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京剧》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24、学生课前准备:①初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用工具书理解生词。②标画出自然段,初步了解感知课文内容。③搜集有关于京剧的资料。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2、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京剧的美,在赏读课文中随着情感的步步深入进一步感悟美,最后通过感知京剧的美深入到语言文字美,进而使学生感到生活的美,感到语文的美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内化为乐学语文的动力。教育方面: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京剧,让学生了解京剧并且喜欢京剧。2、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发展方面: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3、六年级的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日趋完善,逻辑分析能力较强。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跟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远,学生不会主动去接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京剧,让学生了解京剧并且喜欢京剧。三、教材分析:《京剧》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中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第六单元,此单元文化主题为“传统文化吐幽香”。《京剧》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介绍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京剧的常识。分别介绍的是京剧的名称、京剧的来历、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脸谱及人物的分类、京剧的音乐伴奏、京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流派、出现的卓越表演艺术家。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调。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是一门集歌唱、舞蹈、美术、武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包括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场面、京剧的唱腔、京剧的服装等等。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京剧的脸谱、京剧的行当、京剧的场面、京剧的唱腔等一些京剧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教学难点:1、理解关于京剧的“术语”,体会表达的条理性。2、由于课文内容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多数学生甚至教师来说,京剧也是比较陌生的领域,所以,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讲解。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于京剧的资料。教学之前在网上进行百度搜索京剧的相关知识和与本课要用到的材料和图片,确定适合本课教学的方法与形式。【百度百科】京剧知识【百度视频】京剧选段=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E%A9%BE%E7&fr=ala0【百度图片】京剧脸谱=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E%A9%BE%E7%C1%B3%C6%D7四、教学方法:1、教师应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有益的启示。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为辅。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4、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国粹——京剧。5、确定话题“京剧艺术大家谈”,展开小组讨论,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新课。1、出示多媒体,欣赏歌曲《唱脸谱》。(设计意图:《唱脸谱》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由此引入,创设聆听京剧、感受京剧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百度视频】歌曲《唱脸谱》=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8%E8%C7%FA%B3%AA%C1%B3%C6%D7&fr=ala02、师:京剧的脸谱,是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京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百度百科】京剧知识【百度视频】京剧选段=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E%A9%BE%E7&fr=ala0二、初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指名读。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徽剧乾隆融会荟萃魅力粗犷铿锵唢呐琵琶梆子锣钹铙笙笛2、通过阅读文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发言。(因为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多数人来说,京剧是他们比较陌生的领域,所以,教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是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一些“术语”的意思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百度知道】京剧术语、小组交流,理解词语。师: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充分的预习工作,文章中有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现在请大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并把你们弄明白的,没弄明白的做好详尽的记录,准备全班的交流。(小组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预习效果的舞台,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4、全班交流:西皮: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二黄: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徽剧: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汉剧:中国戏曲剧种。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秦腔: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对白:在戏曲中所有唱出的台词都叫对白。脸谱: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文武场: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百度百科】“西皮”和“二黄”三、默读文章,概括内容。1、默读文章:师:下面,请大家默读文章,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教学要求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条理性。)2、全班交流:预设:①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介绍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京剧的常识。②1段:对京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概括性介绍,简介京剧在国内外的地位、影响以及被称为“国剧”的原因。2段:介绍了京剧的起源,说明了京剧成为有代表性大剧种的原因。3段:简单介绍了京剧的特色——艺术表演形式。4段:介绍了京剧的脸谱脸谱特点以及京剧的人物类别。5段:介绍了京剧的音乐伴奏。6段:介绍了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流派,并出现了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四、生字词教学。第二课时一、复习京剧常识。学生把自己了解的有关京剧的常识讲给大家听。二、交流讨论,体会文章表达的条理性。以图示的形式列出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与自学的过程中以图示的形式列出课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条理性。)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京剧的来历。【百度文库】京剧的来历、班内交流预设:课件展示京剧以徽剧为基础,以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为标志性事件,汇集汉剧、昆曲和秦腔等剧种的精粹而成。京剧的发源:安徽徽剧(基础)湖北汉剧江苏昆曲陕西秦腔【百度知道】京剧的发源、体会本段的表达的条理性。4、总结学习本段的方法。课件展示:(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2)围绕中心句在文中找出描写的相关内容。(3)以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板书为例,自己总结有关京剧其他内容的板书。5、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文。交流预设:(1)京剧的脸谱:【百度图片】京剧脸谱=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E%A9%BE%E7%C1%B3%C6%D7(2)京剧的角色:生(男性、正面)旦(女性、正面)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丑(幽默滑稽或反面)【百度文库】京剧的角色(3)文武场:文场:管弦乐(管:京胡、二胡、月琴、琵琶;弦:笛、笙、唢呐等。)武场:打击乐(鼓、锣、铙、钹。)【百度知道】京剧文武场(4)京剧的流派:唱老生(谭富英、马良连、周信芳)唱武生(盖叫天、李万春)唱旦角(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百度百科】京剧的流派【百度视频】京剧四大名旦=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E%A9%BE%E7%CB%C4%B4%F3%C3%FB%B5%A9&fr=ala0(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代表作。)三、课外延伸。(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内知识走向课外,激发多方面探求知识的欲望。)1、推荐学生阅读叶君健《看戏》一文的片段,引导学生体会梅兰芳表演的魅力。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百度文库】叶君健的《看戏》、【百度视频】梅兰芳《贵妃醉酒》=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3%B7%C0%BC%B7%BC%20%B9%F3%E5%FA%D7%ED%BE%C6&fr=ala0【百度视频】京剧名段欣赏:=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E%A9%BE%E7%C3%FB%B6%CE%D0%C0%C9%CD&fr=ala0讨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儿童,很多人不喜欢京剧,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拓展延伸,从课上引入生活。从而对这种国粹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四、课堂总结。以“京剧艺术大家谈”为话题展开班级交流。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由于大家搜集了有关京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