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民生经济——河北省三河市“十有民生行动计划”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组城市化水平超过51%预示我国已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社会,划时代地进入到以工业、后工业文明为主的城市社会。这个新成长阶段的到来还意味着城市化将继工业化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但与此同时,城乡之间与城市内部存在的各种差距,依然是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难题。如何破解新时期面临的这些难题?如何摆脱可能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各地都在不懈探索。2012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组通过对河北省三河市农村、城镇、学校、医院和居民家庭的调研发现,当地探索出了一条将城市化与民生建设结合起来以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总结三河市的发展经验,对某些类似三河市的北方中小型城市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示范意义。“三河经验”的启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进一步巩固政权、繁荣经济的根基和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规律,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行选择。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是优化我国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现代化并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在实践中,三河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大力发展“民生经济”相结合。所谓“民生经济”,就是把保障和改善中低收入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条件作为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运行全过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价值取向,通过理顺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比价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提升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是解决民生的物质保障,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最终目的。发展民生经济,就是基于民生与经济的内在关联,把民生工作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达到发展目的与手段、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推进、共同发展。从经济大发展到社会大民生,三河市正在开启一条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繁荣幸福之路。三河之路,也是实践执政为民、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之路。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到2012年年底也将达到近5000美元,但城乡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使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还远离现代化水平。如果全国近60万个行政村都能像三河那样,把“十有”民生建设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个居民和家庭,全国农村的面貌就会有大改观,我国的巨大社会变迁就会再谱新篇。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摸石头过河”,注重基层的实践经验和改革探索,把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结合起来。我们应当像当年总结市场经济改革的经验那样,认真总结社会建设和社会改革经验。通过归纳和提炼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新体制。三河市委、市政府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站在三河看全国、看世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关于社会建设和民生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小城市强力实施“大民生”,自觉担当改革“探路者”角色,弥足珍贵。“三河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民生建设、特别是北方县市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调研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张翼樊平杨典)新实践促进社会和谐河北三河市属京畿之地,以邻近洳河、鲍邱河、泃河三水而得名,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西距天安门32公里。多年来,当地干部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走出“为维稳而维稳”、“以民生抓民生”的传统思路,在社会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构筑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三河市委、市政府把民生建设提升到创建服务型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覆盖城乡、终身保障、全民普惠、和谐幸福”的目标,推进了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闲’有所乐、行有所畅、貌有所变、住有所居、安有所保”为主要内容的“十有民生行动计划”,改变了原有发展模式,与民共享了改革开放成果,重树了政府形象,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学有所教”:三河市通过对偏远地区各类学校的整体改造,均衡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农村老师的补贴标准和教师周转房标准,引导教师安心教育、扎根农村。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项费用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免除了普通高中学生学费、住宿费、取暖费和学前一年教育保育费等费用,争取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徘徊在校门之外。通过这些努力,三河市获得了“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市”等称号。“劳有所得”:三河市制定了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逐年提高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提升企业职工收入水平,实施了“万人大培训”计划。对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初高中毕业未升学青年、残疾人员、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每年投入1000万元、免费培训1万人次,让每个未就业人员都能有一技之长。对失地农民采取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的方式,确保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保”。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市职教中心为龙头,10所定点培训学校、20个培训基地为依托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病有所医”:三河市勇于探索新医改经验,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们通过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水平,加强卫生机构设施和基层医疗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了大病患者救助机制。在全市各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40%。将镇村卫生机构全部收回市级管理,医疗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投入1000多万元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齐了新型医疗设备,并在每个街道建设一所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个行政村按每所30万元、面积120平方米的标准,兴建村医疗卫生室,并为每个医疗卫生室配备“大学生村医”,确保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的科学就医格局。