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1.你们好!2.我是__组,__号。3.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4.【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5.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二是通过本章学习对区域差异有了宏观认识后,能够避免在以后具体的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第一节教材内容主要是对四大地理区域进行划分,本节和第二节并列,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放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这为本节的学习,做了能力铺垫。本节就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做进一步的描述,它们同属西部非季风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生产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根据本课的知识量和难易程度,本节教学计划在2-3课时内完成。然后,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2.通过探讨其成因,理解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3.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和对农牧业生产、生活的影响。4明确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5掌握青藏高原高寒的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他对其他地理特征和农牧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2.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区域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2、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的理念。这几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第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基础,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结合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但知识储备有限,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需要提高的情况下,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牧业类型及其分布。确立依据这部分是本节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二)教学难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生活的影响。确立依据:八年级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地理知识和读图方法,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多引导、指导,所以把这部分设为难点。第四,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根据地理课程所要求的运用地图学习,运用图表学习,运用资料学习、运用实例学习的学习要求,以活动课文推进课程的指导原则,本着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学会,教师少讲或不讲的原则,本节课我选择在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的同时,在教学中充分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拓展思维,锻炼能力,解决问题,陶冶情感。并且结合初中地理课程内容量大,拓展性强,活动课文与叙述课文相结合的特点,如果条件允许,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课前充分准备好教具,特别是有关于本节课的一些地形图,景观图,农牧业分布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响应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之外下,我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做拓展性活动,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互联网、电视等媒介上学习地理,充分获取地理知识,巩固地理的课堂教学。本节课的重点依然是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去学习区域地理,同时落实区域学习的学习要求,即运用地图学习的要求,运用图表学习的要求,运用资料学习的要求和运用实例学习的要求。第五,说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共有三个框体,第一个框题——干旱的西北地区:第二个框题——高寒的青藏地区;第三个框题——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在教学中,我整体上采用复兴巩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回忆总结,巩固训练,布置课外作业这一教学过程,同时在各框题的教学上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这一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并注意不同不同框题之间的综合、过度,最后集体总结,进行巩固训练,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由于本课是2-3课时的内容,各框题内容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而且框题内部的内容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可以分为许多版块,所以我的说课将会以框题性的知识辅以内部版块为框架来展现。首先,复习巩固,唤起旧知。设问导入:本节课与上一节可并列,上一节课主要介绍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上课开始,我给学生呈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人文差异的对比表格,提问学生,让学生填表,在这样一个系统的呈现中,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设计意图:然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四大区域中还有哪两个区域我们没有研究?你们知道这两个区域又有什么样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么?以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探究兴趣,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优点板书: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三,讲授新课第一个框体——干旱的西北地区。本框题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内容包括1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的地形;2,从东向西植被分布规律;3,河流多为内流河;4,干旱的气候特征1,收集一些能够表现西北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再加上教材中提供的三幅景观图像: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使学生感受到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从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东部主要是广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则是雄伟的高山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利用西北地形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出西北地区是全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引导学生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利用“中国地形图”分别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的海洋的直线距离,体会出本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推导出对降水的影响。利用教材中的图5.15可以看出,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50~400毫米之间,影响了这里的地表形态,造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分布。由于气候比较干旱,我国90%以上的沙漠、戈壁分布在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活动1体现了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的。2.区域内部干旱程度不同,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继续研究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可以发现,由于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东部距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自然景观表现为草原;往西,距海洋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再往西,距海洋的距离更远,降水量更加稀少,自然景观由荒漠草原过渡为沙漠。让学生观察景观图,更形象地看出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完成活动2。这样我们不仅知道了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的明显差异,而且学会了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了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框体——高寒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1农田类型和农耕制度的差异;2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3传统民居的差异;4文化传统的差异;5建筑风格的差异。这部分把重点放在在分析对比出各人文差异的基础上,探究造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1.“高”是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首先,引导学生从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观察、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特色。青藏高原不仅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且在青藏高原上分布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引导学生从海拔高和多高山两个方面认识青藏高原“高”的自然特征。第二,再从地形图下面的两张景观图,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这一点。第三,通过开展活动,利用教材中的图5.18拉萨的气温年变化和图5.19成都的气温年变化,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同时再次复习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方法。2.“寒”是青藏高原另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它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地势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继续阅读青藏高原的地形图。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让学生通过计算深刻理解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上面的活动,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认识到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差异。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这样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从中分析出自然界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3.从高寒的区域自然特征方面,解释青藏地区的许多自然现象。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这是因为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能资源。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可以给学生补充关于三江源的资料。第三个框体——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承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会对这些区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影响。1.教材中的图5.21提供了许多信息:首先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总结。在这里将前面两个框题的有关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框架,对比出两个区域在地形方面的特色。联系前面学到的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的自然景观的差异,联想到对牧业生产的影响。或者从活动课文中的景观图入手,先从感性上了解牧场的差异,然后再通过读图分析原因。第二,观察图5.21中草地的分布地区,很容易从图中看出以草地为主的地区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认识到我国牧业生产的分布地区。第三,观察不同牧区的主要畜牧品种,细心的同学观察出不同动物的特点。例如,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动物,被称为“高原之舟”,它的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牦牛的肉质好,乳可制酥油,皮能制皮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毡,牛粪可作燃料。牦牛是藏民不可缺少的牲畜。2.牧民的生活要与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相协调,体现了良好的人地关系。通过对牧民的传统民居──蒙古包的认识,明确民居与牧区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关系。3.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是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从图5.21中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在图中找到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观察这些地区有什么特点?分布规律是什么?这些地区面积较小,分散分布。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些地区往往出现在有河流灌溉的地区、山麓地带(河西走廊、天山等),另外还有河流的谷地。提出问题: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与学生一同分析原因,突出区域特色。第四,回忆总结学完这三个框体的内容后,我以板书呈现结合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重点强调各自然要素差异与人文要素差异的因果关系。第五,巩固训练最后向学生学生呈现课前准备好的针对重点、疑难点、易混淆点所设置的贴近生活的一些综合性的题,采用教师提问,学生集体回答,踊跃抢答的方式,在轻松、民主的氛围内,完成知识的巩固、深化。第六布置课外作业最后,布置课后相应的配套练习作为作业。如果条件允许,给学生布置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作为拓展训练,让学生给在课下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收集资料,然后成果在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最后,布置课后相应的配套练习作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