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农业中的科技进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张忠根制作1TechnologicalProgressinAgriculture13农业中的科技进步张忠根制作2什么是科学和技术?二者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什么是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假说有哪些?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有哪些?国际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是什么?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如何推进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张忠根制作3科学与技术的内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农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它物质设备13.1农业科技进步概述张忠根制作4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技术内涵以自然、社会、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的规律性的知识体系人类运用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而创造或发明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方法目的任务认识世界利用和改造世界结果表现理论或知识体系;纯知识形态,精神财富工艺设备、生产方法和管理经验,表现为物质财富经济作用间接生产力;长远或不确定,一般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直接生产力;确定而迅速,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张忠根制作5科学研究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现代生产技术主要来自于依据科学原理而进行的创造发明技术对科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许多重大的科学课题来自于技术发展的需求-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借助于高超的仪器设备-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变成直接生产力,而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张忠根制作6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代替落后的传统经验技术,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过程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农业科学技术物化为各种先进的生产资料-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各种新的农艺制度和农艺方法-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应用-农业生产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张忠根制作7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研究开发周期长,风险大—一次实验就需要一个动植物的生长周期,而且通常需要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开发需要多学科合作--遗传学家、生理学家、病理学家、昆虫学家、土壤学家、营养学家等领域的专家合作科技成果具有区域适应性--大面积推广前需要进行适应性试验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必须达到技术先进、生产可行、经济合理的标准才有可能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张忠根制作8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提供先进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动植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单位面积和单位牲畜的产量(遗传学理论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育种技术的进步;化学、生物生理学、营养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肥料和饲料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扩大资源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效率;使农业实现高产优质;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农村现代化张忠根制作9技术创新的内涵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和改良原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销售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与新技术(包括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13.2农业技术创新张忠根制作10农业技术创新假说希克斯技术创新理论的要点-经济增长受人口增长、工作意愿增强、资本增加、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只有在能增加利润和国民收入时才会被采用-技术创新未必会同比例地提高各种要素的边际产出。由此,技术创新可区分为“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中性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偏向节约劳动还是偏向节约资本,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相对价格反映相对稀缺性)希克斯-速水-拉坦假说:要素稀缺诱导张忠根制作1120世纪60年代速水佑次郎和拉坦对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问题作了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在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集中体现为两类-农业机械技术--用于节约相对稀缺并缺乏供给弹性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农业机械技术,提高人均经营的耕地面积,提高人均农产品产量-生物化学技术--用于节约相对稀缺并缺乏弹性的土地资源。主要是育种技术、土壤肥料技术、植物保护技术,主要作用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张忠根制作121957年,格里克斯指出市场盈利性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发明一种新技术的相对利益取决于适用该技术的商品的价格和市场规模1966年,施莫克勒验证了发明数量与产品销售额之间密切相关,得出了三个结论-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追求预期收益-技术发明的预期收益取决于采用该项技术的产品的预期销售额-采用该项技术的产品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史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市场需求诱导张忠根制作13要素稀缺诱导和市场需求诱导是互相补充的节约某种要素的技术创新,必须应用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才能获得节约要素所带来的利润,而产品的市场需求是这种利润得以实现的市场条件。反过来,针对某种产品的技术发明,如果不能相对地节约某种生产要素,也不会被生产者所采用微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是要素稀缺诱导和市场需求诱导两种假说内在统一的基础要素稀缺假说与市场需求假说的关系张忠根制作14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能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减少活劳动使用量的技术(机械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他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水利技术)中性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农业技术张忠根制作15农业技术进步的国际经验美国:1940年前推广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1940年后推广资源节约型技术日本:20世纪50年代以前重视资源节约型技术,20世纪50年代以后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西欧:劳动节约型技术与资源节约型技术并重发展中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采用现代高产品种和增加现代投入(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张忠根制作16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方针自主创新: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领域具备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持续供给能力,在农业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加速转化:通过改善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条件,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科教企联合和产学研用结合,突破农业科技成果成熟不够、转化不力和转移不畅的瓶颈,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水平13.3中国农业的科技进步张忠根制作17提升产业:通过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率先跨越:通过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加快创新型农业建设,使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张忠根制作18高产、优质、高抗动植物新品种繁育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农业机械和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技术农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储运技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技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张忠根制作19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途径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和发展农业教育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张忠根制作20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各类创新主体相互联系所组成的知识创造、扩散和使用的网络系统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承担大部分新技术创新和部分基础科学研究任务;大学和研究机构承担知识创新的使命,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也承担技术创新工作;中介机构担当科技创新成果走向市场的任务;政府在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投入方面提供保障。张忠根制作2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形成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和创新效率高,多层次、开放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实力强大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一批区域性支柱产业核心技术的实验室、实验基地、改良中心和产品创制中心-依托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教机构建立科技成果扩散站点-鼓励与支持企业建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与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创新合作张忠根制作22概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进而形成一个产业的完整过程(样品→产品→商品→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条件:–科技成果本身技术成熟;–科技成果物化性强;–商品市场容量大;–具有市场运作能力和资金保障的企业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张忠根制作23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模式:–研究者直接投资生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以大型企业为主体,集生产经营和科研开发于一体以科研单位为主体,集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研究者采取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政府技术推广(主要针对受益者不确定、社会效益高的农业科技成果)张忠根制作24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慢的原因:–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不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措施:–培育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要素市场之一)–培育科技市场主体(提高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张忠根制作25农业技术推广:将各项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宣传、培训等方式向农业生产转移和扩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般指为农民提供各种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有时也包括影响和决定该体系运行效率的制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类型:政府推广机构主导;大学、科研院所主导;私人企业主导;农民组织主导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张忠根制作26美国:联邦农业推广局+州农业推广站+县农业推广机构-联邦农技推广局负责全国农技推广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并向州推广站提供信息与帮助-州农技推广站是整个推广体系的核心,由大学(州立大学)的农学院运作,其任务是校内教学、培训和针对各州的农业特点开展科学研究,并把教学与培训延伸到农民,把科研成果带给农民-县农技推广机构是州推广站的派出机构,随时帮助农民诊断和解决农场生产中的问题,同时把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农学院张忠根制作27我国的农技推广机构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改革前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民间技术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后,我国的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一度陷入了“线断网破”的局面目前我国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体系还未真正建立,需要继续完善张忠根制作28完善思路-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鼓励其他经济实体进入农技服务领域,鼓励国外组织和个人创办农技服务机构-建立农技服务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张忠根制作29完善和发展农业教育体系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美国:农业科技体系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全面负责农业教育、农业研究和农业推广;没有中专层次的教育,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由社区学院举办;中学开设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在农村开办农技培训班欧盟:除高等农业教育外,大力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农民在职培训三个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张忠根制作30中国:农业教育产生于近代。最早发展的是实业学堂,如1898年建成的杭州蚕学馆;高等农业教育始于京师大学堂农科,1905年开始筹备,1910年招生;农科大学中开办4年制本科的,最早是1914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农科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教育发展较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教育获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