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本章主要内容一、失业理论二、通货膨胀理论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四、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失业理论30年代美国的失业队伍一、失业的概念(Unemployment)(一)失业定义:按照《现代经济学词典》的解释失业是指“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往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在凡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一般工作年龄:16-65岁。(二)失业范围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7天未得到工资的人;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三)失业的衡量☆失业率——衡量一个经济失业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L:劳动力人口数E:就业人数U:失业人数u:失业率u=U/L☆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L=U+E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就业人口失业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中找到新工作的人数=就业人口中游离出来的人数f:失业人口中重新就业的比率s:就业人口中离职的比率fU*sE=fU*=s(L-U*)U*=sL/(s+f)u*=U*/L=s/(s+f)全球失业率继续增长国际劳工组织称2005年全球失业率继续增长。国际劳工组织24日发表2005年就业形势年度报告称,2005年全球失业人数继续增加,其中青年人的失业问题尤为突出。报告指出,尽管去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4.3%,但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动力人口的需求。2005年全球平均失业率为6.3%,失业人数达到1.918亿,比前一年增长了220万人。在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上,失业率不增反降的唯一例外是俄罗斯。两个月前,毕业于辽宁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刘怀揣着毕业证、驾驶证、会计证来到北京找工作;两个月后,历经奔波,小刘空手而归,与初来时的踌躇满志相比,现在的他显得憔悴而失意,“现在找个工作真太难了”,他向记者抱怨道。像小刘一样,2003年有几十万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就陷入就业困境,因为2003年是高校扩招毕业的第一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去年的65%降为50%,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12万毕业生中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尝到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滋味。2003年我国有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以及等级失业人员近800万人,这三个数字使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而收经济增长的限制,今年全年只能新增就业1000万人,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在1400万人左右,再加上受非典的影响,使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达到失业警戒线的边缘,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从去年的4%攀升为4.5%。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今年增加68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很大。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81.7%,高职高专生62.1%。200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10万人,比2005年增加70多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毕业生想找一份好工作也是一年比一年难。今年年底,毕业生们对招聘会表现出的狂热令人有些担心,充斥在招聘会中的“职位泡沫”也让人担忧——研究生就业市场:市场供求不平衡是研究生就业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计算机应用、金融、通信等应用专业和热门专业社会需求较大,而一些传统专业和带有明显行业特色的专业需求相对不足;有地区需求的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需求较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研究生的补充、储备意识不够强烈;有个人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由于受研究生择业期望值偏高、择业目标短期化和择业趋向功利化的影响,多数研究生择业集中在热门专业和大城市一些待遇优厚的行业,从而导致局部供过于求,使一些研究生从事本专科生都能从事的工作,甚至一些研究生从事着与所学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出现了高才低就和人才高消费现象。而一些地处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又得不到高层次人才。这种就业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势必造成教育成果的贬值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二、失业的类型失业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隐蔽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求职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古典失业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人口+结构性失业人口)/劳动人口三、职业搜寻理论与贝弗里奇曲线(一)职业搜寻理论1、出发点:劳动力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2、职业搜寻收益:W:劳动者的工资水平t:职业搜寻时间0tW;0tW220tWW(t)W=W(t)3、职业搜寻成本C=C(t)0tCC(t)0tC0;tC224、最优搜寻时间(自愿失业时间)的决定与变动(1)决定0tπtCtWC(t)-W(t)π0tW,Ct*C(t)W(t)ABπ(2)变动:失业保障制度0tW,Ct*C(t)W(t)ABπC’(t)A’B’t’π’(二)贝弗里奇曲线0uv............45ºABu1u2v1v2u0E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四、失业的构成、危害与治理(一)短期失业与长期失业1、从人口数量比例看,短期失业比例大于长期失业2、从失业时间比例看,长期失业比例大于短期失业(二)失业人员的构成年龄:青年人的失业率较高性别:女性的失业率较高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失业率较高行业结构:传统行业的失业率较高地区、肤色、家庭背景……(三)失业的危害1、对个人: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2、对社会:社会福利支出增加;财政支出困难;影响社会安定(犯罪率上升、人格尊严丧失)。3、对经济:实际国民经济的减少。奥肯定理: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奥肯定理说明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经济增长率大于3%时,失业率保持不变。--当经济增长率大于3%时,失业率下降--当经济增长率小于3%时,失业率上升--当经济增长率下降1%时,引起失业上升2%。