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现代课程论第二讲新课程实施的基础现代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变革黑龙江省基础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高笑天一、现代教学过程观(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传统的做法是教教材,现代的教学是用教材教,重新改造和组合教材,把教材当中一种工具,运用这个工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教材只是工具。即: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2、教学任务的全面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全面发展性&现代教学任务:传递与学习知识、传递文化;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智能、创造力、体力;陶冶品德与美感,促进个性发展;形成人格基础。3、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决定了教育基本途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全面性&。关注学科更关注人。重结论更应重过程。教学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真正理解和巩固。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过程,而且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传统教学“目中无人”——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2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1、教与学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学校中师生生活、学习的基本方式2、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本质是主体性交往——人格、价值平等为前提的交互作用3、师生的交往是互动、互惠、互利、共享4、师生交往主要以敞开、接纳为特征,以课程内容为话题的“对话”&“对话”是指:师生间、生生间、人本对话(人本对话)。对话教学:轻松,愉快、平等、民主。即:不能以自己为完全正确的对待学生,否则就没有学生的交往了。教师要做学生和文本之间“识相的婚姻介绍人”,识相是说要给学生留有接触文本,自己读书的时间,教师在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认真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尽自己所能,把文本读懂。对话教学的意义之一是追求教学的创造性质;对话教学的意义之二是追求教学的和谐化。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对话教学的特征是:第一、师生关系是平等的;第二、教学气氛是民主的;第三、师生行为是互动的;第四、教学目标是整合的;第五、教学内容是开放的(不能仅限于教材);第六、学习方式是多元的;第七、教学过程是动态的;第八、教学评价是真诚的。对话教学是由师生、生本、生生、师本、以及自我对话等方式构成的,主要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的,因此,其主体仍是学生。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组织、引导、推动作用。横向看:对话教学可以分为人与人、人与文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个层面;纵向看:对话教学可以分为产生话题、相互了解、沟通交流、深入感悟、升华延伸五个层面。对话的途径:(1)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对话欲望。(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开放:不要局限于教材、教案的设计等;生成:预设的和预想不到的,预想不3到的更重要,通过独立思考得出来的。1、教学过程的开放是人性的解放(解放了肌体,口大脑,可自由想象)、科学向生活的回归(开放:解放人的眼、解放人的嘴、解放人的耳、解放人的肢体即动手实践等)2、教学过程的开放是以目的为终点对目标的超越&(不在局限于课堂目标的实现,教育的目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个性充分发展)3、教学过程的开放是变“闷课”为“活课”。4、教学生成是教学开放的必然结果和目的。5、教学生成有显性、隐性之分,隐性生成更具发展功能&。6、教学生成是师生共有、共享的。(四)课堂整合(不是独立的学科,是各方面的整合)的教学观1、教学过程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教育性经验整合。2、教学过程是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3、教学过程是科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整合。4、教学过程是预设内容与非预设内容的整合。5、教学过程是各项素质教育任务的整合。6、教学过程是各种教育资源(校内外,课外,书本内外)源的整合。二、现代教学观念下的行为策略(一)课堂教学的常规行为策略1、变教师灌输知识为引导学生自己醒悟知识。即:重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提升,教师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学会学习。2、变教师发问为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即:学生会质疑,对愿意质疑的学生要给予语言上的奖励性评价。3、变题海应试训练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解决问题。4、变教师直观演示为指导学生独立实践操作。5、变强制性教学管理为科学民主的人本化管理。4即:学生错误地回答问题往往是比正确回答问题更重要,因为这个学生如果是典型的错误,那么,老师纠正的不是一个学生的错误,而是纠正了全体学生的错误,教师对这个学生要给予奖励性的表扬!这是名师与庸师的关键区别“理念”问题了。所以,名师与庸师往往就是一步之遥。(二)适应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学行为策略1、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互动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3、周密的预设与对预设的果断否定(对预设中的不妥的问题、对教学计划的否定,不要教死书,要活教书)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5、实施发展性多元评价(不仅评价学生考试中的知识情况,还要评价能力)6、鼓励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三大理念(一)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即:要科学向生活回归,是追求教学生成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学与生活的关系:罗素早就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杜威更明智地指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宣称:“生活即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的一大基本趋势。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程和教学,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1、教学向生活的回归&。回归生活,体验生活,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理论上强调:生活世界是与科学世界的融合,科学世界只是一个“营地”,5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整体无关。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生活世界是以科学世界为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要到生活中去体会、去体验、去拓展。新课程(教材):突破了学科本位,改变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2、教学本身就是生活&。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教学怎样成为一种生活?第一、诚信教学——教学的真实性:教学情境是真实的;教师言行是真实的;学生表现是真实的。第二、淡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淡化教学的纯艺术性追求。如:教学语言滴水不漏,教学环节天衣无缝;细节处理独具匠心,时间安排精确无误;教学运行波澜壮阔,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正确的观点: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善!第三、返璞归真,回归生活。第四、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生成性教学。3、生活有教学取之不尽的资源。考改先于教改。(二)发展性教学理念1、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情绪、交往、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这既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又是“核心点”。学生的发展:(1)纵向上看(发展层次):现有发展(自主解决),最近发展(互动合作交往解决)教学关系: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不会的变成会的。6自主建构: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发展是有差异的。(横向上(发展内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才能实现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处理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拓展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特殊发展”:与学科直接相联系的内容;“一般发展”:在学科活动中拓展、升华、深化出来的个性属性。(3)机制上(发展方向)预设性发展(目标达成)生成性发展(智慧生成)预设+生成=高质量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发展的即时感受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浮想联翩”“百感交集”。2、教师自身在教学中不断获得发展&3、不断优化教学,促进教学本身的发展&防止教学平庸化:实践要有理论指导: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验主义教学实践(无用论);操作主义教学实践(害怕论);实用功利主义教学实践(实用论)——教学实践在低水平上重复。理论的参与和指导才能使实践不断升华、超越。教学要有研究支撑:教而不严泽浅。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学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即教师的教学研究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上搞教育科研。(三)生命化的教学理念&教育是基于生命化的事业。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般生命历程,一个生命体验(感悟),这是新课程的关键所在。71、关注、敬畏、提升生命&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是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自我超越的过程。教师要有生命意识——人的意识。课堂教学充满:尊重、敬重、欣赏、珍爱。有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在学生身上领悟到了生命的雄伟。给生命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知识生命化)。挖掘知识的生命价值——人的价值:——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来构建知识;——用情感来丰富知识;——用想象来拓展知识;——用智慧来批判知识;——用心灵来感悟知识。使知识“活”起来——知识个性化知识智慧化知识生命化2、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师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师生互动、沟通)3、将生命价值的认知与实现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2008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