在定福庄村卫生室,调研组注意到:卫生室干净整洁,各种基本诊疗设施齐全,实现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处置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六室”分开。三河市从两头用力,一边加强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软硬件,一边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目前,三河市新农合筹资人均标准由140元提高到230元,参合率达到96.97%;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由4万元提高到10万元。“老有所养”:三河市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使全市老年人“养老不犯愁”的梦想成为现实。作为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市,三河市投入600多万元,将保险待遇水平由国家规定的每月55元提高到100元以上,位居河北省第一。全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60至79岁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到100元,80至89岁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到150元,9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到200元。他们还在全市新建和改建了4座敬老院,并均衡了每个敬老院的基础设施——每个敬老院房间面积25平方米,居住两名老人,内部配备卫生间、电视机、呼叫器、床、柜、座、几以及洗洁炊具等设施,使老人享受到了宾馆式的生活和管理服务。“困有所助”:三河市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提高了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水平,将城乡低保金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到252元、136元,分别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50元、25元。给城乡低保户每年每户分别发放取暖补助1000元、500元。对所有低保户进行全员慰问,平均每户450元,居于河北省最高水平。从2012年开始,对考入高等院校的孤儿全额资助学费,资金全部列入财政预算。“‘闲’有所乐”:三河市近年来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文体设施网络,在130个村街建成了文化大院,在145个村街建立起适合当地群众阅读的图书室。调查组在皇庄镇邵道庵村看到,该村的金宝马评剧团正在乐队的伴奏下为村民演出。“行有所畅”:三河市实施了总投资6亿元的“农村道路三年改造提升工程”,在2011年投资2亿元改造农村道路132公里的基础上,2012年投资1.5亿元改造74条、130公里,明年将完成所有农村道路的全面改造,实现村村建成高标准柏油路的目标。此外,三河市还在实施一批与京津的交通对接工程,拟将其全面纳入京津一小时都市圈。“貌有所变”:三河市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绿化工程建设为目标,坚持见缝插绿,形成立体绿化格局,新建公园、街头游园和园林小景,推进泃河、红娘港的水系串联,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当地按照农村新民居型、城中村改造型、城居特色型、文明生态型4种不同建设模式,推进了37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和258个文明生态村创建。查马坊新民居建设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住有所居”:三河市扎实推进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截至2011年底,共发放廉租房补贴190.7万元,改造棚户区206户。投资3184万元,为1352户农村贫困户、优抚对象和贫困残疾人新建或改造房屋4602间。2012年,投资1550万元,为360户特殊群体新建或改造房屋1080间;实施了648户、面积6.2万平方米的安居北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底将竣工入住。这些举措极大改善了城乡困难居民的住房条件。“安有所保”:三河市围绕打造“环京安全带、平安示范区”的目标,在河北省率先建立了县级联合接访中心,在各镇(街道)完善综治维稳中心建设,在市直单位开展调解中心达标升级活动,在基层加强综治工作站建设,整合各种调解资源,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扎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力打击黑恶势力,进一步巩固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大民生”推动政府建设三河市在“大民生”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三河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转变执政理念,以民生建设彰显党的“执政为民”宗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趋势。突出表现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阶层发育严重不足,中低收入民众众多,离理想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相距较远。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相对畅通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较多的流动机会,是抵消贫富差距过大的重要机制。如何保护和扩展社会流动的渠道,特别是向上社会流动的机制,是优化社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河市的经验证明:民生建设,特别是扩大就业和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等的确是扩展社会流动渠道的重要制度保障。三河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中,做出了实施“十有民生行动计划”的重大决策,将全市财力和物力向民生倾斜,将全体干部注意力和创造力向民生凝聚,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河市已初步形成和确立了“以公共财政为中心”的现代政府施政格局。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经济保障民生、以民生促进经济三河市党政领导们清楚地认识到,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经济,不但是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更是强化经济增长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发展民生经济,政府财力优先运用于公共支出,加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大众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劳动者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既有利于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考虑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奠定了“硬件”基础,今后在扩大内需上,可以把相对较多的资金投向民生领域。通过建设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卫生站、居民住房、公共交通、大众体育设施等“社会”基础设施,不但可以为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打造高质量的“软件”基础,也可以实现扩大内需的战略目标。因此,这种民生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既能解决当前扩大内需的燃眉之急,又有利于从根本上满足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需要。坚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民生建设为突破口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层次的政府转型,打造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理念,也是全新的政府职能配置、机构重组、管理方式和行为模式的革命。当前,我国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是一对突出矛盾。解决好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是服务型政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