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现代分子生物学》 5-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5.2DNA操作技术5.3基因克隆技术5.4基因表达研究技术5.5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技术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40年代明确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50年代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问题。50年代末和60年代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并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从而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向和表达问题。5.1.1重组DNA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5.1.2关键性实验技术问世为重组DNA技术奠基1、DNA分子的切割与连接技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的陆续发现,才使分子生物学家有了进行DNA操作的基本工具。2、载体构建和大肠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1970年M.Mandel和A.Hige发现,大肠杆菌的细胞经过氯化钙适当处理之后,便能吸收λ噬菌体的DNA。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S.Cohen报道,经氯化钙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也能摄取质粒DNA。大肠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对重组DNA技术的创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Southern杂交、DNA序列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DNAtechnique):是按照人们意愿,在体外对DNA分子进行重组,再将重组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细胞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的大量拷贝。基因克隆(genecloning)分子克隆(molecularcloning)5.1.3重组DNA技术的概念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5.1.4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1、四大要素①外源基因②载体③工具酶④受体细胞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2、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①目的基因的获得与载体的制备②目的基因与载体DNA的连接③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④重组体的筛选与重组DNA的鉴定⑤克隆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检测与分离纯化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重组DNA技术操作的主要步骤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目的基因(外源基因)基因组DNAcDNA人工合成PCR产物限制酶消化开环载体DNA目的基因连接酶重组体转化体外包装,转染带重组体的宿主筛选表型筛选酶切电泳鉴定菌落原位杂交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5.1.5重组DNA技术的意义重组DNA技术填平了生物种属间不可逾越的鸿沟重组DNA技术缩短了进化时间重组DNA技术使人能对生物进行定向改造体外大量扩增、研究其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从而拓宽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这对医学上各种疾病等病因的查明、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酶类功能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并在特定位点切开DNADNA连接酶通过磷酸二酯键把两个或多个DNA片段连接成一个DNA分子DNA聚合酶Ⅰ按5‘到3’方向加入新的核苷酸,补平DNA双链中的缺口反转录酶按照R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合成DNA链多核苷酸激酶把磷酸基团加到多聚核苷酸链的5’-OH末端末端转移酶在双链核酸的3‘末端加上多聚单核苷酸DNA外切酶Ⅲ从DNA链的3’末端逐个切除单核苷酸λ噬菌体DNA外切酶从DNA链的5’末端逐个切除单核苷酸碱性磷酸酯酶切除位于DNA链5’或3’末端的磷酸基团5.1.6重组DNA实验中常见的主要工具酶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限制性核酸内切酶GGATCCCCTAGGGCCTAGGATCCG+BamH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RE)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分类:Ⅰ、Ⅱ、Ⅲ(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Ⅱ型)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名,用大写;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名,用小写;第四个字母代表株;用罗马数字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命名HindⅢ属系株序Haemophilusinfluenzaed株流感嗜血杆菌d株的第三种酶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Ⅱ类酶识别序列特点——回文结构(palindrome)即反相重复结构,是DNA分子中以某一处为轴,其两侧核苷酸排列呈回文对称的序列。切口:平端切口、粘端切口GGATCCCCTAGG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BamHⅠGTCCAGGCCTAGGATCCG+GGATCCCCTAGGHindⅡGTCGACCAGCTGGACCTG+平端切口粘端切口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DNA连接酶:通过磷酸二酯键把两个或多个DNA片断连接成一个整体DNA分子。T4¯DNA连接酶EcoRI连接酶T7¯DNA连接酶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目的基因的来源原核细胞真核细胞:cDNA或gDNA文库人工合成及PCR扩增目的基因天然DNA(染色体DNA、病毒DNA(噬菌体DNA)、质粒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八)重组实验中的主要载体定义: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克隆载体(cloningvector)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被扩增而特意设计的载体称为克隆载体。表达载体(expressionvector)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翻译成多肽链而特意设计的载体称为表达载体。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载体的选择标准能自主复制;具有两个以上的遗传标记物,便于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有克隆位点(外源DNA插入点),常具有多个单一酶切位点,称为多克隆位点;分子量小,以容纳较大的外源DNA。