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6(人教版必修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②探究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历史资料,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②通过比较,分析今天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之间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改革开放的必要性②认识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阻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导入改革开放已深入人心,伟大的变革运动开端于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指什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过程一、伟大的历史转折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②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二、经济体制改革③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根本目的是什么?④在党和人民的不断探索下,农村中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包产到户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⑤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搞活企业,为达到这一目的,国家对企业实施了哪些新的政策?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停用口号、拨乱反正、重心转移、改革开放比较: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管理体制上:政企分开所有制上:多种所有制分配上:多种分配方式1992[南方讲话、十四大]-1993[十四届三中]-1997-2-小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发散搜集资料,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变化板书设计伟大的历史转折:背景-内容-意义经济体制改革:农村:1978年,安徽、四川“包产到户”-1983年,乡、镇……城市: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背景-过程[1992、1993、1997]后记不同时期人们对富裕程度的不同看法是什么?【知识表解】伟大的历史转折背景“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仍停滞不前标志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主要内容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③作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④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影响是新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开始: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安徽、四川等省展开发展: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内容①农村经营形式: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②农村管理体制: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③城市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④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⑤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影响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背景国内:改革阻力重重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进程①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②1992.10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教学素材】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又提出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叫做“两个凡是”。我说过,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因为那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按照“两个凡是”,我就不能出来工作,更不用谈别的问题了。我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九个月,即1977年7月才出来工作的,到那时我才能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出来以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当时有一些人抵制这个讨论。1978年6月,我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了一番话。以后我从你们那里访问回来,在东北三省沿途又讲这个思想路线问题。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讨论,到1978年底,我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有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4-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一心一意搞建设》(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文选》邓小平界定革命和改革的含义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小岗村的壮举提起安徽省凤阳县,人们都知道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当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1978年特大灾害后,凤阳人走四方更是达到了高峰。但有一群人不愿坐等饿死,他们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他们就是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坐着18个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召开了,会议内容主要是研究分田单干。他们采用了抓阄的方式,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分田到户的第一步,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初一步。在实行之初,他们遇到了重重阻力,但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支持。1982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得以正名。小岗农民走出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之路。凤阳花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是:(1)一切经济活动和商品都是通过市场渠道,而且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社会再生产的必经渠道。(2)企业是独立法人,生产面向市场。(3)在市场流通中,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物资和货币流通规律。(4)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而是通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5)健全法制,使市场规范化、秩序化。它们的区别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对市场进行控制和管辖。(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防止两极分化,最终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社会主义国家调控,比资本主义国家调控更广泛有效。(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和资本主义单纯追求利润有原则上的不同。——高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谈话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搞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办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更加鲜明地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1993年12月,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十五大强调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活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1979-1984:“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阶段1984-1987:“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7-1992:“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的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保障制度社会化,经济管理法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个性):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关系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结合起来。在宏观调控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决不推崇市场的自发性。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