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找出具体解决对策提供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厌学情绪不良习气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存在厌学情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厌学情绪极为普遍,具体体现在以下及方面:(1)出勤情况。调查显示,经常旷课、迟到或找各种借口请假不上课的学生占了总人数的20%,避学习的学生为数不少。(2)课堂情况。通过调查,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睡觉、不认真听讲,玩手机、做小动作、开小差、等现象。(3)学习目的。有相当部分学生是为了混日子、养身体、混文凭而已。(4)学习态度。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有的认为学不学习无所谓,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根本就不明晰,不知道要怎么对待学习,抱着随意性的态度。2.存在不良习气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存在的不良习气主要表现为:(1)吸烟喝酒。烟酒伤害身心健康,由于没有直接经济来源也易诱发犯罪。(2)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3)打架斗殴,易产生严重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4)勒索财物。强行向他人尤其是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劫。(5)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6)欺凌弱小。欺凌年龄小的同学或格温和胆小的同学,易养成土匪“黑社会”习气。3.诚信日益缺失(1)学习方面缺失诚信。首先在完成作业方面,自主完成作的学生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清一色的抄袭甚至根本不完成。其次是考试方面,学生的作弊现象屡见不鲜。(2)社会生活方面缺失诚信。一是对父母、老师、学校缺失诚信,如一些学生以种种假理由欺骗父母、老师;还有一些学生给学校留假地址、假电话;为获取贫困奖助学金,向学校提供虚假的家庭经济情况和贫困证明;二是与同学交往缺失诚信,表现为人际关系淡漠。如对同学说谎;偷窃同学财物等。4.很多学生自信心不足(1)学习方面自信不足。主要表现为“被动学习”,学习上从不主动,甚至放弃学习,认为自己就是没有学习“天赋”,无论如何也是学不好的。(2)做人方面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性格过于内向,胆小怕事,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认为“谁都比自己强”。(3)学生对未来很不自信。由于学习方面的不自信和做人方面的自卑心理,对未来走向社会迈入工作岗位更加满意信心。造成学生学习期间内心极大的不安,焦躁。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学生自身因素(1)自卑与自尊共存,是非观念不清。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在职业学校就是低人一等,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学习基础差,跟不上新的课程;学习兴趣低,难以投入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未来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面对老师的批评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是非观念模糊,常把义气当友谊而不能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时常触犯道德底线。(2)自律能力差。中职学生普遍为未成年人,自律能力低。表现为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如经不起诱惑而偷窃、有诱因就不能约束自己而违反纪律等。(3)抗挫折能力差。抗挫能力差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稍不如意,就耍性子,闹情绪;只听表扬,不接受批评;好胜心强,好面子,承受不了失败;畏惧困难,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或是找他人帮忙,从不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从不分析失败的原因。2.家庭因素(1)问题家庭影响。如父母酗酒、赌博;父母不和,吵架频发,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2)单亲家庭的影响。父母一方的缺失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完整。(3)留守家庭的影响。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造成孩子心灵、性格上的缺陷。(4)健康家庭的不健康教育的影响。很多健康的家庭也出现对孩子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如父母按自己的理想去要求孩子,命令式教育方式;父母性格暴躁,采取棍棒式教育;父母过分放任溺爱孩子等等。(5)家长行为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家长自私?M隘;对亲朋冷漠无情;不配合学校教育,甚至对抗学校教育等。3.学校因素(1)教育方向单一。学校过多关注学习,很少给学生创造自我管理、健康个性发展的机会,学生缺乏必要的磨练。(2)实操课程量小。多数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师队伍中专业课教师、实训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重小,实训课程开设少,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教学大多停留在课堂理论上,而中职学生的生源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初中基础就没有打好,更是难以适应专业性的理论学习,学习跟不上,学生找不到与职业相关的成就感,旺盛的精力难以用在学习上,(3)教学方法陈旧。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展“一体化教学”,执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4.社会因素(1)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①社会上,贿赂、腐败等种种不劳而获的事例让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②受国内外多元文化的影响,享乐、拜金等思想,强化了未成年学生的负面心理,致人情淡漠、同情心与责任感缺失。③不完善的劳动力机制,加上就业中的不正当行为导致了就业中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有“有门路才能找到好工作,学习没有用”的思想。(2)不良网络资源的影响:①角色错位,交往偏执。学生长期处在网络中的“人―机”式虚拟交往方式,将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人”式真实交往方式,易产生人际关系障碍。②人性异化,人格失衡。虚拟网络中的信息污染、欺诈、暴力等状况,易促使学生沉迷其中,弱化对现实的感知力,甚或远离现实,易致孤僻、冷漠、不合群、暴力、谎言、责任心缺失和诈欺等心理,致使人性异化,人格失衡。③自我迷失,性格错位。虚拟的网络既提供了交往平台的同时也增设了交往屏障。学生在网络中展示自我的同时又遮掩了“网络人”的真实身份。学生在“现实自我”“虚拟自我”间转换,造成“虚拟”“现实”的性格错位,易形成多重人格。④道德失范,行为虚拟。虚拟网络给失去道德规范的行为提供了“虚拟”的借口,网络虚假信息、非道德行为的出现,易产生“虚拟”式的自由,表现为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影响学生在现实世界的正常的行为。三、结语中职生的问题比较严重,只有认识并分析透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更合理的对策去解决,也才能做好中职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参考文献:[1]陈厚德编着.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吴迎霞.在中专学校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3]李德林.教学个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