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噬菌体载体:双链DNA病毒,约50kb,两端有一个12个核苷酸5′端突出粘性末端λ噬菌体黏粒、YAC、BAC:高容量载体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个克隆载体所容纳的外原DNA片段的大小质粒:10kbλ噬菌体:23kb黏粒:45kbBAC:350kbYAC:1000kb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以质粒为载体的DNA克隆过程5.1重组DNA技术发展史5.2.1细菌转化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转化(transformation):P151感受态细胞(Competentcells):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能容许有外源DNA的载体分子通过,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细胞称~将异源DNA分子引入一细胞株系,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转导?转染?常用的转化方法:化学转化(CaCl2)法电击法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化学转化原理:在0℃冷冻处理时,处于CaCl2低渗溶液中的大肠杆菌细胞膨胀成球形。DNA可吸附于其表面。在短暂的热冲击下,细胞吸收外源DNA,然后在丰富培养基内复原并增殖,表达外源基因。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P153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电击转化:使用低盐缓冲液或水洗制备的感受态细胞,通过高压脉冲的作用将载体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菌液:生长对数期场强(最大转化效率):12.5-15kV/cm温度:0-4℃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克隆的筛选:抗生素基因。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互补蓝白斑筛选营养条件(自养、异养)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互补筛选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氨基端(N端)146个氨基酸编码序列的质粒编码β-半乳糖苷酶羧基端(C端)部分序列的宿主细胞IPTG/X-gal的培养基上筛选蓝白斑蓝白斑筛选LacZ,IPTGX-galX+gal(白色)(蓝色)LacZ(失活),IPTGX-galX-gal(白色)(白色)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蓝白斑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转化率的计算:转化体总数=菌落数×(转化反应原液总体积/涂板菌液体积)插入频率=白色菌落数/蓝色菌落数+白色菌落数转化频率=转化体总数/加入质粒DNA的量(计算出每微克的转化菌落数)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5.2.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1985年,K.Mullis等研究成功的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DNA序列的方法原理:类似于天然的DNA复制过程。将待扩增的DNA片段和两侧互补的两段寡核苷酸引物,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若干个循环后,DNA扩增倍数可达2n倍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反应体系模板DNA:待扩增的目的片段特异性引物:人工合成的与待扩增的靶DNA两端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15-30bpDNA聚合酶dNTP含有Mg2+的缓冲液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PCR的基本反应步骤:1.变性:95℃,模板DNA变性为单链;2.退火:50℃左右,使引物与模板DNA退火结合;3.延伸:72℃,DNA聚合酶以dNTP为底物催化DNA的合成反应。上述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经25-30次循环后,可将模板DNA扩增达百万倍。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PCR技术在基因克隆方面的应用(1)目的基因的直接克隆,(2)通过RT-PCR进行cDNA的克隆;(3)制备DNA探针,进行分子检测等。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5.2.3cDNA文库cDNA文库(complementaryDNAlibrary)以组织细胞中的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各cDNA分子分别插入载体形成重组子,再导入宿主细胞克隆扩增。这些在重组体内的cDNA的集合即cDNA文库。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构建步骤:1、高质量mRNA制备:纯化试剂盒,生物素P1562、反转录生成cDNA:反转录酶,olig(dt),R63、与噬菌体载体分子连接4、噬菌体的包装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mRNA逆转录酶cDNA复制双链cDNA载体重组DNA分子受体菌含重组分子的转化菌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DNA探针:带有特殊碱基序列的单链DNA或RNA分子,可以用放射性物质或免疫性物质标记,通过杂交,DNA探针常用于检测互补的碱基序列。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5.2.3SNP技术应用(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基因组DNA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的突变而引起的多态性一个SNP表示在基因组某个位点上有一个核苷酸的变化,源于单个碱基的转换或颠换应用:遗传病研究、动植物遗传育种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5.2.4基因敲除技术(geneknock-out)通过一定的途径使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进行精确的定位修饰和基因改造,同染色体一起稳定遗传二、常见的DNA操作技术完全基因敲除条件型基因敲除植物基因敲除株系筛选(T-DNA插入失活)5.2常见的DNA操作技术5.3基因克隆技术简介5.3.1RACE(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一种通过PCR进行cDNA末端快速克隆的技术,是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后用PCR技术扩增出某个特异位点到3′或5′端之间未知序列的方法。mRNA的获取去磷酸化加寡聚接头(5′)反转录合成第一条cDNA5´RACE,扩增5未知序列3′RACE扩增3′未知序列5′已知的接头序列;基因特异反向序列3′寡聚dT下游序列;基因特异反向序列5.3基因克隆技术简介5.3.1cDNA差示分析法(cDNA-RDA法)差减杂交与RT-PCR方法相结合,通过降低cDNA群体复杂性和更换cDNA两端接头等方法,特异扩增目的基因片段5.3基因克隆技术简介5.3基因克隆技术简介主要步骤是:mRNA逆转录为cDNA,用4碱基识别酶消化,与接头1连接,PCR扩增;去除接头1,扩增子接上接头2,与驱逐子杂交,PCR扩增;去除接头2,加上接头3,再与driver杂交,再扩增,筛选出目的片段、克隆、测序。5.3.3酵母双杂交体系(Yeasttow-hybridsystem)基于对真核生物调控转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