴理化性质(2)消化吸收气体交换泌尿与汗液分泌(3)养料与氧气CO2等代谢废物(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17.(1)缓冲物质(缓冲对)降低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2)升高减少(3)(4)各种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DCDDD,CACDA,BDBD15.(1)蛋白质因缺少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受阻,同时体内原有蛋白质不断分解(2)葡萄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能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3)无机盐的平衡被破坏蛋白质合成受阻,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16.(2)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4)仅在某一阶段内,生物材料pH稳定(8)①在一定范围内,生物材料pH维持稳定②不同实验材料对酸或碱的缓冲效果不同217.(1)蒸馏水,(2)乳酸(3)试管1PH变化明显,明显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试管1PH变化明显,明显降低,试管2、3PH变化不明显(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和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题答案1.DCCDA,DBCDA,DDCDD,BDCBD,BAAAD26.(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排泄系统(3)消化系统循环(4)循环系统、排泄。循环系统、呼吸。27.(1)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2)A(3)主动运输氧化分解供能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NaHCO3和H2CO3(5)B28.(1)①取3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3号。②分别在3支试管中加人2mL生理盐水、浓度为10%的NaCl溶液及蒸馏水。③各加人1滴含柠檬酸钠的活鸡血,摇匀每放置5min。④分别取3支试管中混合液各一滴,置于3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结果: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出现膨胀甚至破裂,而10%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则皱缩,只有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仍皇正常两面凹的圆饼状。(2)该实验方案不完善。缺少加蒸馏水的对照组。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1-15DCBBDDCBCCCBDAA16(1)负(2)K+,Na+(3)Na+内流(4)C17.(1)不属于(2)不能(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纪录到电位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纪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1-15CDDDCCBBBBAADDB16(1)静息0mV内(2)轴突末梢(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17(1)32(2)①由正电位→负电位(3)树突(4)突触增加(5)运动障碍有(6)②(同时或单独填①也可以)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1-14ADACCDCCBBBDCB15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316(1)B(2)丙(3)分泌不足过高,经久不降(4)AC(5)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17.(二)(1)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三)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沉淀,青蛙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18(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反馈(2)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3)生长协同(4)下丘脑(5)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2)1-16BAACDCDADCCDBBCB17(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下丘脑(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馈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12BDABADCABDCC13(1)产热散热相对稳定(2)神经体液食物与饮水肾脏14(1)轴突(2)受体(3)体温调节中枢甲状腺激素骨骼肌的收缩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15(1)分泌(分泌激素)(2)减少、减少没有明显变化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3)受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16(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2)升高骨骼肌战栗,氧化分解产热(3)降低反馈第四节免疫调节(1)1~13BBAACAABCDDCD14(1)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3)抗体淋巴因子15监测清除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病原体球蛋白16(1)糖蛋白(2)靶细胞抗体(3)T淋巴细胞(4)D17(1)活细胞(2)①抗体同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②接种病毒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不同浓度③低高4第四节免疫调节(2)1-15BBDDCBCCADACCAC16.(1)体液B细胞或记忆细胞(B)(2)a、c、d(3)数量多、速度快(4)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的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17(1)流动性非特异性(2)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第二章检测题一、1-25DDCCDDBCBDDBBBBBADBBDBBAB二、26.(1)B胰岛素(或b激素)(2)下丘脑广慢(比)较长(3)消化和吸收线粒体肝糖元和肌糖元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4)反馈27.(1)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收缩加强(3)神经28.(1)下丘脑大脑皮层(2)D、H(3)升高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4)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9.