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企合作谈汽车产业的人才培养冯旭红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2011.06在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关于本人冯旭红男,汉族,1979年11月生,浙江义乌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工程师。2000年5月参加工作,现任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开场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尊敬的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受邀参加由教育部职成司、中汽文化促进会举办的“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并在此进行交流发言。作为一名历届大学毕业生、同时是企业方代表,我觉得开展全国性的“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具有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展示和检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四年来的建设成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二是在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跻身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以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沃尔沃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国门进军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关键时期,共同探讨支持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发挥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不但使我国跻身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还要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强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职院校的学生、汽车产业的企业向本次专题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一、成长之路以理想和目标敬业以学习和创新创业以奉献和责任乐业二、吉利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就业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应用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开发培养机制职业培训基础工作三、基于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方向当前汽车产业现状(两低:利润率低、自主研发能力低)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高端研发人才;技能型技术人才;高级营销及服务人才)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对策(自主培养;教产结合、校企合作)提要成长之路本人是吉利集团自己的学校培养的一名学生、毕业后成为吉利集团汽车产业的一名员工。成长之路简单地说是:学生—普通员工—中层—高层领导一、成长之路2000年学生2001年普通工人2002年采购员2004年采购部长2007年副总经理一、成长之路在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一直影响着我成长的人:23岁时,开始创业,以冰箱零配件起家26岁时,制造出中国第一张铝塑板30岁时,进入摩托车制造业,制造出第一辆踏板摩托车34岁时,进入汽车制造业,一个普通百姓,两手空空想着制造集技术、人才、资金为一体的汽车之梦35岁时,敲出第一辆车时,别人说他是疯子;好不容易造出几辆汽车卖不出去时隔仅十年,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走向世界,他本人也成为世界的汽车焦点人物他就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一、成长之路在吉利汽车1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从一名学生、一线员工、普通干部,到公司高层领导,作为一名毕业生、作为一名汽车人,我深深的感到,下面三点是影响我在企业发展、成长的关键(三句话):一是以理想和目标敬业;二是以学习和创新创业;三是以奉献和责任乐业。一、成长之路以理想和目标敬业前面我提到了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的创业历程。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当时“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这一理想和目标,今天的吉利汽车也不会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品牌。可以说,正因为如此,这是本人在吉利母校毕业后加入吉利汽车的“小理想”。2000年,对于我们这个时期的汽车业专业毕业生来讲,找一份好的工作还是较难的。但是,我们年轻,我们有榜样,想自己也可以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做点事。虽然,在当时的所谓民营企业造车看不到光芒的时候,当时也没有完全想清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但我知道必须要走进去,否则永远没有机会。2000年5月,在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我来到吉利汽车的发源地——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进行采购部业务员的顶岗实习。在储存仓库里,面对着黑压压望不到头的排列整齐的数万件汽车零部件,一、成长之路如何采购、如何储存、如何送发,心中不免为之一惊。万事开头难,先将一些汽车核心零部件,从实物到图样逐一核对,用什么材料、有什么作用、有哪些技术要求和参数,一一细心揣摩。学院里学过的机械制图、公差配合、金属材料、汽车构造等等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都派上了用场,由于有理论的指导、踏实肯干,没用几个月就初步熟悉了汽车主要零部件的构造、性能、作用和工艺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工作不到一年,被选拔为一名正式的汽车零部件采购业务员。从此,就投身到吉利汽车产品的质量提升及成本控制的事业中来。可想而知,民营企业造汽车伊始:一无经验、二无关键技术。而汽车零部件采购是直接关系到整车成本和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吉利汽车在战略转型之前的企业使命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可物美价廉的产品必须以低成本、高质量的汽车零配件作为坚实的后盾。为此,我给了自己的要求是:即使存在一分钱的一、成长之路降价空间,也要付出100%的努力。这也是李书福董事长所总结的“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能办事”理念。从一颗螺丝钉到发动机,从最初的豪情系列到美日系列车型,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终于建立起了一套符合当时汽车生产的采购体系。以学习和创新创业2004年,担任采购部长以来,参与了吉利汽车优利欧及美日系列轿车生产基地从宁波市北仑经济开发区搬迁到临海市的项目。随着生产线的搬迁与地域特点的逐渐显露,采购部亟需对庞大的供应商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于是带领部门人员对所有的供应商进行分类,从ISO16949质量体系要求、物流成本、供货能力等方面逐一比对,两家及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择优选取,终于对三大系列的供应商进行优化,海内外600多家供应商也从此整合到300家,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供应商的数量,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加速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一、成长之路有效提高了采购产品的质量。随着吉利汽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零部件采购业务的不断拓展,身为采购系统的领头人,深感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和处理日常业务、提升业务水平任务之重。于是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报考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从2002年至2004年,用了2年的工作空余时间学完了现代工商管理本科的课程,英语过了四级。边工作边进修,带着问题读书,带着问题研究,当然,学习的效果也立竿见影。