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公园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4年3月目录•1.区位分析•1.1地理位置•1.2周边用地调查•1.3人群来源分析•2.历史沿革•3.自然条件•3.1气象分析•3.2地形分析•3.3水体分析•3.4植被分析•4.功能分区与道路分析•4.1功能分区分析•4.2道路交通分析•5.公园基础设施•5.1点景设施•5.2休憩设施•5.3游戏设施•5.4公共服务设施•5.5运动设施•5.6管理设施6.建筑风格分析7.感官分析8.场地与使用者的关系8.1游人构成调查8.2游人分布调查8.3游人活动项目调查9.总结9.1公园有利因素9.2公园不利因素9.3改造建议1、区位分析沙坪坝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东滨嘉陵江,西抵缙云山,幅员面积396.2平方公里,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教育基地,建成区面积35.26平方公里,2003年重庆市大学城在这里动工兴建,中部歌乐山是重庆市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东部为平顶山文化公园。沙坪公园位于沙坪坝区中心西侧,紧靠重庆火车北站。沙坪公园西临歌乐山,东依平顶山。创建于1957年,东西长约0.37英里,南北最长约0.25英里,占地面积271亩。沙坪坝沙坪坝区位图沙坪公园区位图1.1地理位置周边集中学府,文学气氛浓烈。临近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临近商业中心,方便。2020/1/111.2周边用地调查周边用地示意图1.3人群来源分析沙坪公园主要游客为附近居民,三峡广场游人,周边学生,以及其他游人。人群来源分析图2、历史沿革沙坪公园前身是民国时期树人小学创始人,开明绅士杨若愚的私家花园——“渔府”为基础改建而成的。“渔府”又称杨家花园,建成于1937年,面积2.1公顷,解放初期曾为中央重庆市第三区委员会所在地。195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为丰富沙区人民文化生活,选定在此修建公园。1957年4月13日,公园对外开放,土地面积12.6公顷,其中游览面积2.34公顷。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沙坪公园称为红卫兵接待站。管理机构处于瘫痪状态,临近一些单位趁机在园内立杆架线,砍伐树木,堆放物资。1971年,修建湘渝铁路时,征用公园北部土地1.8公顷,又“借用”近3公顷,致原大门、百花岛、八角亭景点被毁。1977年10月公园重新对外开放。1981年后,公园扩大建设规模,公园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园内西南角人工湖岸的一处缓坡上有一座400余名红卫兵的墓葬群。1993年改建为实景微缩景观一世界风光公园,设景观风情园及游乐场两部分。3、自然条件分析•气象分析•地形分析•水体分析•植被分析3.1气象分析沙坪坝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9.5℃,年平均气温18.3℃,降水充沛,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2020/1/1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结构是壳斗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木犀科等为主,通常有1至多个优势种,其中乔木常又可分为乔木上层和亚层,林下有比较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最丰富,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毛竹林或竹木混交林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种植特点:常绿阔叶混交林毛竹林3.2地形分析•公园整体地势相对平坦,中部高,四周低。西部开凿有一人工湖——碧湖,沿湖形成环湖游览步道及多处缓坡地带。•基地为两块不规则的矩形拼接而成,为最大高差34米的坡地。由东向西地势逐渐升高,东北低,西南高。