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琉球国国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曾有这样的诗句:“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琉球,这串东海上的珍珠,是那么熟悉而陌生。琉球在哪?它和中国又具有怎样交融的历史,让中国人对其念念不忘?凤凰军事频道,将在本专题内为读者全角度解读她的前世与今生。中世纪琉球的历史中山世土——琉球之名的由来中国人林子平在日本仙台绘制的琉球国三省三十六岛图冲绳群岛,给今天世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琉璃一般一望无际的海滩,珍珠一般的岛屿,水天一色的古迹和壮观的美军驻日基地。这片小岛属于亚热带气候,由于位处西太平洋,亦受海洋性气候所影响。全年气温平均23℃,冬天也有20℃左右。雨季在4月至6月,7月至9月通常受西太平洋副高压脊影响而晴朗炎热,8月至10月则常受到在西北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侵袭,台风会横过冲绳向西北或北趋向中国大陆或朝鲜及韩国,或向东北转向趋日本。来到冲绳的人,可以注意到,这个地方的居民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以当地海产和无污染蔬菜而制成的苦瓜炒蛋和苦瓜炒豆腐、冲绳面条、干炸双带乌尾冬、红烧猪蹄则是世界各国观光客必尝的美食。膨胀茶(ぶくぶく茶)、海葡萄(海ブトウ)、金楚糕甜点也是游客带回国必不可少的礼品。在冲绳每年的不同时候均有形形式式的祭典,其中四大祭典是冲绳海洋狂欢节﹑大琉球·王国嘉年华祭典﹑桑托比亚冲绳体育盛会及冲绳花卉狂欢节。这些祭典均与该地的本土神话有关。而冲绳本地起源的武术——空手道,更是已经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但就在这些美景和风俗背后,有一段相对较少被人关注的历史,那就是冲绳的前身——琉球王国的前世今生。琉球之名的来源是这样的:公元6世纪中后期,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异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今钓鱼岛西南170公里)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浮在海面中,“若虬龙浮在水面”,遂为其取名流虬。唐朝编纂隋书时,为避帝王龙讳,将该地更名为流求。至朱元璋时期,将该地美名以: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可见其壮丽奇绝的景色。在19世纪末以前,作为独立国家的琉球王国是一叶漂流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壮丽奇葩。她有独立的国家制度、完善的政府机构、特立独行的经济方针、自主的外交权力、精良的武装力量、与其他地区决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官方指定的官方史书。琉球国在1650年开始编订国家官方史册《中山世鉴》。史书中说,琉球人的祖先是阿摩美久神女。(即今天奄美大岛的名字由来,该岛也是神女的故乡。)神女生三子二女,则分别为王室、诸侯、神女、巫女和百姓的始祖。身穿古装的演员在琉球传统祭典上表演。1938年琉球王宫前举行的空手道表演,空手道是当地土生武术。后面的大殿是二战中被毁之前的样子。这当然是美丽的神话传说。实际上,当朱宽到访时,该地土著还保持着吃死人肉的原始传统,直到100年后,该地方才开始出现由多个按司(酋长)割据的武装小国。公元12世纪中叶,中国的宋元时期,各地酋长争霸,混战不已。根据琉球王国官史《中山世鉴》记录,由神女后代建立的“天孙王朝”灭亡,大位被权臣篡夺。后来一位今天那霸市地方的酋长诛杀了该权臣,被拥立为王,三世以后再度禅让给天孙后裔,至五世绝后,又有一位叫察度的天女之子即位。察度向日本购买铁器,打造农具,被国民奉为“父母之神”。实际上,根据考古证据,元末明初的琉球初步形成为三个王国,山北国、山南国和中山国。察度是当时中南部“中山国”的统治者,琉球真正的王国信史正是从这里展开。中国对琉球的宗主起源康熙皇帝御赐琉球国王金匾——中山世土。中山即琉球三山分国时期的中山国,后又代指琉球国。此匾意指中山王世世代代都是琉球国的统治者。琉球国对中国的朝贡贸易船根据中国信史《明实录》记载,1372年,因为元末农民起义竞争失败者的残余盘踞东海诸岛,同时明宰相胡惟庸叛乱时借兵日本,而琉球又对日本贸易关系密切,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对此甚为忌恨,遂派遣杨载为使者,再度踏上琉球土地。