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设计青岛市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蓝彩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1.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素养。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略中国的古老与文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借助线段图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直尺、学习纸。【教学过程】课前欣赏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视频资料。(课件播放“八大奇迹”的视频资料)学生对世界“八大奇迹”了解的知识畅所欲言。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的“八大奇迹”,其中我国的“秦兵马俑”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看看我们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问题。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谈话:仔细观察,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1号坑和3号坑一共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追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式。预设2: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板贴)谈话:第(1)个问题是我们前面已经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第(2)个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交流使学生了解世界“八大奇迹”,课堂中顺势引导学生走近“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探究的欲望与兴趣,为更好的投入到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1.分析理解题意提问:这里的107表示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预设:107表示1号坑和3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107,这里是把三个坑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2.独立尝试,探索问题。谈话: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借助线段图能够清楚地展示思考过程,你能试着先画线段图,再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3.组内交流,归纳方法。谈话: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哪个同学的表达更清晰更准确。4.组间交流,建立模型。预设:方法1:20000-20000×107=20000-14000=6000(平方米)提问:你能说一说你们的线段图是怎么画的吗?预设:三个坑的面积是单位“1”,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三个坑的总面积,也就是20000平方米,再画其中的107,表示1、3号坑的面积,剩下的就是2号坑的面积。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演示规范的线段图画法。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预设:20000×107求的是1、3号坑共占地多少平方米,再求用总面积减去1、3号坑的面积,也就是2号坑的面积。同桌借助线段图再交流解题思路。方法2:20000×(1-107)=20000×103=6000(平方米)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预设:1-107求的是2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同桌借助线段图交流这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方法3:20000平方米1号坑和3号坑:2号坑:?平方米提问:比较这种画线段图的方法和前两种有什么不同?预设:这种方法用了两条线段图,前两种方法用了一条线段图。追问:哪种方法更合适?为什么?预设:1、2、3号坑都是20000平方米的一部分,所以只用一条线段表示更合适。教师小结: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只用一条线段表示。随机板书:整体与部分。4.对比方法,沟通联系。提问:请同学们仔细地思考一下,第一、二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呢?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预设:不同之处是:20000-20000×107是先求1号坑和3号坑共占地多少平方米,而20000×(1-107)是先求2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几分之几。相同之处是:都是把3个坑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都需要用乘法解决。教师小结: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所不同,但都是把3个坑的面积看作单位“1”。都利用了我们前面学习的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需要用乘法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设计意图】探究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充分借助线段图理解解题思路,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对于两种方法注重对比沟通,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对比、联系地看问题的习惯。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1.基本练习。还剩多少页没有读?先画线段图,再解答。2.一瓶1000毫升的饮料,倒出它的52,瓶中还剩下多少毫升?我已经读了这本书的。共80页53谈话:请同学们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提问: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预设:不同之处是:1000-1000×52是先求倒出多少毫升,而1000×(1-52)是先求剩下的占整瓶的几分之几。相同之处是:都是把整瓶饮料看作单位1,都需要用乘法解决。3.对比练习。看图列式提问:比较这两个题,你发现了什么?预设:都是已知单位“1”的,都用乘法计算。教师适时引导提升,总结学习方法。教师小结:我们正是利用了以前学的旧知识迁移类推来学习新知识的,以后可以大胆尝试这种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4.变式练习。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其中41的人参加篮球训练,31的人参加足球训练,剩下的参加棋类活动。参加棋类活动的有多少人?5.发展练习。两个年级一共折了多少只?提问: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哪种方法计算更简单?预设:两种方法思路不同,用90×31+90×103这种方法计算更加简便,我们可以在计算90×(31+103)时应用乘法分配律转化成90×31+90×103会更简便。教师小结: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把这两种方法进行巧妙的转化,会使我们的计算更我们五年级折了其中的31。一共90只我们六年级折了其中的103。加简便,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上,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在对比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理清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建构知识网络。在发展练习时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性,培养学生灵活选择方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被称为“第八大奇迹”的秦兵俑的了解,一起探究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下图)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总结:我们利用了前面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这是一种迁移学习新知的好方法,同时我们还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我们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都非常有帮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大胆尝试这些方法来学习新知识。【设计意图】在回顾阶段通过引导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梳理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