(1)遗传物质血清(2)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3)抗原物质可以通过体液免疫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甲型H1N1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因此新的变异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仍可能使人再度感染(4)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5)胸腺是T细胞发育的场所,B细胞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T细胞传递抗原(6)一种效应淋巴细胞只能识别一种抗原,这是天生决定的30.(1)①和⑤(2)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3)②增加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15DBCAB,BDCC,CACBB16、直立生长向光源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光源弯曲生长。17、(1)向左生长弯曲生长素能由胚芽鞘的上端运输到下端,促进生长(2)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运输到上部(3)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主动运输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15BDBAD,BADAB,AACDC16.(1)10-8促进(2)促进、促进3)根、芽、茎17.(1)在该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和高于高浓度的范围的增加一系列的浓度梯度以及在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取消蒸馏水的对照组。原因是生长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可以促进扦插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5促进作用。(2)扦插枝条的蒸腾作用湿度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1-14AADAC,DABBC,CCCC15.(1)①(1)①促进果实的成熟②细胞的伸长、细胞的分裂(2)③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④第一步:同种植物、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第二步:在相同位置相同面积上涂等量的蒸馏水第三步: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⑤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乙组长16.2)取两份乙烯利溶液(300mg·1L)分别稀释到30mg·1L和150mg·1L,待用。(3)A组幼苗喷洒一次适量的30mg·1L乙烯利溶液,B组喷洒一次等量150mg·1L乙烯利溶液,C组喷洒一次等量300mg·1L乙烯利溶液,D组喷洒一次等量的蒸馏水。(4)雌花的数量17.(1)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生长活跃下降(3)抑制B点赤霉素能消除细胞壁中的Ca2+9.A1、B2、B本章检测一、1.D2.D3.B4.B5.C6.A7.A8.C9.D10.B11.C12.B13.C14.D15.B16.C17.B18.A19.C20.B21.D22.C23.A24.A25.A二、26.(1)吲哚丁酸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根的长度(2)对照作用(3)甲乙丙甲枝条由于IBA浓度适宜,大量生根;乙枝条由于IBA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丙枝条中芽产生的生长素对生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各组枝条处理时间长短一致所用植物材料的状况相同(5)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27.②实验步骤第二步:将叶片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第三步:在a组叶片右半叶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b组叶片的相应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馏水。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a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和b组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实验结果:a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b组叶片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28.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第三步:移走胚芽鞘尖端,然后将材料托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涂抹14C标记氨基酸溶液涂抹蒸馏水涂抹14C标记氨基酸溶液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a组b组6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②预期实验结果弯曲度大弯曲度小弯曲度最大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1)一、1-12DDDDC,BBCDCADDCA二、16样方法标志重捕法2.25m1517(1)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五点取样法(2)大(3)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4)10m约14株/m218。标志重捕法标志物闭眼抓取;100/A;混合均匀,次数多,闭眼抓取,重复测算N次,取均值等第一节种群的特征(2)一、1-12BDDABDBDDBDAAC二、15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16(1A表示增长型,C表示衰退型。(2)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3)越来越大。(4)越来越小。17。(1)0.16株/平方米(2)不可靠,样方面积太小18.(1)性别比例出生密度乙(2)A(3)A,增加,B(4)C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一、1-12CACDBDBBACCB二、13(1)时间种群数量Nt=N0λt(2)趋于稳定增长有限加剧增加降低增高死亡率与出生率保持相对稳定3.(1)S型d(2)b(3)食物充足没有敌害气候适宜(4)食物有害物质的积累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2)7一、1-9DBADBDBCA二、10高压蒸汽灭菌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1(1)2、4、1、3(2)1.21×107(3)营养不足,菌体死亡3.种群数量变化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数值4.(1)分裂、单细胞;(2)1.024×1024;(3)生存空间和有机物在不断减少;(4)发酵或无氧呼吸;(5)25℃的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第三节群落的结构(1)一、1-13BADBDADADDACDA二、15(1)物种种间水平垂直结构(2)直接或间接(3)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4)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同的空间16.⑴寄生;捕食⑵多⑶天气越干燥,蝗虫发生量越少17.(1)①竞争②如图所示18⑴种类增多;温度。⑵减少。第三节群落的结构(2)一、1-14DCBDC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