在公司基础管理体系建设中,我接受了ISO16949证书质量体系、ERP、三方物流培训和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等企业管理理论培训。通过这一系列培训,为我全方面的开展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产业结构突变、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规模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学习的一、成长之路能力才是突破生存不利格局、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只有重视创新、重视学习、用心学习,企业才能适应这个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市场,才能获得竞争优势。2003年,在当时ERP、三方物流等新的生产管理方式还未在国内制造企业所接受的情况下,吉利集团提出导入此系统。ERP系统是对企业的多种资源进行计划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操作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而三方物流项目可以建立准时化物流供给体系,有效提高存货周转率、加快资金流动,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在此系统导入期间,本人协助公司总经理成功地推进了供应商优化系统SOP的导入,有效地对供货系统进行了过程控制,提高了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在控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数量的同时,提高了供应商的积极性与到货的及时性,给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成长之路以奉献和责任乐业树立对企业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是一个职业经理的基本的基础和重要的条件。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认识到,你是一个肩负使命的人。使命感,是一个人成为一名合格“职业人”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缺乏使命感,即使给你极为优越的从业条件,你也不可能做好你的工作。甚至,你会毫不在意地浪费你的优越,最终一事无成。2007年底,我随集团的发展要求,被派遣到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领域和新的工作要求,使我更感受到:要把握公司方向,保证公司更平稳地发展,那么必须要把职责发挥好。期间,面临生产、扩产项目、生产优化项目等主要负责人,繁重的工作面前,我并没有被工作所压倒,而在我内心深处的是:工作是快乐的!发展企业是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一、成长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大势所趋,有效管控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节能减排,是当前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重大战略,比新能源更能看到实际效果的发展方向。就在今年,我们提出了“立足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技术创新,在全国汽车行业企业中率先推进贯彻ISO14064标准体系”工作思路,开展节能减排理念宣传教育、建立ISO14064标准体系制度、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加大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排放先进设施投入和监控,以及主产品的技术提升,有效管控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于今年初顺利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14064核查认证,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首家获得ISO14064核查认证资格的企业,既推动了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体现了公司勇担社会责任、“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历史使命,发挥了民营企业良好的表率作用。吉利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就业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应用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开发培养机制职业培训基础工作二、吉利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想,能成为汽车产业的一名关键人才,今天能站在这个舞台上,以上几点给我深深的启发,我也是寻着以上几点在自我努力、自我提升、自我总结。与此同时,除自身的努力外,一个企业员工的发展,还得益于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舞台,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和措施,与企业本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吉利集团是较早建立“校企合作”、自主办学典型的、成功的企业。吉利1997年刚进入汽车行业时,“民营企业”的出身,使吉利很难招到大学生,即使招聘来了也很难留得住。人才匮乏制约着吉利的发展。面对这种困境,集团公司决心创办自己的学校,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懂业务,会动手,能吃苦的汽车专业人才。也就在创办汽车厂的同时,吉利在浙江临海办起了第一所汽车工业学校。随后,吉利相继投资创办了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这几所学校为吉利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二、吉利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坚持就业导向。吉利院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企业需要和社会需求灵活开设专业。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吉利汽车工业需求,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检测技术及应用等13个专业,培养了大批一线技能人才。吉利大学和德国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引进德国成熟的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国际水平的高端现代化技能人才。二、吉利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创新培养模式。针对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和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吉利把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探索符合企业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创造出具有吉利特色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311工程”。“311模式”分别是指3门职业基础课,1门“以人格本位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课,1个围绕一个岗位或职业而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该模式主要特点是职业教育培训指向性明确,从社会和岗位需求出发,以终为始,缺什么,学什么。吉利汽车产业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生产基地、汽车研究院、销售公司、动力总成事业部等,为学院各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校外实习条件,形成了具有吉利特色的产学研联合的人才培养链。职业教育培训为产业提供智力资源,产业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实践支持。十几年来,吉利通过自主办学,为汽车产业培育出了成千上万的应用型、智能型人才,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截至2010年底,吉利汽车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业务骨干的70%是都吉利旗下的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二、吉利集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实施应用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集团启动了“千名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培养高潜力后备人才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