高层分析图坡地实景图3.3水体分析•公园中部有一人工池塘——许愿池,缺乏维护,水质恶劣,现将池中雕塑小品改建成景观亭。•公园西部为人工湖——碧湖,北连一条谷中溪涧,现已枯竭。岸线关系、景观节点设置较为合理,但驳岸形式单一,缺乏景观性、亲水性,沿湖的建筑、小品摧毁程度较重,景观性、功能性较差。•公园入口处——游泳池,能满足青少年的健身和小孩的游憩要求。碧湖水上游戏园2020/1/11水上汀步水岸铺石处理在建的水上廊道以及水中亭喷泉现状原因:亲水性差水体周围环境恶劣,水体本身受污染,公园管理与治理没有到位。亲水设施少,没有给人们提供休息和游憩的平台。水体驳岸设计单一,吸引力差。改造:公园治理加强,改善水质。多种驳岸的设计,提高水体周围吸引力。丰富水上游乐设施。3.4植被分析沙坪公园现有园林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主要物种为香樟、黄葛树、山茶、雪松、广玉兰、蒲葵、紫玉兰、银杏、小叶榕、桃花、竹类等。黄角树——高大落叶乔木,多分布在车行道两侧,长势茂盛,遮阴效果良好蒲葵——棕榈科蒲葵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常作为盆栽用于大厅或客厅陈设。沙坪公园有入口处的蒲葵长廊与蒲葵林,形成独特的南国风景山茶——开花类常绿灌木。园内密植红色与白色相间的山茶花,枝叶繁茂,观赏效果极佳苦竹——适应性强,园内有苦竹林,与棋牌场地结合,烘托出静谧的气氛。桃花——花期较短。园内有一片桃花林,是游客遛鸟的圣地柳树——生长在碧湖旁边,枝条稀疏,观赏效果不明显小叶榕——主要分布在同心草坪边上,紧邻车行道,高大茂盛蒲葵林桃花2020/1/11优点:乔木长势茂盛,遮阴良好。缺点:植被比较凌乱,层次性较差,同时灌木和地被植物品种较少,表现效果较差。在整体色彩上,全园常绿植物居多,颜色以灰绿、深绿为主,不够明快,缺少季相变化,和开花植物,植物景观不够丰富,常绿——落叶树的搭配比例不够合理,树冠空间缺乏疏密变化与硬质景观的呼应关系不佳。黄葛树桃花毛竹林银杏树4.功能分区与道路分析4.1功能分区分析功能分区示意图问题:由于缺乏合理的总体规划布局与长远考虑,游览体系较为混乱,公园内景点众多,但分散凌乱、主次不明,重点不突出,缺乏秩序感。解决方法:对公园分区进行有机的梳理和整合,用合理的景观轴线将各个景点链接起来。2020/1/114.2道路交通分析道路交通分析示意图现状:一条环状道路串联整个场地,停车场分布散乱,园路布局散乱,有的地方增长了行走距离,却没有合理的景观引导。改造:将原有道路系统改成贯通全园的交通游览游线。公园中园路布局服从整体构图与功能要求。要以游人游览行为为依据,调整园路布局形式。2020/1/11园路及铺装场地5%~10%管理建筑<1.5%游览、服务、公用建筑<4.5%绿化用地>75%陆地面积10~20hm²城市公园用地比例沙坪公园现有用地构成表用地类型占地面积(m²)百分比(%)总规划面积166600.00100建筑用地9013.005.40水体16790.0010.17道路场地56397.0033.85绿化用地84400.0050.855.园内基础设施分析5.1点景设施园内现有单株观赏类植物,同心草坪,绿廊,雕塑、喷泉等点景如图。但是,喷泉缺乏管理,已经成为一片死水,雕塑也没有合理应用,如建立雕塑广场,可使人与之亲近雕塑小品喷泉景观树景观树2020/1/11经调研,沙坪公园有一座露天剧场,一个聚景苑,一个荷池水榭、西山长廊、知秋亭、许愿亭、憩园等社交休闲场所。另外还有座椅、石凳等休憩设施,如右图;这些交往平台或开敞或私密,适应于人们的各种需求5.2休憩设施休息平台石凳河池水榭休息座椅2020/1/115.3游戏设施儿童游乐园、水上乐园等。沙坪公园的儿童游乐园的游乐设施都为收费项目,游人较少,且各个游乐设施独立,中间空地没有合理应用。且设备陈旧,部分设施已经废弃此外沙坪公园的水上乐园有游泳池和戏水池,周边绿化单一,景观效果不佳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2020/1/115.4公用服务设施根据公园常规设施表,10~20hm²的公园的公用设施应有厕所、园灯、公用电话、果皮箱、路标、导游牌、自行车存放处。据调研,沙坪公园有5座厕所,三个停车场、一个小卖店、三个茶座、樱花餐厅、榕湖宾馆、神话摄影部等服务设施茶室榕湖宾馆路标2020/1/115.5运动设施沙坪公园有3个足球场,一个篮球场、4个网球场,一个健身广场,一个西山游船场;健身广场的使用者较多。缺少室内健身场和乒乓球场足球场健身广场健身广场运动场地2020/1/115.6管理设施沙坪公园的管理设施有管理办公室、治安机构、变配电室、泵房、岗亭等。