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论文模板(中小型企业网的组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自己的题目学历层次大学专科教学系名称电子工程系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孙桂芝年月日学校代码10857学号20092115110分类号密级公开目录I摘要近年来,在广播电视行业中谈论最多的就是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系统,它可以说是未来一段时间视频技术发展和人们注目的焦点。正是由于它的出现,使得我过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系统在由数字化和网络化过渡的过程中起到了几级的推动作用。电视台从发展数字电视出发,决定建设非线性编辑制作网。非线性编辑网络集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网络的共同优势,也为编辑人员的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本文在研究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系统构建的过程中,提出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不足,同时也指出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技术特点,并通过与过去的技术进行对比,体现出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数字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系统;工作台;以太网;目录第1章绪论..................................................................................................................11.1世界各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情况........................................................................11.1.1世界上几种主要的数字电视标准的形成................................................11.1.2我国数字电视及技术的发展....................................................................31.2与传统电视系统相比数字电视系统的优势....................................................4第2章非线性编辑系统..............................................................................................62.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结构....................................................................................62.1.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硬件结构....................................................................62.1.2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软件软件....................................................................72.2非线性编辑系统中采用的压缩技术................................................................82.3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9第3章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设计与组建....................................................103.1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化的目标......................................................................103.2设计与组建的构架..........................................................................................103.3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络系统功能......................................................................113.4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工作站..............................................................................123.5工作站的配置和功能说明...............................................................................13第4章非线编网络系统的关键技术........................................................................164.1数据压缩...........................................................................................................164.2结构和数据存储...............................................................................................164.3网络应用软件系统与媒体资产管理...............................................................17第5章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不足................................................................................19第6章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技术特点......................................................................20第7章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与前景....................................................................217.1快速便捷、一机多用.......................................................................................217.2利用计算机多种软件.......................................................................................227.3大容量的存储与复制.......................................................................................247.4与其他多种计算机软件接轨...........................................................................25结论..........................................................................................................................26致谢..........................................................................................................................27参考文献......................................................................................................................28第1章绪论1第1章绪论在CCBN2007(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主题报告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指出:数字电视业务动摇了建设在模拟技术基础上的整个光电行业原有的生产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机制、政策体制和产业格局,给广电全系统、全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正如张局长所说,近几年来,伴随着数字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图片压缩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高新技术的应用部门,电视台也在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于基础性的数字压缩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关键技术的逐步解决和渐趋成熟,广播电视已经进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阶段,开始发展电视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又是建设电视台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首要环节。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是一个采用FC+千兆以太网的双网结构,即基于SAN结构存储的千兆光纤网和基于IP技术的千兆以太网,以高速光纤交换机和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网络的交换枢纽,具有强大的制作能力、搞笑的共享能力、超大容量的中心存储能力以及可靠的安全性能。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应用,改变了广电行业原有的节目制作模式、存储模式、播出模式和传输模式,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的图像质量、制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拓展了频道资源、拓宽了业务能力,从而为数字电视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1世界各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情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及图像压缩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走入了数字电视发展的新时期。1.1.1世界上几种主要的数字电视标准的形成世界各国在数字电视的长期发展摸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三种主要的数字电视标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21、美国ATSC标准1996年12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Commission,FCC)通过了美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称之为ATSC(Advangced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ATSC包括了18种视频格式,不仅有HDTV,还包括SDTV,对其它媒体如有线、卫星和计算机等应用都有互操作性。1998年,美国开始试播全数字高清晰数字电视。FCC制定了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8年过渡计划。在过度采用同播制方式,给每个原NTSC频道增播一个DTV频道,即同一个节目同时用NTSC和HDTV两种标准播出,要求2006年停播NTSC电视。2007年3月1日起,美国全面禁售模拟电视机,要求今后所销售的25英寸以上电视必须集数字接收和显示于一体,内置符合美国ATSC电视制式的调谐和解码组件。7月1日后,13英寸以上的电视机必须全部内置解码器。2009年2月17日,英国将停止模拟电视信号的播出。目前,英国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率已达99%,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2000多万。2、欧洲的DVB标准1993年,欧洲各国的许多广播电视组织和厂家共同确立了DVB,即数字视频广播项目。1994年ETSC(欧洲电信标准学会)通过了DVB-S(卫星数字电视)标准和DVB-C(有线数字电视)标准,1996年又通过了DVB-T(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它们分别适用于在三种不同的传输媒介中实施数字视频广播。其中,DVB-S首先得到普遍的应用,使卫星数字广播跨入了全数字化时代。到2003年,英国数字电视用户已经达到整个电视用户的40%。计划到2008年,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及英国的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整个电视用户的50%。3、日本的ISDB-T标准1998年11月,日本公布了ISDB-T/BST-COFDM标准草案,经简化得到卫星直播的ISDB-S标准和有线电视的ISDB-C标准。日本政府资助4亿美元,部署数字电视实验台,于1999年4月开始发射信号。2000年12月1日,采用ISDB-S标准的卫星直播业务开始,播出9套的HDTV节目。2003年在主要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