命令“天女之子”察度对天朝进贡。琉球统治者对遥远的庞然大物中国诚惶诚恐,察度当即命王弟泰期随杨载去南京上贡。其他两个王国得知信息,深恐在东方纳贡体系下,明帝国承认中山国为琉球正统,于是争先恐后的也去上贡。随着彼此争斗的升级,山南国一个酋长起兵推翻了昏庸但却占有最富庶领土的中山国王(察度的儿子,天女的孙子),向明成祖朱棣请求正统,封其父亲为中山王,1430年,明宣宗正式赐姓琉球统治者“尚”姓,中山王名为尚思绍,开创了第一尚氏王朝,也使得琉球正式归为明帝国的藩属国。尚思绍获得明帝国做靠山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先后灭亡了山北和山南国,建立了统一独立的中山琉球王国。扩建了东海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将首都搬迁到首里城。但是琉球王国内部群雄割据的局面仍在延续,在战乱中甚至发生了明赐国玺烧毁之事。最终尚思绍的第七子尚泰久抓住机会,请明帝国代宗景泰皇帝再赐国玺,成为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的第五代国王。从上面的史实可以看出,中国当时并没有在琉球王国设置任何行政、军事机构,也没有对琉球王国的内政过多干涉,但对琉球王国的宗主权,是确信无疑的。琉球王国的独立外交冲绳战役被美军发现的万国津梁钟尚真王(King-Sho-Shin,1465-1526)琉球国地小人稀,物产贫瘠,所以当时的琉球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了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同中国、暹罗、朝鲜、爪哇等国家的贸易中积累了巨额财富。日本,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与琉球国开始了频繁的往来。1458年,琉球铸成“万国津梁钟”,邀请日本僧人芥荫撰写铭文。芥荫在铭文中写道明帝国是两国的靠山,日本和琉球则唇齿相依。尚泰久死后,其子尚德在位九年后暴亡,一名管理国家金库的官员今丸靠行贿被推举为王,冒充尚德的儿子向明帝国请求册封,明宪宗不明就里,册封改名为尚圆的今丸为琉球王国中山王,由此开创了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当时的周边小国均以被东亚秩序体系的领导者--明帝国承认为荣,但是尚圆死后,王国大宝发生了一件乌龙事件。尚圆的王储尚真因为年幼,故由其王叔即位,结果最高神女宣读神谕时发生了口误,将即位者念成王储的名字。王叔为此羞愤难当,六个月后将大宝让位给王储尚真,这就是琉球王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尚真王。尚真王成人后,改革了社会制度,发展了经济,仿照明朝体系建立官员制度,收缴兵器,建立了最高国家宗教组织和空前统一的中央政教合一政权。他还设立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听命于明帝国召唤,随明帝国命令在福建地区剿灭日本倭寇。但由于国力限制,这支常备军不可能抵挡大国的举国入侵。在这个时期,琉球王国和日本国开始了更为广泛的接触。作为独立国家的琉球国拥有完善的外交体系。在对外交往方面,琉球国虔诚地奉明帝国为宗主国,对日本则恪守“万国津梁钟”上铭刻的唇齿相依的友好政策,但对属于琉球群岛中山民族的各个小岛,则出兵征讨。在其兵锋所指之处,先后统一了今天的整个琉球群岛。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今钓鱼岛西南170公里),所有种族、语言、宗教和生活习惯与之相同的岛屿全部臣服在中山王治内。实际上从中国宋朝开始起,琉球群岛的小岛就开始向各岛大酋长进贡。这些受贡的小岛不断合并最终形成了琉球国三省,也就是史料中记载的“琉球国三省三十六岛”。如前所述,琉球国毕竟是个贫瘠的小国,必须以贸易为立国根本。由于明帝国的锁国政策,统一前后的琉球国在明帝国的武力保障下,成为了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中心。外贸船队不光覆盖东南亚的本国航线,也转运大航海时代已经到达亚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货物。此外,琉球从15世纪朝贡的强邻日本(主要是雄藩萨摩),也获取了巨大贸易便利与财富。那霸港古画,可以看见那霸繁忙的景象在对明帝国的外贸中,琉球国是在明帝国东亚秩序的朝贡体系下进行的。名为朝贡,实为要求明帝国统一收购。