大部分管理设施已经荒废,亟待修缮此外,沙坪公园垃圾处理站少,不能及时解决公园内的垃圾,且与沙区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取得有机联系公园岗亭垃圾收集点2020/1/11沙坪公园现有建筑分析表6.建筑风格分析沙坪公园之前建筑风格为欧式建筑。后来几经建设,风格杂乱,未经统一规划,使欧式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并存,使公园缺少秩序感2020/1/112020/1/117.感官分析从视觉上,公园的景点众多,但分散凌乱,主次不明。大量微缩景观小品毁损严重,破败陈旧。好的景点如:荷池水榭、西山碧湖毁损的小品从听觉上,沙坪公园聚集了各种唱歌、练习乐器、跳广场舞的人群,声音略显嘈杂。其中最嘈杂的地方为百花苑、入口广场以及憩园。河池水榭景观小品噪音分布示意图8.场地与使用者关系分析8.1游人构成调查目的在于明确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据初步观察统计,公园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公园日常人流量达3000-5000人次/每天。市民大多为附近500-1000米的居民,步行到达。从年龄结构化分看,中老年人和儿童居多,年轻人较少。节假日和周末,年轻人数量有所增加。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与公园现状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进行公园调研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调查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他们的需要,解决提出的问题。人群来源调查分析图我们采用了分区调查的方法,对公园内场地、景点的游人分布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通过游人分布的调查,分析出公园现有空间的利用情况:哪些空间不能满足游人需要,应扩大使用面积;哪些空间为公园“死角”应加以改造。备注:颜色越深的地方,表示人越多游人分布图8.2游人分布调查我们发现:游人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分布于公园入口处,榕湖周围和碧湖边,其他景点虽也有人群聚集,但较为分散。一些景点缺乏吸引力2020/1/118.3游人活动项目调查园中长期经营划船、喝茶、棋牌等活动项目。喝茶、散步、运动、集会是大部分成年人的主要活动形式。游乐设施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儿童。适用人群年龄层次及使用时段调查分析图公园活动项目调查分析图9.总结9.1公园有利因素1.位于城中心,区位关系优越,交通便利,可达性强。2.公园分区明确,前区为商业游乐区,中区为文化区,后区为安静休息区。3.公园使用率高,人们认知感和情感深厚,与强烈的归宿感。4.公园内植物绿量大,绿化覆盖率高,拥有大量优良高大乔木,为周边小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效应。5.功能活动项目丰富,儿童游乐,棋牌餐饮,休闲健身等项目一应俱全。9.2公园不利因素1.公园游览体系混乱,缺乏秩序感。2.景点布局凌乱,空间节奏感较差。3.景观设施损毁较重,景观性、安全性较差,建筑风格不统一,利用率较低。4.人工湖水质欠佳。2020/1/119.3改造建议1.规划完善整个公园的游览体系。2.调整公园内景点场地,对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完善组织。3.拆除原有部分景观小品,增加完善景观设施,拆除、修缮改造现有建筑,适当增加功能性和景观性建筑。4.通过地下水采集、雨水收集等措施,改善碧湖水质。增加适量湿生、水生植物种植,改造部分驳岸方式,增强亲水性。5.改造原有林相,增加灌木及地被、丰富植物竖向层次和季相景观,强化植物造景特色。6.寻找合理文化定位,构建自身景观特色。7.对现有活动项目进项调整组织,使公园使用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20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