(四)失业的治理1、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使劳动力供给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符合劳动力需求2、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障体系对摩擦性失业的治理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动;信息不很完备治理:通过缩短选择工作的时间来减少摩擦性失业。如: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务机构和建立人才库网站以更多的途径传播有关就业的信息。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劳动力的素质跟不上经济结构的变化治理:1、试图阻止或减少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经济结构变化——这是得不偿失的2、对受结构性失业威胁的人进行教育培训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可以帮助劳动力迁移、使劳动力能够很容易在不同的工作与地区之间流动,以此降低结构性失业。对周期性失业的治理周期性失业的产生原因:有效需求不足治理: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1、刺激私人投资2、促进国家投资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特征1.通货膨胀定义:(inflation)(1)哈耶克:“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导致物价上涨”。(2)弗里德曼:“物价普遍的上涨”。(3)厉以宁:“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普遍接受的定义:指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情况。2.通货膨胀特征纸币作为法定流通手段。指物价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物价总水平必须“持续上涨”具有公开性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3.通货膨胀的衡量KP==报告期GDP基期GDPP1*Q1P0*Q1用物价指数来衡量: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价格上涨的大小)温和的通货膨胀(1位数字,价格指数增长小于10%)奔腾式通货膨胀(2、3位数字,价格指数增长小于20%、200%)超级通货膨胀(3位以上数字,价格指数增长小于1000%、10000%)根据程度大小分为二、通货膨胀的类型2、按通货膨胀对价格影响的差别(1)平衡的通货膨胀(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的比例上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相同3、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①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②非完全预期的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表现为AD上升,使的物价上升。(见图)---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表现为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供给不足,价格上涨。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n)•表现为AS上升,使的物价上升。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石油成本增加--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物价上涨,产出下降,失业增加。三、通货膨胀的原因3.推进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SupplyandDemand-pushinflation)理论上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实际中二者互相作用,共同导致物价上涨。如果以物价上升作为起点,接下来的通货膨胀为需求拉动型。如果以工资增长作为起点,接下来的通货膨胀为成本推动型。4.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也可能发生。5.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持续的原因。由于人们的预期,即使下一年导致通货膨胀的最初原因消失,但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不会下降,要求增加工资,从而引起下一年通货膨胀。6.惯性也是导致通货膨胀持续的原因通货膨胀由于自身的惯性而持续下去。假定生产成本正以每年3%的速度上升,因此,对于任何产量水平,AS曲线在下一年度回提高3%,再下一年度又会提高3%,并会持续下去。如果AD曲线以同样的幅度上移,产量将接近潜在产量,价格也将上升3%。当宏观均衡点从E0移到E1再移到E2,价格将由于惯性通货膨胀而稳步上升。PYAS1AS2AS3AD1LASAD2AD3E1E2E3P1P2P3YF四、通货膨胀的效应1、再分配效应包括收入再分配与财富再分配实际收入重新分配---名义收入增长慢于价格水平上升的人会因通货膨胀而受损。财富的再分配---拥有货币资产的债权人在通货膨胀中将受损货币资产:资产本身或者其收益的名义值是固定的。(如现金、债券、活期存款)非货币资产:资产本身或者其收益的名义值不是固定的。(房产、股票)原因: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即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小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未预期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1)、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2)、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3)、对有固定名义资产的人不利政府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第一,政府是净的债务人(国债);第二,通货膨胀还会使政府在累进制的税收制度中获得受益。(由于名义收入增加,使一部分人成为高收入者)2、对产量与就业的效应短期的未预见的爬行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工人实际工资,增加企业利润,刺激产量的扩大,增加就业。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3、社会效应社会的不安定。增加交易成本(长期合同被转换为多个短期合同,交易成本增加。人们减少货币持有,物物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增加。)0Y有什么措施可以抑制物价上涨?1、政府减少支出--缩减公共投资规模--减少转移支付等2、控制信贷规模,抑制投资--提高利率,提高担保、抵押条件--抑制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等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菲力浦斯曲线1.最初含义:(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A.W.Phillips)菲力浦斯通过对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的统计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2原始的短期菲力浦斯曲线含义: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动,且曲线凸向原点。即,失业率上升一个单位所需要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下降的幅度失业率下降一个单位所需要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上升的幅度图18-4原始的菲力浦斯曲线3.通用的菲力浦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