因为明帝国秉承中央帝国的传统,以泱泱中华姿态厚往薄来对待臣服的小国,所以琉球国对明帝国的朝贡贸易其实是变相接受明帝国的赏赐。由于小国乐于接受赏赐,以至于频繁的朝贡令明帝国不胜烦扰,也不能赶走他们,最后不得不严格限制琉球这类小国的朝贡。以苏门答腊胡椒为例,原产地是十文钱一斤,爪哇国朝贡来的就要三贯钱一斤(一贯俗称千钱,实际上约七百多文);琉球国则更过分,居然标价三十贯,令明帝国的收购官员哭笑不得。更搞笑的是,琉球国还动辄声称朝贡物品被官员贪污,要求明帝国补偿,结果当时的皇帝明英宗不得不高价补偿,将这些奸商朝贡者打发了事。到了清帝国时期,琉球国更是变本加厉,拼命往中国输送如珊瑚、珍珠之类的奢侈品。清帝国最后无可奈何,实在是无力收购,只得严厉下令琉球国,朝贡只允许上贡和军需有关的红铜、硫磺和军马等物资。这一点和明朝后期因为用兵需要而要求的基本一致。有趣的是,琉球国受了这些恩惠,倒也喜欢为中国大作广告。她在给其他国家的国书中总是用文诹诹的八股文写道:我们都是中国的藩属,我们存在的目的也是做好藩属,今天我们之间互相的贸易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互相交换好东西,今后在对中国的朝贡中更好表现。颇有“张军长,拉兄弟一把”的意思。琉球国的内部文化琉球国王大殿,这是典型的中日琉三国文化结合体,二战中被美军“马萨诸塞”号彻底摧毁,战后日本政府批准重建,2000年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琉球国金库,二战中全毁,战后日本政府批准当地人民原址重建。琉球国在英明的尚真王统治下,进入了她的黄金时期。首先,由于琉球国文化基本是由本地原住民民俗发展起来的,所以其民间文化具有极其浓郁的神道色彩。王宫乐队编写了大量歌颂阿摩美久神女神迹的歌谣,当然,也编写了为了迎接中国册封使节的迎宾礼乐。由于中国作为宗主国对琉球国的巨大影响,琉球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喜欢吃炒菜,大油而多动物内脏;在府邸门前放置石狮子镇宅;琉球国贵族均喜欢穿着明帝国贵族样式的服装。这些习惯和地理位置相近的日本文化截然不同。但是琉球国毕竟有悠久的历史,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琉球语与日语同属阿尔泰语系,是福建东南等地的汉语杂糅日语和本地土著发音的语言,与中国和日本都不能相通。因此,琉球官方文书是汉字,而账本债条等商用语言则多为日语,至于琉球语本身则为未受教育的民间人士所使用的方言。琉球人在独立发展中大量吸纳了外国建筑、制造、冶金、制糖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元素,尤其是从中国偷学的制糖技术(中国对这一技术严格封锁,也从一个侧面应证了琉球国土并非中国领土。),使得琉球在贸易过程中获得了巨额暴利。守礼之门,首里城名的含义冲绳与中国福州是友好兄弟城市,战后日本政府和中国政府共同重建了闽南风格的琉球国园林“福园”。以建筑为例:世界闻名的首里城堡(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和王家寺庙与陵墓都在廊柱上吸收了中国建筑的特色,那霸港到首里城中间的“国门”--中山门是中国风格的牌楼;后面的守礼门则悬挂中国皇帝御赐的“守礼之邦”的牌匾;首里城本身的御门和多座名胜上多镌刻有中国使节的题词碑刻。铭记琉中日三国友谊的“万国津梁钟”则置放于王城的漏刻门内。在漏刻门内往前走一段即可到达御庭,御庭南边就是琉球王国的最高国家神道宗教圣地。所有大殿的起庑和殿顶都有浓郁的琉球本土文化风格。这时候进入大殿,就可以看到恢弘的首里城大殿。其地基是中国材料和样式,木材和内装修是日本材料样式,殿瓦是高丽样式。国王办公的地方便是正殿,北殿是日常议政厅,南殿则是接待来中日的使节之所。除了辉煌的大殿以外,在首里城外,可以看到“四爪龙潭”、孔庙和琉球国文化中重要的弁财天堂(典型的日琉文化的结合体:弁财天也称辩财天,是日本神话中的福德自在神,七福神中的唯一女神,精通音乐、善于雄辩。)明帝国嘉靖皇帝年间,中国使节所作的《琉球出使录》记载了琉球文化中这些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特点,同时还提到:“琉球国贵族颇有文雅之风;人民温顺贤良,非常崇尚信义,与中国国民区别很大(当然中国使节那时在琉球人眼中和神一样的存在没什么区别,温顺也是当然);但是官吏因为应付中日礼节,非常狡猾;商人也有很多小聪明来避免盘剥、赢得利润。但总体来说,琉球国力比不上中国(简直是废话)。兵器士勇不足,民风文弱,人民穷困甚至在泥土中睡觉以为习惯,政策以人伦为本,甚至打架最多也就是抛掷石块为最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